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间有真情艺校多仁爱

(2022-04-09 20:17:12)
标签:

人间有真情

情感

艺校多仁爱

教育

分类: 艺堂纪事

人间有真情艺校多仁爱

郭佩(郭映森)少年

人间有真情  艺校多仁爱

图、文/郭佩 (郭映森)

一、   择校上学

1963年暑假,我们村有我的同班同学,要到平遥县城去报考山西省戏曲学校,出于好奇与友谊,有我等七八位同学相随,来到平遥县招待所招考点,院中已站满考生,大家焦急地等待一个个单独考试。

轮到我的同学考试,当他考完从考场出来时,紧随一位招考男老师一起走出来,老师站在门口环视一番,直接指到我进去参加考试。我本无心报考,也就没有什么准备,同学们推搡着让我去试试,我想,试试倒也无妨。进入考场,见到老师们穿衣说话明显不同于我们当地的老师。他们态度和蔼,话语热情,给我异常感觉,甚至有些亲切感。

老师先查看我的五官及四肢,要求唱首国歌、做些体操动作和相关表演动作。我按照他们的要求一一完成,几位招考老师互递眼色、简短交流后,叫我进去的那位老师告诉我,初试通过,可以参加复试。据听说能参加复试就有希望考上。

我本来是陪别人参加考试的,不料自己也有考上的希望,很好奇、也很兴奋。

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家告诉养母,母亲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有些生气。

我拉着风箱,母亲一边做饭一边数落:“打戏,打戏,不打就学不成戏。

从小到大,我不舍得捅你一指,让别人打你,我不願意。再说,小小年纪离开家,让谁照顾你。

念书学文化是正理,学唱戏有什好。说着说着,母亲眼晴里还不断掉泪。”

见母亲如此心情,我便不再吭声,心里也难受起来,不去也罢。

其实,也难怪母亲不高兴。她出生在殷实之家,两个弟弟都是从小读书,后来在陕西做生意。

她的丈夫(我所继承郭姓父亲,于我出生前一年去世)也是读书人,在西安做生意。

我的生身父亲同样是读书人而且当过教师,随后在宁夏做生意风生水起。

因此,母亲总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永远是正确的育子道理。况且,我从小学习成绩一向很好,六年级时因出麻疹一个多月没上课,但毕业考试仍然是排名第三。

母亲对我从小呵护,视如掌上明珠,捧在手里装在心中,我对母亲更是百般倚赖,孤儿寡母相依为命,须臾不曾离开。

然而,能去太原大城市上学也很有吸引力。青春年少的我有些徘徊犹豫,不免有些闷闷不乐。村里已经传说我要到太原上学:了,邻居们与我母亲交谈表示羡慕赞许,我的郁闷也使母亲于心不忍。

复试在即,机会不可错过,仍然抱着随便试试的态度参加复试。招考老师明显具有演员特征,高个显胖,嗓音洪亮,使我立刻想起看戏时的包文正。

考试内容,除继续查看我的体格外,增加了智力测验题,如:一斤铁重,还是一斤棉花重?诸如此类急转弯试题等等,我都平隐对答如流,顺利通过复试。老师告诉我,回家等通知吧!

一个多月后,平遥第一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已经收到,我们班的四十多人,只有我和赵姓同学两人考取平遥一中,名额稀少,非常珍贵。

间隔几天,山西省戏曲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也收到。

在这何去何存难以择抉的情况下,母亲特意请来我的生父生母和做教师的二哥共同商议。

生父不仅见多识广,更是对戏剧懂行,颇有爱好,而且家里收存戏剧手抄夲无数。

生父和二哥主张上省戏校,认为利好条件如下:首先脱离农村,即可转为城市户口;

新型戏校规定每天上半天文化课,不会影响文化学习;戏校对学生供给制待遇,对于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和本人温饱必然是好条件;

太原有亲姐姐关照,星期天如家可归;

学戏挨打那是在旧社会,如今不会有这种现象,等等。

听此意见,母亲虽不情愿但也就不再说什么,默认我去省戏校上学。

在养母的同意之下,我听从生父和二哥的意见,选择了山西省戏曲学校。

录取通知书明确注明,我是表演专业学生,但是,前半学期为试验期,如不合格将退回原籍。

于1963年8月下旬,生父领着我和同乡同时被戏校录取的音乐专业学生崔继明提前来到太原,先住在我姐姐家等待开学。

1963年9月1日,我们一起到奶生堂山西省戏曲学校报到,得到老师同学们的热情接待,初步感受到温暖和舒心,从此开始了我人生路上学艺从艺生涯。

到校以后才得知,初试时指名要我报考的是郭曾蔚老师,他山西艺术学院毕业后,同周育英老师等分配到省戏校当老师的。

在一九九一年的某日,我看望在桃园北路科技大楼办公的郭曾慰老师,说起当年在平遥招生一事,郭老师记忆犹新:在众多小孩中,看見我比较明显,顺眼,于是就有了下文。

我感谢郭老师慧眼将我从众人中选出。

复试时,是表演武功组组长刘顺年老师,身材伟岸,声若洪钟,对学生既严厉又关怀。是刘老师使我顺利踏入戏校。

为了防备戏校试验期不合格被退回原籍,我的二哥每月要去平遥一中为我请病假以保住该校学籍。

这一选择,奠定了我人生路上较为平坦而顺利的基础。

在动乱年代,省戏校仍然按中专毕业生,将我们分配落实到固定的国家工作单位,使我能在城市中安定工作生活,而同龄的学生却都免不了上山下乡蹉跎岁月。

与我同时考入平遥一中的赵姓同学,上至初三的上半学期,文革开始,停课闹革命,就此又返乡村,一筹莫展只好务农。幸亏后来伺机参加工作。

时隔35年,1998年夏天,我与我班同学崔崑宴请(崔崑抡冼埋单)刘顺年,赵福寿等十几位戏校老师,席间交谈,刘老师说起了当年在平遥县招生一事,他说从两仟多人中,只选拔出郭映森和李风英两名表演生,和一名音乐生崔继明。

原来我还是从近千人中被选出的,

真是幸运。但我心里明白,我的性格不适合做演员,辜负了老师。

但是在我的人生路上,选择在省戏校上学,是完全正确的。

非常感谢选拔培养我的恩师们。

感谢我的母校——山西省戏曲学校。

人间有真情艺校多仁爱

简历

郭佩(郭映森)

大专学历

1949年出生在山西省平遥县东遊驾村刘家,出生前已过继相距五里的道备村郭家。郭刘两家友好商定:其子在两家之间保持自由来往。出生后生母撫养。三岁接到家境比较富裕的郭家。

一九六三年考学校,同时被平遥第一中学和山西省戏曲学校录取。两校选一,根据自己在农村的环境条件,选择了太原城市户口衣食供给制的山西省戏曲学校。

六年多的上学期间,先学演员,后学乐器,主学二胡和小提琴。

1969年毕业分配到太原市清徐晋剧团。1971年合并到太原市实验晋剧院,从事音乐工作十七年。

期间将晋剧四大件乐器进行了研究改革。

此项改革,于1984年荣获太原市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继而又获得山西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太原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成果奖。

1986年调到山西省经贸厅的山西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因有爱好书法和摄影特长,备受重视,担任了外貿商品对外宣传的样本设计编辑工作,四类商品样本印刷一万多冊,发放至展销会及世界各地专业买家,产生高额出口创汇效益。

在外贸期间,被有关职称评审部门分别评定为三级舞美设计师、国际商务师、经济师,同时担任公司办公室主任。

1992年,响应国家经济改革号召,本人自愿停薪,离开了优越的国企单位,毅然下海经商,成立山西阳森贸易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秉承质量为本、真诚守信的经商之道,走遍大江南北,做活商品流通。呕心经营,日趋昌盛。稳步经营二十余年。

1987年至1990年,就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时荣获优秀学员奖,书法十佳作品奖。此后,又多次参加全国全省书法展览,获得多项奖彰。1992年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人间有真情艺校多仁爱

人间有真情艺校多仁爱

 

前排左起,刘秀梅,马西良,赵福寿,崔崑,李懿俊,吕贵昌,郭惠民,续世民。

后排左起,闫继舜,楊效章,张二保,任致善,赵鸿明,刘顺年,郭佩,刘克文。 



 

 

 

 

 

 

人间有真情艺校多仁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