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分治病,七分养

(2009-10-24 12:41:00)
标签:

奥克兰中医诊所

新西兰

奥克兰

针灸

中医

黄博士中医诊所

杂谈

健康

分类: 诊余杂谈

三分治病,七分养


黄文川博士


一般认为,有病找医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治好治坏看医生的水平。但对某些疾病,三分治病,七分养,这个养靠谁?就是靠病人,病人养的好,病就好的快。也就是说,医生只起到引导作用。养就是养病,养病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靠病人的自身能力使疾病尽快恢复。我把养分为动养、静养、神养、食养几个方面,以便大家理解。


动养就是通过积极合理的身体活动使疾病尽快恢复,它最适用于神经及运动系统疾病。如瘫痪、肌肉劳损等。神经损伤瘫痪的恢复大约七分是靠病人的锻炼,医生的水平再高,给予针灸、推拿、药物等治疗,病人不配合,不锻炼,恢复效果很难有起色。我近期治疗了一例桡神经损伤的病人,左手五指的伸力严重不足,伸腕力也减弱,但患者的左手握力基本正常,说明尺神经无损伤。因为病人是在锻炼身体时引起的,患病后家人严禁再让患者劳累、活动左手。接诊后,我在针灸治疗的同时,嘱咐患者坚持锻炼,并制定了训练计划,二周后患者左手肌力明显好转。如果我单针灸,就没这样的效果了。还有一长期腰痛的患者对治疗已失去信心,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我的诊所,我检查后诊断为单纯腰肌劳损,在针灸治疗的同时,让患者坚持每天跑步30分钟,治疗五次后,患者腰痛消失了。患者说我针灸技术高,我告诉她是你跑步的功劳,继续跑步腰痛就不会再犯病了。还有一位肩背疼痛多年的患者,因为后背疼痛严重,伴头痛、头晕,已不能从事自己喜爱的计算器工作。我诊断为肩背筋膜炎,针灸、推拿、拔罐治疗的同时,嘱咐她每天跳绳半小时,工作40—60分钟活动肩背部一次。按我的计划,治疗半个月,症状消失,她又回到她心爱的电脑工作。无论锻炼、跑步和跳绳,都是我所说的动养。


静养是尽量让患者平静下来,休息、休养,达到恢复疾病的目的。它常用于骨、关节的疾病和某些内脏疾病。我的一位朋友的侄子在爱尔兰患坐骨神经痛,打来电话咨询。他是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我告诉他卧床休息半个月,一切都会好的。因他无车,步行到医院治疗会更加重病情,还不如在家休息效果好呢。果不其然,半个月后患者的坐骨神经痛基本恢复正常。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的病理基础就是神经根的水肿,静养可达到消除水肿的作用,也许它比一些保守治疗还重要。在中国工作时,我的同事的岳母,双膝关节疼痛、肿胀,他在家给她针灸无效,而找我针灸治疗。我明确告诉我的同事,不要让老人再看管你三岁的孩子。针灸治疗一周后疼痛、肿胀消失。你想三岁的孩子多难看管,楼上楼下的跑,老人也跟着跑,如果不让她休息,针灸能治好她的膝关节痛,那才怪呢。


我这里说的神养就是用精神、心理治疗疾病。治病时患者的恒心、耐心、信心、毅力和对医生、治疗方法的信任都包括在我说的神养范围内。我的一位病人在我诊所治疗了几次后,又找了四位医生针灸治疗,每位医生只治疗二、三次,这种频繁换医生做法,是患者对医生的严重不信任,最后害了患者自己。因为每一个医生有自己对疾病的理解,有自己的治疗方案,换一个医生,就要从头开始。一些戒烟、戒酒、减肥的病例,精神的作用就更明显。如果一个人他不愿戒烟,我想针灸很难起到治疗作用。减肥也是一样,肥胖患者一定要有信心减肥,有恒心坚持治疗和锻炼,并有坚强的毅力拒绝美食的诱惑。我常想,减肥成功者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物,将来做其它事情一定也会成功。我现在的一位肥胖患者,针灸四个星期,体重减轻了12公斤。她一星期只针灸一次,针灸有这么大的作用吗?我认为患者的信心和毅力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食养就是通过饮食治疗一些疾病或预防疾病。如痛风患者不能多吃海鲜、蘑菇、动物内脏、豆制品和菠菜等;糖尿病患者应低糖饮食;高血压患者要低盐、低脂饮食;胃病患者要清淡饮食等等。这些患者一定要管住你的口。中药对身体的调理也包括在食养范围内。


我把我治病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写出来,只是提醒患者,治病的事不只是医生的责任,有些疾病在恢复过程中,患者的“养”将起到关键的作用。那些简单的跳绳、跑步、休息、食疗既然能治病,我们为什么不用呢!无论中医,还是西医,也无论是针灸,还是中药,对于很多疾病,这些治疗都是疾病恢复的外因,都是催化剂,起根本作用是内因,是病人自己,是我说的这个“养”。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请参考。(请浏览 http://blog.sina.com.cn/drhuangnz 中文,或 http://drwin.co.nz/ 英文,阅读更多黄博士的文章。黄博士针灸诊所 09 529618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