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历:5年坚持亲子阅读带来的收获

(2014-04-01 17:02:15)
标签:

亲子阅读

家有女娃

米小妈妈

成长

育儿

分类: 学做父母

亲历:5年坚持亲子阅读带来的收获

/米小妈妈

记忆中陪伴女儿的阅读是从她会笑的时候开始,有一次给她看红色苹果的图色卡她嘎嘎的笑了半天,清脆的笑声如今依旧徘徊在我的脑海里,只不过已经过去了5年,在女儿这5年的时间里,陪伴她一起的阅读总量没有统计,但是看着家中书橱里的书逐渐被她的书籍占满,大概也有上千本之多。其实,总量大概是可以算出来的,以如今每晚固定2本左右的阅读,以全年30%的时间100天计算,三四年的时间下来怎么也有七八百本之多。

这样的一个统计并非要来显摆我家书橱体量的饱满,也并非为了显摆孩子阅读书籍多来满足我自己的虚荣心和成就感,只不过通过从量变到最终质变的过程,我感受到女儿的成长和进步,这是我所欣慰的。

当然也会有人这样说:“读书多的孩子又能怎么了,孩子是否能正常发展还是看孩子自己,大人怎么用心都没用”。我身边就有持着这样论调的朋友,生活中我不喜张扬,就算是在文字中万般的记录我和孩子的生活,走下文字也只有那么几位朋友知道,这阅读的路上的难、趣以及成长。

我也很庆幸身边不少朋友受到我的影响而改变了他们育儿的态度,当然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在某些领域如何坚持下去才是家长和孩子值得共同反思的课题。

1岁多开始直至接近三岁,在这2年的时间里,女儿和外婆一起生活,我为了生活奔波忙碌,这种距离的疏远导致女儿从乡下来北京时的自卑、懦弱,生活中的退缩,这些都成为近2年我的大课题。

从阅读开始我渐渐的走进了女儿,放弃了职场很多的内容之后陪伴,在阅读和各种折腾式学习的路上,女儿逐渐变的开朗、明媚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成为学校的故事大王、班长、生活委员等角色,在小区了有了很多趣味相投的伙伴,能口述几百字的故事,无意识的认识了许多汉字……

这些都是她的成长。

而与陪伴女儿成长和阅读的路上,我也收获了很多,当然与之匹配的必然是付出了很多,这大概是每个母亲都面临的艰难而又幸福的抉择。

女儿喜阅读,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小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阅读是否能给单纯的个体更幸福的未来这我们并不能武断的进行总结,而阅读在每个阶段带给孩子的对于真善美的感悟、对于纯美、亲情、自然的体味也大概是喜爱阅读的孩子才能迸发共鸣的。

如今,在有着这么多阅读的基础上,我也能信手拈来的为朋友们进行推荐,比如这早春时节,我们就该读读《和春天一起去种树》,这是韩国作家的书。再比如《春天来了》《春姑娘春风姑娘》这是日本作家的书,再比如《一起来田园吧》《一起来观赏野花吧》这也是韩国作家的书,在这些书籍影响的背后,是孩子对自然的热爱,看着她拿着放大镜装模作样的对着叶片和花蕊观察的然后记录的表情,我以为这是一个孩子最幸福的瞬间。

在比如,女儿最近对恐龙着迷,于是在各种恐龙骨架和化石的陪伴下,女儿开始阅读日本黑川光广的《恐龙大陆》和《神奇校车-恐龙篇》和《美国国家地理恐龙终极百科》,先看图片对照不认识的字来询问你,然后扮演霸王龙、拿床单扮演翼龙,在这些有趣的行为背后,连我看到的都是一个生机勃然的孩子在快乐的成长。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阅读,孩子的大量时间一定是在智能玩具、手机、电脑、电视之间进行切换和选择,当然这没有对错,合适的时间总是好的。但是我还是固执的喜欢带着孩子阅读,然后在有阅读基础上让孩子自己去设置课题并给出相对应的课题报告。

比如,最近她痴迷的恐龙,我则要求她在清明假期之前,用口述和图画的方式制作一本她自己认识的恐龙,这样的课题报告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想要做好或者是做到,总是要花时间和心思的,如果再能给予合适的引导,那么对孩子今后的系统学习来说我想应该是有帮助的。

在和女儿的口述上,我给女儿设定的研究恐龙的课题叫做《世界上真的没有恐龙了吗》?这几天女儿也一再问我,除了化石,是不是真的没有了恐龙,如果恐龙还活着怎么办?怎么样才能让恐龙听她的话,怎么样让恐龙都变成食草动物,当这些问题一个个的从她脑子里冒出来的时候,你可以想见她是在进行思考,而这些思考的背后通过图书找出正确的答案,并开放性的进行设想,这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

在我的思维意识中,因为我和先生的理工科背景,更是希望女儿能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任何一门学问,即使是个5岁的孩子,我也希望她能够用理性的思维进行思考,用感性的文学思维进行生活。

对于孩子,我并没有寄予太多的希望,我的如此精力百倍的投入和女儿一起的学习中并不是希望她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当然如果她能成更好。

我只是希望她简单、快乐,长大后做一个有知识有情趣做一个懂得生活的女孩。

这没有什么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