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喝酒的态度》发12月15日《京江晚报》

标签:
红酒喝酒的态度京江晚报酒席白酒杯杂谈 |
分类: 生活随笔 |
|
|||
聚会而不喝酒,似乎是不可能的。尽管有人说,嘴在你自己身上,你完全可以不喝。其实,这完全是个华美的陷阱,你是可以不喝,但这个“可以”的代价实在是难以承受之太大!与领导不喝,那是不敬;与同事不喝,那是不和;与朋友不喝,那是不够铁;与同学不喝,那是不够意思;与家人不喝,那也会缺乏一种温馨……不言而喻,男人行走于社会,酒你看是喝还是不喝!酒壶不啻于江湖。江湖讲究个态度。 酒席上,假如一个女子坚持说不喝酒,也许大家会原谅她,让之茶、饮料。而,假如一个男人说喝酒不行,那是态度不端正,立即就会有人调侃,男人千万不能说不行啊。或者,人家嘴上不说,心里不笑你虚伪才怪!除非你是大领导。不行,还得行。酒桌上就这样,男人是很难一直“守身”的,有被动也有主动,我就是主动的一个。 起初,在酒席上,我喝红酒,觉得它既具有一定的养生效果,而且红酒也是酒,正好让不善饮者借以应付兼“遮羞”。然而,渐渐察觉,红酒的劲头也很霸道,而且,恕我老土,以红酒敬别人酒,不一口干了,总是不过意。恼人的是,装红酒的杯子一律地比白酒杯子大了去——所以,红酒一直没少喝——好几次,红酒把我“打倒”得稀里哗啦。到头来,还被别人说,他又没喝白酒!好像不喝白酒的男人,不是好男人似的。 有一天,我决定推掉红酒大杯改端白酒小杯,这样一来我自己也觉得,自己很男人。然而,终究道行有限,常常喝得不辨东西,贻人笑柄。好在时下的酒风出奇好转,在酒聚上,有人劝酒,但是绝少强劝。这让喝酒人有了进退裕如的可能。经过多年的体验,我总结得出鄙人喝酒的状态最佳值为二两。 于是,每临酒席,积极控制在二两上下。若是熟人聚会,事先声明,兄弟我只能二两啊。开始有人不信,说你白酒杯都端了,何必拘泥,扫了兄弟们的兴致,但是,经过几次“不扫兴致”,他们都知道了,我真的只能二两多。 此后,兄弟们照顾我,逢到聚会,我的酒盅里,他们每倒酒至二两略多一些,就戛然而止,让我分外感动:酒桌上的确能见真情啊! 我们的社会很可爱,人与人之间不能不聚会,聚会不可能不喝酒,而我们的酒无可厚非地以白酒为正宗,身在酒的江湖里,男人不如爽气些,端正态度,自我公示酒量,以不大醉酩酊出洋相为限,为了情义为了能在江湖里游刃嬉戏,喝下去吧!——另外,要牢牢记住一点的是:酒后不开车,哪怕是只喝了一点点! 文/李晓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