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汤水

(2009-07-29 07:31:09)
标签:

美食

汤水

厨子

八宝饭

青花碗

关中

文化

分类: 随笔札记
汤水
许石林

  洛阳的水席我没有吃过,很神往。但是河南的朋友却很是不以为然,说不就是每道菜都是带汤上的嘛,一点也不好吃。我不能认可,因为没有吃过,依然很神往。

  倘若与我老家的汤水席类似,则必然好吃。

  关中人至今把赴宴吃席叫“吃汤水”,来源于席上的热菜多带汤水——过去关中人家遇红白喜事,家中设宴,请厨子。厨子带着家伙什儿提前一两天上门,第一件事是在后院空地上用土坯盘一个棚灶,这个棚灶很简单,几块旧砖垫起,竖几块土坯,上面再用土坯铺一个台,用和了铡碎的麦秸的泥抹上,中间留一个大灶眼,棚灶用木柴点火,架烧大块的煤,这种棚灶的火很旺。四口特大号砂锅(煨罐)靠在一起,添水、加料——料各有讲究,每个煨罐的料不一样,味道不一样,都是荤的:骨头汤、肉汤、下水汤、鸡汤等等,有的人家殷实讲究,会多一两个煨罐。

  正日子待客出席:八小一大九个凉菜开席,几回酒之后,撤去中间的大盘,将八小碟挪到桌边,成为陪衬,中间开始换菜:红烧鸡、带把肘子、高丽肉、粉蒸牛肉等等,一般是六个或八个、九个,也有十个的,叫“十全席”——婚宴,别的桌都是最多九个,但媒人的席无论如何是十个,取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中间换几个菜,倒数第二道一般是一品丸子汤,最后一道必然是一碗甜八宝饭,八宝饭扣在大盘子里,上面是切码得整齐的红枣,一把白糖盖在上面,上桌后,一杯高度白酒浇淋上去,划根火柴一点,蓝焰即起,酒香四溢,白砂糖融化在八宝饭里,众人起筷。之后,客人离席,稍微休息或不离席等候。重新收拾桌子后,再上汤水席:九个喇叭形青花碗,七八个都是带汤的菜——头一天装碗:专用的蒸碗,碗底先装出了油的五花肉方肘子、扣肉片等,再垫别的菜,如白菜、萝卜、油炸豆腐、冬瓜等等,次日上蒸锅蒸熟,上桌前分类取出一个个装好的碗,翻扣在青花碗中,要保持好看的形状,此时的蒸菜需要用高汤提味、加热,厨子将翻好的碗根据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煨罐里舀汤,然后再滗到煨罐里,最后浇上更热的汤,带汤带明油上席。

  这大约就是汤水的来历。

  汤水席上来,满桌热腾腾的,看着特别有气氛、让人来食欲。一家做汤水席,顺风闻香几里地!

  不过现在,这种汤水已经很多年见不到了,现在都变成了炒菜席,老式厨子的手艺没人继承,新式厨子都是烹饪学校培训出来的,一个像一个,家宴和外面酒楼的味道区别不大。现在的席也叫汤水,但除了那道汤之外,别的菜不带汤。这让我想起现在的秦腔演员,一个像一个,没有了过去的一人一个味儿,所谓生活的丰富性、艺术性减少了。营养应该比过去好,但滋味、趣味差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