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根清理下的房企应该怎样过冬
(内容导读:本文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人或任何机构、企业做出任何决策的依据,也不构成对文中提及的个人或机构的评价。)
据海外路透社媒体报道,银监会将计划在未来3个月(6月至9月)内清理多达4630亿美元(约3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其中中央政府将会介入偿还部分不良贷款、银行将承担一些损失。
至于地方政府债务有多少个万亿元,外界尚未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据财政部的报告显示,2010年底中央政府的债务是1.03万亿美元,相当于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7%,但中央债务不包括地方政府和各部委的债务。中国银行业监督会则估计,截止2010年底,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达到1.52万亿美元。
中央政府去年6月10日,曾发出通知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清理融资平台债务,但在实际清算统计过程中,行动十分缓慢,最后又不了了之。
沉重的地方政府债务,已使地方政府财政出现恶性的循环,寅吃卯粮更是平常之事,今届长官留下的债务,下届长官就要拆东墙补西墙。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只要能引商入巢,出现大量违规批地或工业严重污染事件不断上演。
对地方政府来说,一个城市要快速发展提升地方的GDP,最简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一是大拆大建;二是基础建设大量的投入。
就如中央一直以来,针对楼市的调控,决心都是很大的,但调控政策一到地方,就给地方政府化解,这其中与地方政府背负着巨大的债务黑洞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可见,再有力的调控,下放到地方政府,效果能达到50%就是很理想了。
而今次,海外媒体率先透露银监会在3个月之内清理地方政府一些公益性和半公益性债务,此消息是否准确,目前中央机构尚未通过官方发布消息,可能原因是尚在讨论中。
如果中央真的下定决心,要替地方政府偿还地方债务,并要商业银行承担些,暂不论中央的钱,来源何处,和能要求商业银行一笔勾销原有的账外账。
中央一旦真的走这步棋,把地方政府超过警戒红线的债务清理完毕,达到绿色安全地带。央行即会马上进行大步伐的加息,促使泛滥的货币回收,届时,货币政策将会紧上加紧。对此,一些现金持有量较弱,外债较多的房企来说,应马上要做好现金回流储备工作,准备好充足的粮草过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