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漳圣王陈圣王

标签:
道教神明杂谈 |
分类: 道教神明 |
开漳圣王陈圣王
开漳圣王陈圣王-荥宸佛俱
【台湾社寮武德宫开漳圣王庙:开漳圣王】
开漳圣王,陈元光,唐光州(今河南省)固始人,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岁次丁巳,二月己卯,十六日庚戌,丙子时诞生、天降英才、自幼敏异,村民称乎为神童。十三岁乡荐第一、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王二十岁赐进士,授铃翊左郎将,文才武略,智勇双全,贯通经史及军事法则,自着兵法,随父政(陈归德将军)率河南五十八姓氏族兵入闽。
公元680年,王二十四岁时,父殁于军中,奉命带领军务、斯时贼寇猖狂,民生困苦,而广东崖山贼寇陈谦,勾结福建娘子洞贼寇苗自成,及雷万兴等,聚众劫舍,蛮横无比,联合进攻潮阳城,守成将领无法制敌,以至兵败城陷。王闻讯即率轻骑,星夜驰援,平定潮阳城之乱,民庶悦服境内清泰。次年贼寇公然进攻南海之边邑循州,司马高定受命专征,邀王率兵潜入潮州,依山岩山崖小径,兼程急赴,直攻贼寇阵地、俘虏贼兵万计,遂荡平南疆乱事,解人民于倒悬之苦,即返镇彰浦。
垂拱二年(公元682年),王二十六岁,为治理岭南,上疏朝廷,建立漳州以控制边疆,朝廷感其忠烈诏封王为正议大夫,实受岭南道行军总管,可世袭漳州刺史。
治理漳州三十年中,设行台以治强梁,屯兵垦土,开辟荒地,建设村庄,德化黎民,官民和洽,颂声载道,使漳州之域(南逾潮州之惠来,北距泉州之兴化,东接诸岛屿,西抵汀州)方圆数千里,号称乐土,涌入大量慕名中原垦民,将中原汉文化,传播到福建、广东一带。
迨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原蛮寇之子,纠党复乱于朝洲岳山,王轻骑兴兵声讨,不幸遭贼计、于漳浦娘妈寨之役,然援兵未至,被贼将蓝奉高所伤,致全军失陷,十一月五日为国殉难,为国捐躯,享寿五十有六,百姓闻凶,无不哀嚎,如丧考妣,权葬于绥安溪之大崎,朝廷闻讯、诏赠豹韬卫镇军大将军。
殁后,神威显赫,圣灵常显,护国佑民,历经大唐及南宋高宗等,追封为广济王,威惠王,灵惠王,明初改封为昭列侯,后又晋封为开漳圣王。三朝封诰,赐飨赐祀,由侯而王,其功业彪柄,光辉照耀千古。漳、泉、潮三州百姓,各立庙奉祀之。
当初跟随圣王的五大部将,宣威将军许天正,辅国将军炉如金,辅顺将军马仁,辅胜将军李伯瑶,辅牖将军沈世纪等,亦受到后人的尊崇为(许、卢、马、李、沈)王爷等,并列于圣王之左右,或以单祀立庙,共享人间香火。
开漳圣王,开疆辟土,乡土开拓神,历代官方祭祀陈国圣王公,而民间亦尊称陈圣王,圣王公,其圣灵亦随闽澳移民潮到台湾,我社寮成庄后即建立圣王庙,来庇佑乡民。而台湾地区三百多年来,公设圣王庙近百,为共同发扬圣王神威,亦成立台湾区开漳圣王庙团联谊会。而私人奉祀无法估算,足见圣德英灵,万古流方。
【地方神灵:开漳圣王】
开漳圣王本名陈元光(656~711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青年时随父陈政入闽平定叛乱,唐垂拱二年(686年)首任漳州刺史。在任二十余年中,勤于吏治,政绩卓著,为开发漳州立下不朽功勋。战殁后,百姓立庙祭礼,尊称为开漳圣王,从功臣演变为一方神灵。历代朝廷多次赐额加封,唐代追封陈元光为“颖川侯”,敕建威惠庙。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敕封“辅国将军”,绍兴十六年(1146年)加封“灵着顺应昭应广济王”,宝庆二年(1226年)赠“忠毅公”称号。明代加封“昭烈侯”。
北宋时,漳州府各县都建有祭祀陈元光的威惠庙。明清以后,威惠庙遍及闽南城乡,大小庙宇多达二百余座。并且随着福建移民传到台湾省,至今,陈元光仍是漳州和台湾地区主神之一。
在闽南地区,自唐朝以来,每逢陈元光的诞辰(二月十五日)、忌辰(十月初五)、“封王日”(四月初十)及上元节、中秋节等,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典,迎神赛会。在漳浦威惠庙,遇开漳圣王圣诞,按村庄或街道轮流祭祀。祭祀时,除村落集体供上全猪、全羊外,家家户户还要上供鸡鸭鱼肉及红龟果等;除了上香、点烛、烧纸钱外,有的村落还请僧道诵念《开漳圣王武德真经》,也有请戏班助兴,家家户户请客送礼。
旧时在泉州一带也有不少威惠庙,每年二月十五日举行祭奠。泉州西郊的潘安村,是日举行迎神赛会,俗称“进香”。八人抬着开漳圣王的神辇浩浩荡荡,巡视本境。民国初年,因“巡境”越界引起与邻村械斗而停止。当地居民至今仍尊称陈元光为“境主公”,奉为本境护境神,每逢正月初四和二月十五日,家家户户设香案,摆供品祭祀。
除此之外,陈元光的一些亲属和随从陈元光入漳的有功将领也被当地群众奉为神明,单独立庙祭祀;并且,还与各姓的祖先崇拜密切联系起来,如李姓奉祀“辅胜将军”李伯瑶(俗称“辅胜公”),沈姓奉祀“武德侯”沈世纪(俗称“沈祖公”),马氏奉祀“辅顺将军”马仁(俗称“马王公”),许姓奉祀“顺应侯”许元正(俗称“许王公”)。陈元光的父亲陈政、夫人(俗称“王妈”)及其女儿(俗称“柔懿夫人”)均为陈氏所奉祀。
想要欣赏开漳圣王的神像之美,清按下列网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8ed7e0100ijq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