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琴之路家有儿女亲子故事育儿 |
分类: 家有学琴娃 |
学琴路上:我给女儿编“故事”
文/米小妈妈
“在舞台上,你坐在钢琴前,穿着漂亮的婚纱裙,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弹奏你自己创作的歌曲,我们还给你送鲜花和掌声,你觉得怎么样?”某日,女儿练琴1个小时左右开始觉得不耐烦的时候,我给她设定了这样的场景。
“那当然好啊,大家都会被感动的,被美妙的音乐感动,被我的表演感动”,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对一些词汇的运用更丰富起来,有时候某些表达甚至都出乎你的预料。
“那要让大家感动,你要怎么样呢?”我趁机追究。
“我要加油练”。女儿自己表态。
你看,这样一个针对女儿的引导过程,我开心她开心,没有吼叫、没有愤怒、没有撕裂的暴躁,轻松愉快且达成了我的目标。
在女儿学琴的路上,这是我的常用的手段之一,除了给她设定一些她喜欢的场景来鼓励她练琴,剩下的就是给她找“对手”,且是能打败的“对手”让她在练琴的过程中找到属于她的成就感。
女儿身边有几个孩子学琴一年多,但是大多处于三天打鱼两天赛网的阶段,和女儿比较起来可能也只是在阶段上稍微前进了一点点,为此这些朋友的孩子成为我激励女儿的工具。
我让女儿每天弹奏的曲目和别的孩子弹奏的曲目进行比较,坐姿进行比较,学习的书本进行比较,在比较一段时间之后女儿发现她能打败学琴有1年左右的孩子,为此她很是兴奋,练琴的积极性更高。
“妈妈,姐姐不认真练琴,你看我都超过她了”。
“妈妈,你看老师说暑假的时候要带我上演奏会,她们的水平都不行,肯定不能上演奏会”
“妈妈,练习新曲子刚开始很无聊,后来练熟了发现很好听,还能自己换着法子玩,真有趣”
“妈妈,钢琴里的小精灵肯定都喜欢我,都喜欢跟我玩,因为我漂亮”
……
大概女儿性格也是随我的,能讲很多枯燥无味的事情用阿Q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行自我激励,在这些激励的背后,是一个女孩对某种兴趣或者某种技能学习的刻苦坚持。
让孩子进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先生每次要求女儿练琴就会说:“米小赶紧去练琴,最近弹的叫什么呀”。每次这样时我都会用武力征服先生后带着女儿一起一遍遍的弹奏那些无聊无趣枯燥的曲子,从10遍到20遍到三十遍到脱谱弹奏。
在女儿学琴的路上,她的每一点的进步都是我和她一起的坚持,方式方法的变通、坦诚的沟通、拥抱、鼓励、肯定和陪伴。
我想但凡孩子在学艺的路上能快速进步的父母大多应该是这样子的吧,我虽然心平气和的对待女儿任何艺术的学习,但是在女儿面前我也从来不否认我对她进步的渴望、也从不隐瞒让她学习钢琴的目的、更不隐藏我对她进步的欣喜。
就算是她不喜欢,或者不热爱,或者讨厌,如果是因为妈妈喜欢她要认真练习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激励孩子进步的方式呢?
孩子努力着让我们认可,我们努力着去认可她们,在这样的保持热情的学习氛围中成长,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