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成长朗朗教育变化情感六个月训练儿歌杂谈 |
分类: 明朗少女成长记 |

。不过朗朗现在还不会主动翻身,要我把她的手往左右边扯扯,她才会翻,这个让我有点小着急哦。

这个月的宝宝害怕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一旦妈妈和爸爸等亲人突然离开时,他(她)就会产生惧怕、悲伤等情绪。所以,在陌生人刚来时妈妈或爸爸不要突然离开你的宝宝,更不能怕宝宝不老实而用恐怖的表情或语言来吓唬宝宝。此外,还应注意的是,妈妈或爸爸千万不要把工作中产生的不满或怨气发泄在宝宝身上。
现代的妈妈和爸爸,特别是白领阶层,一般都担负着繁重的工作,有了小宝宝的妈妈和爸爸,在回到家中的时候,应把公司(单位)里的工作放到脑后,不要因此而影响照顾你的宝宝。即使在家中做一些家务的时候,虽然可以把宝宝放在儿童车里,给宝宝一些玩具让他(她)自己玩耍,也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坐在儿童车里,应合理安排时间,让宝宝坐一会儿,然后抱一会儿或逗逗他(她),家务和照顾宝宝应交替进行,以免宝宝有被冷落的感觉,同时也可避免宝宝因长时间坐在车里造成的腰部疲劳。
总之,妈妈和爸爸要牢记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冷落宝宝,要让宝宝时刻得到妈妈和爸爸的悉心照料,看到妈妈和爸爸愉快的音容笑貌,让宝宝在日常活动和游戏的快乐时光产生欢快的情绪,为宝宝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要继续增强宝宝的感官刺激
在增强宝宝的感官刺激中,听觉的感官刺激是最基本的,并且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机进行。比如,当你打开电视机、开动吸尘器、往浴缸中放水、热水壶响了或门铃、电话响了时;当飞机从窗外的天空飞过、鸽子的哨音或消防车在窗外的街上疾驶经过时,都可以用亲切而清晰的声音告诉宝宝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并同时将相应的物体指给宝宝看。这样做不仅会让宝宝对声音的反应更加敏锐,而且还因你重复告诉他(她)的那些东西的名称,而有助于宝宝认识和记忆更多的字汇。同时,你在重复告诉宝宝哪些东西的名称时,口形的变化还会刺激宝宝的模仿力,进而激发宝宝的发音和语言能力。
在增强宝宝的感官刺激中,还应注意宝宝各种感官的综合性和协调性。比如,最常见的捉迷藏游戏就是这样。游戏时,爸爸可以戴上动物面具(或头饰),一边念儿歌,一边模仿动物的动作给宝宝看。然后爸爸再躲到妈妈的身后发出某种动物叫声,比如猫的“咪咪”、狗的“汪汪”声,逗引宝宝把头和身子转过来寻找爸爸。也可以是妈妈先拿一个能够发出声音的玩具,先敲响玩具让宝宝注意倾听,然后妈妈再躲到房间的另一边,边弄响玩具边呼唤宝宝的名字让宝宝寻找。如果宝宝没有作出相应的反应,可以重复上述做法,直到宝宝有反应并找到妈妈和玩具为止。当然,这些游戏不一定要求每次宝宝都有兴趣,既要循序渐进,又要与其他游戏配合。以上游戏的作用既可以激发宝宝愉快的情绪和兴趣,又能让宝宝把某种叫声、动作和相应的动物名称联系起来,同时还可以锻炼宝宝的转颈和转身能力。
通过游戏强化对宝宝神经末梢的刺激
“逗逗飞”游戏就是让宝宝仰卧或靠坐在妈妈怀中,妈妈把着宝宝的小手,一边将宝宝两手的食指指尖相对靠住,然后面向宝宝一字一字地念“逗,逗,飞——”、“逗,逗,飞——”,同时把宝宝两手的食指指尖分离。由于这个游戏表情活泼、语调夸张,可以使宝宝充分获得神经末梢的感觉刺激。
拍手儿歌游戏就是妈妈用自己双手的手掌,有节奏地与宝宝的双手手掌互相轻轻拍击,同时随着拍击的动作念儿歌:“你拍一,我拍一,妈妈和宝宝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儿歌内容可以随意编排。这种传统游戏通过双手指尖的接触、分离以及与儿歌歌词的配合,不仅能进一步发展宝宝手部的精细动作,而且对宝宝的触觉神经发育和情感的发展都很有帮助。
通过游戏和玩具培养宝宝的爱心
妈妈和爸爸可以给宝宝买一些柔软的绒毛玩具,比如小熊、小狗、娃娃等,这特别适宜女宝宝。把玩具交给宝宝以后,妈妈或爸爸应鼓励宝宝温柔地对待他(她)的玩具,和他(她)的玩具一块做游戏。你可以教宝宝怎样抱绒毛玩具,并做示范给宝宝看。这时的宝宝已经有了很强的模仿力,你的教导一定会让宝宝学会彬彬有礼和善意待人的好品德。经过这样的游戏,宝宝很快就会“照顾”他(她)的玩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抱着的玩具一定要符合卫生标准,并要经常洗涤,以免玩具里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宝宝。
由于宝宝在第六个月以前就学会追视,这时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镜子。当宝宝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时,常常把镜子里的自己当成另一个“小伙伴”。宝宝笑,小伙伴也笑,看到镜子里小伙伴愉快的笑容,宝宝就会做出亲昵友爱的反应。这样做不仅对宝宝的视觉体验很有好处,而且还会使宝宝产生对他人、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教宝宝认识自己的方法
用照片教宝宝认识自己。虽说宝宝刚刚六个月,但肯定照了不少相。这时,这些照片就成了教宝宝认识自己的好教材。你可以对着照片教宝宝认识他(她)的整体形象,也可以教宝宝分别认识他(她)的手、脚或其他部位。
用穿衣镜教宝宝认识自己。一般家庭都有穿衣镜,你可以把宝宝抱在穿衣镜前,用手指着宝宝的脸,并反复地叫宝宝的名字,或者指着宝宝的五官以及头发、手、脚等部位让宝宝认识,宝宝通过镜子看到你所指的部位,听到你的声音,慢慢就会懂得头发、手、脚、眼睛、耳朵、鼻子和嘴等词汇的含义,再过几个月,就可以进一步和宝宝玩你说什么,宝宝自己指什么的游戏了。如你说嘴字时,宝宝就会很快把手指指向自己的嘴巴。
通过做游戏让宝宝展现自己的力量
玩具法。你可以给宝宝找一些可以弄出响声的玩具,如一捏就响的玩偶,按动玩具上的按钮就能制造一些“噪音”或弹出一个面孔的魔术玩具等。也可以让宝宝玩不倒翁,推倒了看它怎样站起来,站起来再把不倒翁推倒。还可以让宝宝堆砌积木,然后再把堆砌好的塑料积木打倒。这种自己动手之后能够产生声响效果或形象效果的玩具玩法,能使宝宝对自己的本领感到非常得意,既提高了宝宝的兴趣,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宝宝对自己的信心。
形体游戏。因为现在宝宝的上身已经非常有力,并且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头部,大多数的宝宝也已经能从俯卧姿势翻身到仰卧姿势了。这时你可以试着和宝宝在地板上或床上玩一些翻身、扭头、起坐等形体游戏,让宝宝尽量展示自己的本领,既可以锻炼体能又可以达到展现自己力量的目的。在做这种形体游戏时,最重要的是注意安全,宝宝的体能不允许的或宝宝还没学会的动作坚决不做。
最好选择宝宝可以自己动手玩的游戏和玩具
撕纸游戏。剪纸是我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虽然这么小的宝宝还不会拿剪刀,但妈妈完全可以让宝宝撕纸玩。游戏时,先选择一些色彩鲜艳而且干净的纸,然后让宝宝撕。开始时可以任意让宝宝撕,什么形状都无所谓,目的主要是锻炼宝宝手部肌肉的力量和手部的灵活性,纸张可以由薄到厚,由小到大。玩过几次以后,妈妈可以把纸撕成三角形、圆形、方形,摆放宝宝面前给他(她)看,并告诉宝宝每一个是什么图形。尽管宝宝此时还不能区分这些形状,但这个游戏既可以作为一种视觉的体验,又可以增强宝宝对简单图形的记忆储存。
兴趣玩具。过去常用的那种类似挂在宝宝床前,用绳子一拉就会发出响声的玩具,已经不能给宝宝带来意外的惊喜了。所以,妈妈或爸爸应该给宝宝选择一些新颖的玩具,比如那种盒子里装着卡通玩偶的玩具,只要宝宝一拍盒子的盖,卡通玩偶就会从盒子里弹出来,甚至这个卡通玩偶还会叫上几声。然后,宝宝还可以把卡通玩偶按回盒子里去。这样的玩具既可以调动宝宝自己动手的兴趣,也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育。不倒翁、一捏就响的布娃娃等也可起到上述作用。
由于没有固定的框框约束,所以宝宝在玩玩具时可能会用不符合常理的方法玩玩具。如果你的宝宝有这种情况,不要沮丧或生气,而要为之高兴。你应该给宝宝一个自己体验及探索的机会,如果这种体验及探索毫无价值和意义,再给宝宝纠正也不迟。
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应和提高认知能力相结合
在宝宝学会发出单音的基础上,妈妈或爸爸可以教宝宝发各种简单的辅音,如ma-ma、妈妈、ba-ba、爸爸、gou-gou、狗狗、wa-wa、娃娃等,在让宝宝模仿发音的同时,还应指着妈妈、爸爸和玩具狗狗或娃娃让宝宝对号入座。这种做法既可以使宝宝在这个月能够发出4~5个辅音,而且还能初步理解这些辅音的基本含义。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听音指认的游戏。让宝宝听到“妈妈”、“爸爸”这些词汇时,不但眼睛看着妈妈或爸爸,还要教宝宝用手分别指认。也可以让宝宝听到“狗狗”、“娃娃”时,让宝宝到玩具堆里把狗狗或娃娃挑出来。
要为宝宝提供与他人交往的环境和机会
但是,也有一些宝宝怕生,见到生人时就会把脸扑入妈妈怀中,表现出害怕的情绪甚至哭闹。这部分宝宝也害怕去陌生的地方,害怕接触陌生的事物,所以妈妈和爸爸要利用工作的闲余时间,多带宝宝到外面去逐渐熟悉新的环境和事物,逐步消除宝宝的恐惧心理。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宝宝去爬山。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宝宝学认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宝宝敲锣鼓。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宝宝吃石榴。
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宝宝做游戏。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宝宝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宝宝是朋友。你拍十、我拍十,吃饭干净不挑食。
PS:儿歌里的宝宝还可以换成小猫什么的,总之版本多多,可以自己发挥!
给朗朗经常念的儿歌还有: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超经典的儿歌)
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赃别碰我。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着了,给她留一个。
萤火虫,点灯笼,飞到西,飞到东,飞到小河边,小鱼正做梦。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