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P-TECH创新模式

(2022-04-07 09:30:20)
标签:

教育

分类: 职业技术教育学

美国P-TECH创新模式

作为一项教育实验和创新项目,美国P-TECH模式的全称为“Pathways in Technology Early College High School”,我国有的学者按字面理解称之为“职业技术学院高中预备学校”,有的学者按其内涵概括为“一贯制技术高中”,还有的学者按学习路径将其命名为“技术学院预科高中”。第一所实施P-TECH的学校自2011年9月在纽约布鲁克林正式创立以来,已历经十年的不断探索,其改革的脚步已迈出市、州、国家的疆域。据统计,目前全美已经有11个州开办了200多所P-TECH学校,该模式在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的266所中学、206所学院,600家企业成功落地。

2020年11月,我国两所位于北京的职业院校——首钢工学院、首钢技师学院宣布与IBM合作,采用P-TECH模式办学。这是我国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时代,首次借鉴P-TECH模式,开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助力职业教育升级、打造符合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新领人才”的职业教育改革新尝试。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后,我国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日益明晰。在具体实施的路径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进普职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改革探索的方向。深入了解美国职业教育P-TECH创新模式,分析其成功的路径和策略,将会给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带来诸多启示。

一、美国职业教育P-TECH模式的创新路径

P-TECH模式是由美国商业、科技巨头IBM联合美国纽约市的教育管理部门(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纽约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在美国高中阶段所做的4+2学制创新,即学生用4~6年时间拿到高中文凭、副学士学位,以及获得工作机会,时间最短的用3.5年就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和副学士学位。实践证明,P-TECH模式既较好地解决了高中与社区学院,乃至四年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衔接问题,又为包括IBM公司在内的行业企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劳动者。

(一)国内学者对P-TECH模式的研究

早在2013年,国内学者就注意到了美国这场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并以“一贯制、融通型”高度概括了这种模式的特点,即,“此类学校均属职业教育范畴,侧重培养相关产业领域所需初、中级技能人才,办学目标力图实现由高中入大学,由大学入职场的一贯而成。融通型是指:第一,此类学校的办学主体是以中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和企业为核心的多元共同体,来自各方的资源和力量在办学过程中融为一体,通力协作。第二,此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并非高中、大学、职校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生涯与专业技术教育三者所含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开发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型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还有学者专门撰文将该模式誉为“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首席品牌’”。还有学者认为,美国这种技术学院预科高中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中国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问题带来了启示。李思琦等人指出,美国“一贯制技术高中”作为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体现了STEM教育的创新性实践,也反映出美国沟通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新趋势。此外,宋凯旋等人对美国 P-TECH 培养模式中的融通式课程体系和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和互动特点做了分析。

综观这些研究,从最初的模式创立背景和简介,到后来的模式特征梳理,以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大多是在理念层面。因为对于一种新出现的模式,其绩效如何有待检验,有哪些进一步可以借鉴的具体操作也亟待总结,对于解决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难点问题靶向作用更有必要做进一步梳理和分析。本文聚焦于P-TECH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具有启示作用的三大经验。一是P-TECH模式中高衔接、普职融通的实施路径是怎样的;二是P-TECH模式是如何解决产教融合问题的,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定位是什么;三是中学、社区学院、行业企业协同机制如何?教学管理部门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二)P-TECH模式的背景分析

P-TECH模式产生的两大背景是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国策实施和国内技能危机加剧的严峻现实。所以,在2013年10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视察布鲁克林的P-TECH学校发表演讲时指出,美国的经济过去一枝独秀,而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却受到了来自北京、班加罗尔和莫斯科的激烈竞争,所以美国的职业教育急需改革。与传统工人的“蓝领”、公司职员的“白领”以及金融领域的“金领”相对应,面对新兴的技术,IBM的前任CEO罗睿兰(Ginni Rometty)把P-TECH模式培养的现代产业工人称为“新领(New Collar)”。

(三)P-TECH模式下的中高衔接、普职融通的实施路径

P-TECH模式能够很好地把中学—大学—职场结合起来,进行“三位一体”的教学。在学制上,该模式把原来美国公立高中四年的学制改革为4+2学制;在学习成果上,让学生在六年内获得高中文凭、应用学科副学士(Associate of Applied Science,AAS)学位,同时又有行业深度参与的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Work-based Learning,WBL)。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升入普通四年制大学又可直接进入职场。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进行中高衔接、普职融通的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__local/E/AA/C8/77B18FE36EB765B3C5330AF78E0_9531650F_29A00.png


来源:http://www.hebcpc.cn/gzjy/info/1074/1730.htm

姜欢,周俊华.美国P-TECH创新模式研究及启示——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国际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03):70-7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