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01-16 10:35:37)
标签:

柰子

沙果

李子

《千字文》

林檎

休闲

分类: 随笔札记

 

○许石林

 

我给几位朋友的孩子用邮件的方式讲解《千字文》,讲到这一句“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我说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一切水果中最好的是李子柰子、菜蔬中最好的是芥菜生姜,用现代人动不动称王称霸的思维理解它,就错了。编撰《千字文》的周兴嗣老师受制于一千个不重复的散字,只取其中的这四个字,代表了地上所生产的所有果蔬,并无评比和取舍的意思。我们应当理解为像柰、姜这样的果菜是上天给人的恩赐,这句话是人对上天、大自然的感恩与赞美——这样解释可以吗?在这里诚挚地向方家求教,给俺指谬。

柰:音:耐。是一种小苹果,也叫沙果。我老家叫林檎。但是元代人贾铭老师把我搞糊涂了——他在《饮食须知》中把柰和林檎区分开来:“柰子味苦甘酸涩,性寒、微毒。多食令人肺寒胪胀,凡病人食之尤甚。”“林檎味甘酸,性温,俗名花红,多食令人百脉弱。”

不过贾老师的文字有个作用,就是能证明柰子不是水果中最好的,所以“果珍李柰”不是说一切水果中最好的是李子柰子。

我们那里人不喜欢吃李子,也很少见。嫁接在梅子树上的李子叫梅李,这种东西更不能多吃。有句话:桃饱杏伤人,梅子树下埋死人——就是说梅李子不能多吃。桃饱——桃子可以多吃、吃饱。每当桃子熟了的季节,去看望老年人,最好的礼物是几斤桃。我四姨种了几亩桃,我外婆去世后的那年,桃子结得很好,有一棵树上结的桃子尤其大而甜,我四姨留了几个大桃舍不得摘,最后不得不摘的时候,她流泪了,哽咽着对四姨父说:“唉!要是我妈在……”

林檎,小时候见集市上有卖的,现在倒很少见了。偶尔在北方遇到,都酸涩得不得了。我小时候吃过这种东西,买回来放在井水里拔凉,脆甜。也会挑一两个颜色形状特别好看的,用红绳子拴了,挂在脖子上。

在呼和浩特、包头,见水果摊上有很多林檎,当地人把这叫:小果果。买了点儿尝尝,味道也不脆甜。

林檎也叫沙果儿。沙果树的小叶子摘下来晒干,是可以当茶喝的。我没有喝过。秦腔丑角(彩旦)戏《看女》,王辅生老先生扮演的任柳氏对亲家说:“亲家,你这儿喝的是香片,俺们那里喝的是沙果叶子!”——想像大约这种东西能败火。当然是民间、普通人家喝的野茶。我这么一说,您可别见了沙果叶子就采,以为很绿色呢。其实果树上用农药比茶树上猛。

广东、深圳这种地方,似乎没有见过柰。柰应该是小品种水果,即水果中的少数、弱势。现在的水果生产,追求产量,使得品种趋向单一,什么好吃种什么,什么卖钱卖什么,慢慢地就品种单一了——逐利时代把什么都搞得不安全。应当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给类似柰这种弱势水果以保护性种植。

指不定那天,人又发现了柰的不可替代的好处呢!

 

                                                       20101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