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丹老师受辱,找谁说理去?”

(2008-11-03 10:13:47)
标签:

强势媒体

30个保安

集体侮辱

于丹

阎崇年

文化

“于丹老师受辱,找谁说理去?”

 

○许石林

 

于丹老师去南京演讲,传经布道讲心得,粉丝如云,粉评如潮,网上有个大学生粉丝听得都快没脉了,激动得都快背过去了。我也算是挺于丹老师的,想当初“十博士”联合抵制于丹老师的时候,我也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中间,身体侧向于丹老师这边——我说,反对于丹老师要用学术去反对,不能用粗暴的抵制。即她讲她的心得,你也可以讲你的心得,用心得跟心得较劲。于丹老师在传统文化生态荒凉如沙漠戈壁的状况下,讲心得,将高深玄奥的儒家思想和庄子思想,稀释成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沥沥,淅沥沥沥沥沥,下个不停,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有不可估量的贡献。至少,许多孩子,尤其是孩子们没文化——没传统文化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让于丹老师的口水——不!小雨——把干燥的心田润湿了,长出了文化知识纤弱的杂草,开始知道什么是论语什么是庄子,然后再影响孩子们开始读古书。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我跟许许多多支持于丹老师的粉丝一起,想方设法,明里暗里挺于老师,并不停地为中国传统文化叫春——春天来了!(以上均有文字为证)“于丹老师受辱,找谁说理去?”

我自我膨胀地感觉自己简直就是于丹南方办事处主任,或者像地下党一样处处维护于丹老师。为此,我严厉地驳斥过许多人对于老师的误解、诋毁和嘲弄,我甚至不惜和朋友翻脸。比如,我的一位多年交往不错的老兄,说过一句刻薄的话——他说,什么叫儒雅,我说不清,但是我能告诉你什么叫不儒雅,请看你崇拜的于丹老师。他一边说一边还模仿于丹老师的手势动作和语气并加以厌恶的评论表情。你说这人多损呐?被我当场训斥,不欢而散。经过了这次冲突,我特别想告诉于老师的是,你要像江姐一样,烈火中永生,战斗中成长,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后面有啦啦队员比如我。

还有一个人,我准备核实后以后见了面要当面批评他,那就是著名画家范曾先生——有人说范曾先生评论于丹老师:除了《论语》,她说的什么都对!这简直是毁灭性垂直打击,不符合范大师的身份。谣言!绝对是谣言!范大师绝对不会说出这种刻薄的话!厚德载物,这种话不能出自德高望重之口,是留给我这种人说的。

直到崔真实美人自杀与阎崇年先生被打事件发生后,我才逐渐觉悟:我对于丹老师们的崇拜需要检讨一下。于丹老师一家的心得被强势媒体无限地放大之后,我发现生态荒凉的土壤从最初的接受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沥沥,淅沥沥沥沥沥,下个不停的浸润,到如今于老师已经不是小雨,成了特大暴雨了。我先前批评“十博士”显然是站着说话,但因为偏向于老师,所以腰开始疼了。

将一两家小雨整成暴雨和特大暴雨,这正是当今传媒时代、商业传媒时代必然的结果。公平的学术讨论原本就有许多天然的障碍,被强势媒体一切割和屏蔽,一面是别的云彩比如“十博士”等根本没有形成雨的机会,一面就形成了人工暴雨和人工特大暴雨。而被屏蔽和阻隔的其他学术声音,能量过于巨大的,就一定要寻找突破口,一定要像粉刺一样迸出来,那打在阎崇年先生脸上的两个耳光,就是天空两声不下雨的干雷嘛!“于丹老师受辱,找谁说理去?”

受了阎先生江南雷声的影响,于丹老师再下江南传经布道,讲述心得,主办方派出了30人的庞大保安队伍,这是黄色暴雨预警信号。

学术演讲需要庞大的保安队伍保安全,这可能是商业操作巴不得的事儿。明星出场,哪怕是狗不理类的明星,都要租用几个保安公司专门用来服务明星的保安,此类保安员以高、黑、帅、酷为标准,为明星造势,本身亦成为表演的一部分。学术风度向明星派头学习,已经不是秘密,这下瞌睡遇到枕头了。

可是,就因为这个枕头,我敬爱的于丹老师受辱了,被30个保安员集体侮辱了——“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礼记·曲礼上)

宋朝开国初,赵匡胤想把国都从东京汴梁迁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洛阳,他弟弟赵光义说:国都之安危,“在德不在险。”

因为于丹老师是传经布道讲学术心得的,不是去打架的,于老师是以道服人的。于丹老师之荣辱,在“道”不在“垒”,现在这30个保安的人墙壁垒,让于老师受辱,该找谁说理去?

 

2008年11月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