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买房》发18日陕西省《榆林周刊》

(2010-11-19 08:46:20)
标签:

鲁迅

北京

绍兴会馆

八道湾

大洋

杂谈

分类: 杂文

    http://www.yulincity.com/benbao/meishu/yuanchuangbentu/2010-11-18/6233.html

         感谢耿永飞仔老师!

    1919年,鲁迅先生39岁,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已经有八个年头,这会儿,一直单身在外的他思谋着在北京买房安家了。
   
 这年的年初,在绍兴都昌坊口新台门的周氏祖居由六房本家联合卖了,鲁迅的父亲早故,鲁迅很孝顺母亲,早就想把母亲、二弟接到北京来团圆,于是,他开始在北京找房子。看来看去,他看中了西直门内公用库八道湾11号的宅院。这是个三进院落的大院落,房屋多,正适合鲁迅他们弟兄三个一大家子住,而且院子中还有一个小水池和许多树木,他跟好友说:“我取其空地大,儿童们好游玩。”而当时39岁的鲁迅并没有孩子,只是他的两个弟弟都已经有孩子了。
    房子是好,鲁迅很中意,但是,要价也是不菲的,讲来讲去,最终价格是三千五百块大洋。鲁迅又粗略计算了一下,买好房子后还要修缮装潢,购置家具以及一些日用物品等等,算来算去还得花六七百大洋,弄好这座房子倒能入住,一共得四千多大洋呢!按理说,当时鲁迅的薪水也不低,每月大概有三百大洋,一年多的薪水也就够了!但是,当时他的开销很大,每月要定时寄一百大洋给老家绍兴作家用,剩下的二百大洋要支付绍兴会馆的房租等日常用费,还要买书、应酬,所以,每月他真正积存下来的钱非常有限,如今一下子要四千多大洋,哪里能拿得出呢?
    当时,虽然周作人也在北京,而且他们兄弟俩都住在绍兴会馆,但买房子的时候,周作人去日本接老婆孩子了,三弟建人在绍兴老家,于是,“长兄为父”,作为周家长子的鲁迅首当其冲地负起了选房买房的责任。鲁迅和房主卖家定下了这套房子后,就立即和房主去了警察厅报告备案,然后商议好了房款分三次付清,日期分别是:8月19日、10月5日、11月4日,三次付清后,才算房屋买卖成交,鲁迅才能拿到房子钥匙搬进去,这和我们如今买房子差不多。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大的一笔钱款,鲁迅是如何筹措的呢?1919年的北洋政府,风雨飘摇,千疮百孔,连机关、学校也经常欠薪水的,有时还拖欠三四个月,分批发放。鲁迅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是用卖老家房产的预付款支付首期,二是厚着脸皮向好友借债,三是向银行借短期高利贷款,四是日以继夜地加紧写稿挣稿费——对于这些,二弟周作人袖手旁观——并且,鲁迅在工作、写稿之余,还要抽时间监督修缮房屋,安装水管、电灯,去市场选购家具。这一切,好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11月间,鲁迅终于修整好了八道湾11号的宅子,当时,他一定是长长舒了口气的,作为周家长子,顶门立户一直是他的信条,如今,能为全家人在北京皇城安家立户,这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事情啊!紧接着,周作人一家和鲁迅都搬进八道湾11号的新房子住了。
    1919年12月1日鲁迅请假回绍兴老家接母亲、三弟一家以及他的原配夫人朱安。在处理好了老家故居的一切事务后,鲁迅老家一行人于12月29日到达北京八道湾11号,至此,天各一方的周家人,终于在鲁迅的努力之下团圆在了一起,偌大的一家人,使得北京八道湾11号的周家院子显得生机勃勃了。
    然而,房子买了,人住进去了,往往,很多故事却才刚刚开始——“牙齿和舌头再好也会咬一口”,后来,鲁迅兄弟俩果然闹出了矛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