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国藩爱吃自作小菜别有深意——首发《扬子晚报》李晓巧专栏“枕江谈古”

(2019-11-22 21:07:09)
标签:

曾国藩

小菜

家风

勤劳

分类: 历史随笔

/李晓巧

首发《扬子晚报》李晓巧专栏“枕江谈古”之“两江总督系列”

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初四日,正是湘军与太平军战事激烈之时身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的曾国藩在东流前线指挥部写信给在湖南老家的儿子曾纪泽,信中写到:“尔可于省城菜园中用重价雇人至家种蔬……其价若干,余由营中寄回。”——曾国藩让儿子高聘请有经验的菜农在老家种蔬菜。

曾国藩爱吃自作小菜别有深意——首发《扬子晚报》李晓巧专栏“枕江谈古”
(曾国藩图,图片来自网络,感谢!)

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二十四日,曾国藩又写信给曾纪泽安排家中菜园事宜:“省雇园丁来家,宜废田一二丘,用为菜园。”并且,他还详细介绍了平整菜地的方法:“每块土约三丈长,五尺宽,窄者四尺余宽,务使芸草及摘蔬之时人足行两边沟内,不践菜土之内。沟宽一尺六寸,足容便桶。大小横直,有沟有浍,下雨则水有所归,不使积潦伤菜。”很多可能没想到,这位湘军大帅、一品封疆大竟然如此于农田技术!

曾国藩还根据自己的观察将湖南菜农打沟方法与四川菜园打沟作了比较:“四川菜园极大,沟浍终岁引水长流,颇得古人井田遗法。吾乡(湖南湘乡)一家园土有限,断无横沟,而直沟则不可少。吾乡老农虽不甚精,犹颇认真,老圃则全不讲究。”可见,他对当时湖南湘乡县菜农打理菜园的农业技术颇有看法。

         曾国藩身在战火纷飞前线,心里惦念1300多里外的老家菜园,他这种作派在历史上绝不多见曾国藩的家信中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儿子们:“于读书、种菜等事尤为刻刻留心。” 曾国藩一直倡导的治家之道“八字诀中就有“书、蔬、鱼、猪”,其中的“蔬”,就是自家栽种蔬菜。可见,他对种蔬菜之重视程度。

老家精心打理的菜园丰收后,蔬菜不仅供应曾氏家族厨房,而且曾国藩又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家中女眷做小菜寄给他吃。——难道千里之外的封疆大吏没有小菜下饭吗?其中或许有他想念老家风味的因素在内,但也绝非如此简单。

曾国藩爱吃自作小菜别有深意——首发《扬子晚报》李晓巧专栏“枕江谈古”
(“德配天地”乃曾国藩手迹,图片为张恒昂先生授权使用,版权属于张恒昂所有)

综览曾国藩日记、家书,可以看出他一直强调曾氏女眷要勤劳操持家务,要纺纱绩麻,尤其是有了儿媳妇后,他更是敦促女眷们要常做家务多做小菜。

同治五年(1866年)六月二十六日,身在山东、河南前线的曾国藩写信给两个儿子,谆谆告诫:“吾屡教儿妇诸女亲主中馈……妇女纵不能精于烹调,必须常至厨房,必须讲求作酒作醯醢小菜之类。尔等亦须留心于莳蔬养鱼。此一家兴旺气象,断不可忽。……大房唱之,四房皆和之,家风自厚矣。”其时,曾国藩夫人以及两个儿子等众多家眷从金陵城回湖南老家,路经湖北武昌暂住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府邸中,曾国藩写信嘱咐儿子、儿媳、女儿们回到老家后要各自多做事不可养成惰气

当年八月初三,曾国藩统军驻防周家口,写信给儿子们,要他们寄送自家做的小菜到周家口。信中说:“早间所食之盐姜已完,近日设法寄至周家口。吾家妇女须讲究作小菜,如腐乳、酱油、酱菜、好醋、倒笋之类,常常做些寄与我吃。”为防止家人敷衍,他引经据典地强调:“《内则》言事父母舅姑,以此为重。若外间买者,则不寄可也!”——其时曾侯府的媳妇女眷们一定在悄悄嘀咕,这老头子是诚心不让我们闲着!买的小菜他不要就是要曾家女眷自己动手做小菜!

九月十七日,在周家口,曾国藩收到家眷寄送来的盐姜等小菜后,回信作了评价:“盐姜颇好,所作椿麸子酝菜亦好。” 而且,在曾国藩写给夫人为数不多的信件中,也郑重提及做小菜的事情,可见在晚清名臣曾国藩的眼中,做小菜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情。

不禁要问,位高权重、戎马倥偬的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何时时关心老家种蔬菜、做小菜呢?

曾国藩爱吃自作小菜别有深意——首发《扬子晚报》李晓巧专栏“枕江谈古”
(初夏,路边的小草、小花,生机盎然,作者随拍留存)

其原因曾国藩在家信中一点一点地给出了答案:“乡间早起之家,蔬菜茂盛之家,类多兴旺。晏起无蔬之家,类多衰弱。”“家中外须讲求时蔬,内须讲求晒小菜。此足验人家之兴衰,不可忽也。” 可见,曾国藩是一个传统士大夫的思维从家族兴衰角度来考虑种蔬菜小菜问题的,用意深远。其目的一是意在涵养家族勤劳家风。曾国藩常常告诫子侄辈:“遭此乱世,虽大富大贵亦靠不住,惟勤俭二字可以持久。”

二是意在防闲,长葆家族平安兴旺。俗话说,防闲莫过多做事。在150多年前的农耕时代,一个年轻男子忙于读书、种菜,打理家务,还有时间去游手好闲、惹是生非呢?一个女子忙于针织女红,忙于洗衣做饭,忙于纺纱绩麻、做小菜,哪儿还有时间去播弄闲言碎语、节外生枝呢?

同治十年(1871年),曾经叱咤风云的晚清重臣已然风烛残年,曾国藩在两江总督府作了他一生的总结,其中包括“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如果说,这多少还有些理学气在内,那么他联系实际的阐述却很直白:“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他希望他的子孙后辈都做个勤劳做事的人!——或许,曾国藩家族一百多年来传承兴旺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曾国藩的勤劳做事的思想也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很多优秀人物

(——end,谢谢阅读!)

 

敬启原创公众号作者李晓巧,文史新著《历史是个圈》出版,定价38元,欢迎订购!联系方式:QQ1695095932,li_stone@126.com

 

明朝太监与国家经济——首发《看历史》杂志2018年第5期

 

《历史是个圈》一书遴选了文史作家李晓巧近年来的60余篇文史作品,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所选文章特点是:将古代中国一些历史制度、历史惯例、官场作派与历史故事有机糅合,题材新颖,用生动的笔触陈述出来,融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

作者多年学习研究中国历史,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先后在两百多家报纸杂志发表文史作品,诸多文章被省级、国家级报刊、新媒体转载,或编选入集。近年来的文史专栏有“国学专栏”“中国古代经济手账”“枕江谈古”等。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  金风阅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