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复感冒的中医对策

(2008-08-19 13:30:02)
标签:

中医

针灸

拔罐

健康

反复感冒

对策

分类: 诊余杂谈

 

黄文川博士

临床上,我经常碰到一些患者三天两头的感冒,吃感冒药成了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看完西医看中医就是治疗不好,小小感冒成了患者很大的负担,身体痛苦不堪,精神倍受折磨,也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学习。我治疗的一位患者,在夏天,公司的同事都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凉爽的空调下上班,可他要穿着很厚的衣服,里面还穿着一件棉背心。他整天的咳嗽、流鼻涕,害的同事都不敢和他讲话,他来诊所找我治疗他的感冒。我了解他的情况后,我告诉他,当务之急可以解决他的感冒,但如果想改变反复感冒的问题,一定要用中医调理他的体质。

是什么原因造成患者反复感冒呢?有人说奥克兰的气候太潮湿,有人说现在的病毒变种太快,有人说少去公共场所,也有人说现在的医学太无能等等。无论怎么说,对于单个患者,很难改变外面的大环境,只要生活在新西兰,任何人都要面对潮湿阴冷的天气;只要医学还没有研究出完全有效的对抗感冒病毒的药物,他们只有面对感冒后服用潘瑙多(PANADOL)的尴尬;不能因为害怕感冒,而回避公共场所,而不去上学,不去上班。他们可以改变的只有他们的身体。不健康的身体是反复感冒的主要原因。

在流感季节,家庭成员各个打喷嚏、流眼泪,可就有一个人在看大伙感冒后的笑话;公司的人一大半都发热、喉痛请假看医生,就他一个人像没有事一样照常上班;大冬天,一些人照样穿短衣、拖鞋;海水凉的都不敢洗手,可一些人照样游泳。这些人怎么不感冒,我认为就是他们有一个好身体。有人说,血液检查正常,大小便检查正常,拍片正常,B超正常,连CT、MRI检查都正常,这样的身体还不好吗?身体在医疗仪器检查时是很正常,而不是说就达到了好的程度,如果身体好怎么还会反复感冒啊。从西医角度,反复感冒的人,一定有免疫功能偏低,内分泌失调,神经功能紊乱,就是我们说的功能性疾病,这些疾病在西医的辅助检查下不能发现异常。而从中医角度,对于反复感冒的人,一定有邪气存内,正气不足,阴阳失调等。反复感冒的人怎么才能有一个好身体而不感冒呢?

感冒疫苗的注射,服用提高身体激素的西药,服用改善神经功能的药物,锻炼身体,加强营养,注意休息,这些方法都是改善身体状态的方法。但是,很多反复感冒的人,利用以上方法还是没有一个好身体,那我建议他们一定尝试中医了。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西医对一些各种检查正常,患者非常痛苦的功能性疾病,确实是束手无策,而中医就能在某些方面,解决很多问题,如慢性疲劳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特别是一些反复感冒者,辅助检查完全正常,也没有不适的感觉,而中医就可以根据舌象、脉象和身体的一些其它征象,如面色、眼神等,来判断身体的状态,是阴虚,还是阳亢;是血虚,还是气虚;身体内有湿,还是有火等。根据身体状态,再辨证施治,是补,还是泻;是健脾,还是活血。

对于中医治疗反复感冒,其实感冒不是中医治疗的重点,治疗的重点应是在反复这个问题上,只要人的体质变好,有一个好身体,感冒就不治而愈。因此应注重调整阴阳,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滋阴降火等改善身体状态这个大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好的身体慢慢就建立起来,以免再遭感冒困扰。

平时脾胃虚弱者,可感到头部重重的,有一种压迫感,颈椎僵硬欠灵活,后背紧张似重担在肩,大便不成形,小便黄、舌胖大、舌苔黄腻等。处方以健脾利湿为原则,中药用白术、茯苓、党参、甘草等,成药人参健脾丸。平时有气血虚征象者,感全身无力,精神萎靡,活动后即气喘嘘嘘,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处方以补气补血为原则,中药可用黄芪、当归、人参、鹿茸、阿胶等,成药可用十全大补丸。如平时体质多火,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疼、大便干结等,中药可用大黄、黄芩、栀子等加减,成药可用牛黄解毒丸。平时阳虚者,整天怕冷,四肢不温,神疲乏力,大便稀。中药可用附子、肉桂等,成药金贵肾气丸。平时以阴虚为主者,可出现潮热、盗汗、咽干等。可用滋阴中药,如麦冬、天冬、玉竹、生地等,成药选用六味地黄丸。

临床上我们也用中医的其它方法调理和预防反复感冒。用针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血海等,来补气血;针灸后背上的督脉和膀胱经以通经活络。在后背拔罐、刮痧,以祛湿、活血。用中药烫洗剂长期浴足来活血通络,强身健体,预防感冒。

请加入金针度人博客圈 http://q.blog.sina.com.cn/acu_d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