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的凡心>发海南省《南岛晚报》
(2010-11-20 19:37:35)
标签:
苏轼
东坡
翰林学士知制诰
南岛晚报
凡心
杂谈
|
分类:
生活随笔
|
http://ndwb.hinews.cn/html/2010-01/19/content_253335.htm
历史上的名人是多之又多,苏轼虽然天纵才情、为人忠直,然而,究其一生,他最大的官衔是翰林学士知制诰,是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并且没干几天就被贬谪,一贬再贬,正如他所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最后死在遇赦北归路上。他的命运总是被攥在别人的手里,如同棋子,被移来调去,落难颠沛,毫无办法,只有以旷达来排遣心中块垒。
无论在文学史上苏轼的名气如何传播久远,而他实际上依然是历史上的“小人物”,不仅在于他的地位官职,而且更表现在他的性情与普通世人也是颇为相同的,譬如:他也和历史上许多文人一样,曾经心仪过与自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表妹,直到表妹嫁人后,他还多次写信给表妹,偏只字不提妹夫———原来,他对自己的表妹一直有感情,对其妹夫耿耿于怀。后来,表妹因病去世,满腹文章学识的他也如同普通人似的,责怪妹夫没有好好地照顾表妹。
苏轼一生屡遭排挤贬谪,越贬越远,虽然表面看来,他已经形成一种东坡式的豁达不羁、随遇而安了,然而,在内心深层里他对社会与官场还是深有感悟的。他为自己小儿子做满月时,曾感慨万千地写了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儿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在世人看来,这首诗表达的是自嘲与讽刺意味,然而,细想之下,不也有与世俗普通人一样祈求子孙平安富贵的心态吗?凡此不止于一端。
名人再名,也是吃喝拉撒睡的世人一个,不是金刚不是菩萨,而,是世人就终究难以免掉凡心一颗也。有了凡心,人才鲜活。
|
|
|
|
|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