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的春天》转发《美国侨报》5月13日

标签:
纸鸢的春天美国侨报南京日报五颜六色大音文化 |
分类: 散文 |
纸鸢的春天
http://epaper.usqiaobao.com:81/qiaobao/page/1/2011-05-13/D05/38211305272998605.jpg
文/李晓巧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的春天里,有孩子的梦,轻盈飘摇,在五颜六色中,飞得高高。
纸鸢,就是风筝。这样的场景,古今相同,孩子们的心,永远是那么亮堂,没有时间差异,不论空间远近。童年的我们,放学了,斜挎着黄书包,奔走在青草萌发的田埂上,看菜花,追蝴蝶抓蜜蜂,跟着它们“飞入菜花无处寻”,临着暖春的微风,惬意地打着口哨,眼光看得老远老高。
忽然,见到空中一张花花绿绿的纸在飘啊飘的,有人惊奇地大声叫唤:看,看,那是什么东西?我们就都嚷嚷:在哪儿在哪儿?——看见了看见了。有人说,那是纸鹞子(风筝),我见过的。且不管它到底是真是假,放“马”去追啊,于是,我们仿佛胯下都有红鬃烈马似的,口喊“驾驾驾”,向那个花纸片飘起的地方迅猛冲去……
反正,年少的我们有的是精力,有的是时间!30年,一晃就“浮云”了。
每每想起那样的场景,我的神思就轻盈盈的,既而,为现在的孩子们感到憋屈:他们在城市拥挤的交通与污浊的空气中穿行徘徊,小心翼翼又急急忙忙,回到家里,还要赶着写一份又一份作业,盼了又盼的休息天呢——还有花样繁多的补习班在等着他们。
春天里“阉割”了快乐的孩子,将来就能开心么?中国人喜欢做的是现世修行、现时修行,煌煌大音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吃得苦中苦后,真的都能成为人上人吗?而且,什么叫“人上人”?谁都知道“天外还有天,人上还有人”,更而且,成为那样的“人上人”后,真的就能收获快乐吗?
庄稼“幼”时分孳发棵不好,秋天能有好收获?作为父亲,我一直在想,该给自己的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我的童年在乡下,虽然物资贫乏,经济拮据,卫生条件差,成天土里来泥里去,弄得灰头土脸的,然而,回忆起童年来,依然是丰富多彩,快乐多多——甚至,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选择童年的话,我依旧是坚定不移地选那乡间的童年。
那天,我和9岁的女儿谈心,问她最喜欢和爸爸做什么游戏?她几乎就是脱口而出:“到广场上找蚯蚓!”——因为,我曾带她到一个废弃广场的泥土地找过蚯蚓,记得她当时欢腾雀跃,弄得衣服上尽是泥土。不想,竟使她这么难忘!
我想,这个草长莺飞的春天,一定要带着女儿去放放风筝,不到那城内的公园旷地,不到那所谓的城郊结合部,而是要到真正的乡间田野上,让童年的一点纯真快乐随着自然风儿自由飞翔!人生总归要给个念想吧。
这个春天里,我想起了童年、纸鸢。
摘自《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