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野花国色天香紫牡丹挚爱情感杂谈 |
分类: 想雪日子 |
花,人见人爱。男士喜好花,因世界从来是把女子比作花;女人爱花,是因花的生命几乎囊括了女人的一生;老人欢喜看花,那是种回味青春的享受;孩子更爱花,因为他们就是鲜艳的花朵。
我爱花不挑剔,无论国色天香,还是那些野花,尤其喜爱天山草原的花。那年拍摄累了,随意席地而卧,忽看到那些可以称作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野花,向我争先恐后地伸过头来,当我警觉立刻起来时,被压的野花摇晃着也立起来了。
我想说对不起,可它们并不在乎,依然随风摇曳着。我真想多看几眼这些无人顾及的野花,它们无所谓世界生灵对它们的优劣,践踏采摘、风霜苦雨,也不能阻止它们怒放。严冬即便冻萎,春风又会把它们吹生。
对于牡丹这种名贵之花,或许是它们太像花、太高贵了,我还没怎么去专门欣赏。现在酒店的自助早餐中,加了“一道菜”,即卖画了。正值冬天,傲雪梅花,美得有些寒冷;而牡丹又真实得像了假的塑料花。
上去触摸,明显的凹凸感,说明是真品。人们也怪,上千了,说太贵了;一百元又说画家没名气,毫无保留价值。就那张宣纸和装裱也不止一百啊!怎不想作者画这幅花的爱心?我太同情我的那些搞美术的老同学了。
这使我突然想到挂在我居室的那张牡丹画卷,还是那几年,一位朋友听说我搬新家了,便亲自作画送给我。这画随我几经乔迁,虽保存完好,但记忆中却似乎没有细细品味过它。
心生负疚,也想对比,回家放下行李就看画。可不是,这张牡丹画比起那上千元的美多了!水粉画与国画固然不应相比,但我更喜欢虚实结合、意境缥缈、色彩单纯却不乏光彩的国画。
那牡丹既不是含苞待放,也不是刚刚盛开,好像开到了尽头,却保留着婀娜魅力;不是红牡丹,而是魏紫;黄色花蕊,像星星一样,点缀在花心,异常醒目。远看,这朵紫牡丹比那些描画细腻的名贵们更显自然与高贵。
一般红花要靠绿叶陪,这花的叶柄却略弯,各自伸着叶掌;单纯的墨色,勾出刚劲的叶脉,以淡墨洇水,丰富了叶族;后景,几乎像作者在洗笔,看似几下随便的毛刷印,倒显得这株牡丹郁郁葱葱,格外瑰丽。
不满您说,我欣赏得几乎要掉泪了,因为这株牡丹样是我当时的年龄,淡淡的血清紫色又是我衣着的主调;那些离花尚远的叶子,正是作者的主观意向。那时的我可能有些太那个了,人家只能进而远之。
我显得有些孤僻,但内心还很敞亮;我没什么值得清高,是爹妈给的我脾性;友谊或许没太在意,情意却会在心底珍藏。而我的朋友并不计较这些外在,依然远远地观护、祝福着我。
“不独当时好颜色,须知绝世凝露香”提在画卷左上方的竖行诗句很有意思,色香俱全不说,似乎在考核我的自知之明。却不知这才是我的长项。我比不得国色天香的牡丹,原本就是一朵小小的无名小花。
小花、名花,其实都曾有团团围住的绿萼、含苞待放的蓓蕾;花就要有花的姿色、要有给大地微笑的短短一生的把握。区别在于,当花容即将枯槁时,还能在花心荡漾着魅力的风韵。
不是么?若不是我这晚到的欣赏太入迷了,便是朋友这幅作品画出了牡丹的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