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绿营兵民粹太平军曾国藩长沙文化权益 |
分类: 文化时评 |
湖南人最应该刨了曾国藩的坟?
(含泪跪请文化程度不高的朋友:阅读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不看完就留言,否则容易理解跑偏!跑偏了还留言,本博主会调戏你哟!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会回复许多留言,手急刀快.心狠词辣,您要有思想准备!)
○许石林
长沙文物保护部门拟用180万修缮一处文物——晚清官兵合葬墓,即曾经参与镇压太平军而被太平军镇压的陕西忠义官弁兵夫合墓。但是,遭到了有些市民的反对,理由是:镇压太平天国的清绿营兵,是反动武装,不是进步武装,他们的墓没被刨了种菜(坟地改菜园子——拉平)就算好了,还花那么多钱去保护!
专家们的意见是:不能从单纯的历史评价角度看待文物的保护问题,应本着尊重历史、保护文化遗产的态度对该墓以保留和保护。
该文物所在区——长沙天心区官方的意见也很明确:修缮该墓,只是保护一段历史见证。为了换算成类似吃吃喝喝这种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实惠价值,官员还苦口婆心地说:同时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场所。
在这里,两种意见可以简单地归纳起来:精英思想与民粹意识在这个小小的文物保护问题上,有了一个必然的分歧。
该墓的来由:1852年7月,洪秀全率领的太平军,由广西全面攻打湖南,湖南巡抚骆秉章紧急咨调陕西绿营兵2000名,于7月27日赶到长沙,保卫长沙。这些千里跋涉的绿营兵立足未稳,还在修筑防御工事,就被萧朝贵率领的先头部队痛击,死亡900余人。太平军撤离长沙以后,在湖南乡绅的资助下,按册收殓,择址分葬,共有17冢。如今大多已不知踪迹,只有最近发现的两处分别为700人和200人的合葬墓。
中国人的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即人死为大,对死者要给予应有的尊重,此仁爱之心泽及敌寇。其实这个思想对死者的意义,远远不如对活人的意义巨大,它让人想起身后事,有些许宽慰,从而激励人活着的时候要珍惜生命的质量,敦行厚德,活得要有尊严,死后要经得起人对你的尊敬和怀念。这是保护墓葬的深层文化原因。
同时,保护文物,其实就是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信息。历史信息中当然有价值信息,即对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但这不是该文物所承载的文物信息的全部。如果用某单一的历史信息或价值断来裁定文物的存留舍弃,那天下就没有文物可言了。
民粹意识就是有了说话的机会而胡说八道,越胡说八道的,还会越强烈地要求将胡说八道兑现成社会现实,甚或预支社会未来,不给他兑现,他就胡闹,就认为你不民主,就认为他说的话没有算数、他的说话权被剥夺了。倘若顺从了这种民粹意识,就是乡愿。那我们现在就试图顺从一下这种民粹意识,看看我们的文物和民族文化还能剩下什么——
拿长沙的文物说事儿:马王堆汉墓里面的墓主是不是反动的封建统治阶级贼婆娘?当然是!那把她的尸首扔了吧?每年花那么多代价保护、研究它干什么呢?还有人说它是国宝,简直是反动思想嘛!
顺着这个思路,把全国各地凡是非劳动人民出身的墓葬和所谓文物全都废了,把故宫拆了,改成大杂院儿——北京房地产协会的某个负责人曾经就正式发表过这种创意。拆了故宫和各地博物馆、文庙等等,随即撤销国家文物局——按照民粹的思维,国家文物局基本上就是保护反动派的墓葬和遗物的。
再说,长沙人、湖南人不是很为曾国藩这个老乡自豪吗?百年来湖湘读书风气盛,才人辈出,托了曾国藩多大的福啊!既然绿营兵是镇压进步的太平军的反动武装,那么曾国藩是什么?是反动武装的魁首!那崇拜他干什么呢?为何曾国藩要得,绿营兵为何要不得?
民粹追求现实,必然导致目光短视。再说一个可笑的事儿:类似上述民粹思维当年批判传统戏曲,指责传统戏曲不真实,为什么一个人唱的时候,别的人在旁边像是泥胎一样一动不动,难道他们没有心理活动吗?戏剧家焦菊隐先生听了,说:那好,按照你们的思路,咱们排《打金砖》:光武帝刘秀大段慢板地唱的时候,旁边四个小太监不垂手拱立了,他们一个个地内心活动,表现成戏曲就是他们也要把内心活动唱或者念出来,一个说:我也是苦出身,也是受压迫者呀?凭什么我就该在这儿站着?另一个说:我也出身贫苦,根正苗红,要不是家里穷,谁愿意裤裆里挨一刀啊!我这辈子也娶不上媳妇儿了,多冤呐!还有一个说:在宫里伺候人,伺候这些反动派,多不容易呀!什么时候我才能翻身做主人……众太监即受压迫的群众纷纷诉苦,也即台上个个演员都在唱或念,想着想着,有个太监还哇地哭出声来了……您说这戏还能看吗?
这么稍微一捋,就看出可笑和荒谬来了。虚弱荒谬的民粹意识,经不起稍微认真的推敲,反对修缮绿营兵墓的人,是不是应该查一查自己的家谱,上溯一下,当年出资安葬这些官弁兵夫的湖南本地乡绅中,有没有自己的祖辈,如果有,把他们的坟也刨了吧!自己作为这些反动乡绅的后代,羞耻难当的话,找块湖南臭豆腐撞死得了。
2009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