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琴路上亲子关系米小妈妈 |
分类: 家有学琴娃 |
学琴路上:鼓励女儿充分的情感表达
文/米小妈妈
可是,妈妈怎么没太听出来你对春天的渴望呢?你不是说要等着燕子归来,玉兰花开放,青蛙苏醒,蝴蝶开始活跃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去郊游的吗?妈妈没听出来你对郊游的渴望啊?
“妈妈,可是老师没教我,老师说要再等等,我现在只是在练习技巧和方法。”女儿用老师的话来回应我的质疑。
“那么,这首曲子表达的是什么呢?既然名字叫渴望春天,那么一定对春天有期待,走过寒冷的冬天一定对春天有温暖的渴望。你说说你希望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我再次鼓励女儿表达她自己对春天的想象。
“和妈妈一起去郊游,和爸爸一起捉蝴蝶,还有荡秋千,划小船。”女儿喋喋不休的表达。
这一切都属于我们春季的常规项目,每年春天都会带着女儿去丛林中、溪水边让女儿感受这美好的自然。
“那既然你认为的春天是这样子的,那么你的琴声中就应该有这样的情绪,你弹奏的时候也应该有这样的表达,你心理怎么想着春天,你就怎么去弹奏这首曲子……”我虽然不懂专业的表演技巧,但是在学琴的路上我想应该是这样子的一种情感的表达。
“那么,我要站着弹。”女儿从钢琴凳上站起来。
“好”我闭上眼睛欣赏女儿的演奏,就像女儿每次表演时一样。
“妈妈,怎么样?”是的,是有不同,在女儿的弹奏中有了强弱的区分,那些装饰音更流畅活泼了,有强、中强和弱的区分,她在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她自己的情感。
“很好呀!”妈妈听出了大雁归来,我们在小船上唱歌的情景呢!
“再来一次吧,让妈妈听听小花盛开的样子”为了鼓励女儿继续去练习,我从小花盛开、小青蛙跳跃、小蝴蝶翩翩起舞、迎春花开放、蚯蚓耕地这些和春天关联的元素着手,带着极大的欣赏的表情一遍一遍的让女儿给我表演。
“妈妈,你真是个好听众,可是既然是温暖的春天,我想再弹奏五遍,你和爸爸像我这样一起跳舞”这个时候女儿成为了一个舞蹈编排者,给我和先生指导者她认为的和春天相关的舞蹈动作。
我和先生也学的乐在其中,相似一笑。这相似一笑中有对女儿编排的欣慰,有女儿上了我们“道”的感慨,更有对女儿通过一两百遍练习某首曲子之后取得成绩的暗自高兴,以及各种复杂的情绪的表达。
“爸爸妈妈,我要开始加速了,你们跳的快一些”女儿斜着眼看着我们,大声的提出要求。
“好的,爸爸妈妈也是很厉害的,你能弹奏出什么样的节奏,我们就能跳出什么样的舞蹈,只要和春天相关的,飞、跳、跑,发芽我们都会。”我也积极的回应着女儿。
……
一个小时过去了,在这一个小时的表演中,女儿大概练习了三十多遍《渴望春天》,且带着她对不同的春天的理解,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了从熟练的弹奏到她自己对情感的表达,挺好。
让女儿学琴的初衷也是让女儿来感受音乐带来的愉快感,并未希望她成名成家,也并未希望这成为她未来的职业方向,就算是枯燥的练习,让其感受到兴趣和快乐,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
我想在这样的父母愉快积极的互动中,孩子感受到开心,注意到了情绪的表达,对音乐有那么一点自我的认识和思维的思考,把这样的过程当成是一个愉快的事件,那么我们的“良苦用心”也算是有了等值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