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讨:鼓励孩子争强好胜是否有错

(2013-11-11 16:20:09)
标签:

争强好胜

学做父母

早期教育

育儿

分类: 学做父母

探讨:鼓励孩子争强好胜是否有错

/米小妈妈

“妈妈,最近我们多学习学习拼音吧,班上的田田去年上过幼儿园大班,拼音都学会了,老师都让她当小老师了,我没她会的多,我要超过她也当小老师……”。

 这绝对是一种虚荣心作祟的表现,女儿希望自己在拼音的认知上比别的孩子好甚至是在同班中做的最好得到认可,继续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好的,那我们就每天学习一个小时,打败田田,成为大三班最棒的拼音小老师”,我目光坚定的鼓励着。

“恩”,女儿也点着头坚定的说。

对于刚满五岁的女儿,从其表现来判断,女儿在语言的学习上应该还算蛮有天分,为了怕其在逻辑思维和空间结构及推理的能力上会动力不足,从4岁开始就一直坚持对其进行数字、数学和逻辑的训练而疏忽了对拼音的学习。如今女儿自己提出了强烈的学习的欲望和请求,自然是我感到欣喜的,虽然她学习的“目的”似乎还不是很纯粹。

从做父母的角度来说,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学习目的,达成到的结果是我们希望的,自然是最好的。介于女儿这种“求表现”的学习动力,我想除了要满足其学习的欲望之外,还需要通过引导,让孩子认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待虚荣的态度。

让孩子认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这点不是很难,父母持续的付出、正确的引导就能够做到,而如何让孩子正确的面对虚荣心,这点其实很难,作为父母的我们都难以避免的会虚荣,何况孩子呢?

比如,我就经常会认为背着高档的皮包自己会很自信、我也会认为先生如果能给我富裕的生活我就很满足、我也会认为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好我就特骄傲……这些我想都是虚荣心的一种表现吧。

客观看来,适度的虚荣没有什么不好,反而能激发起对美好生活或者是对获取别人认可的一种动力。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生活只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那么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在强大的内心和虚荣之间,需要的大概是几十年的修炼,到最后我们才能风轻云淡的看待世间百态,这也许跟学习一样,需要都是持续的修炼。

为此,在很多事情上不管是女儿因为虚荣要学习还是因为自己主观能动的要学习,我还都是带着鼓励的情绪,让女儿去挑战自我,挑战她所认为的“最好”或者“最优”,当然在实现女儿所认为的最优的过程中,家长特别是母亲要付出的还有很多。

比如,女儿认为爸爸如果最帅在小朋友中是比较有优势的,为此要求先生剪板寸穿西服,先生也适度的满足了。

再比如,女儿认为妈妈每天穿高跟鞋送她上学校,如果披着头发就是最漂亮的,我也适度的满足了。

再比如,女儿认为如果我经常做饼干蛋糕给小朋友分享我就是最好的妈妈,我也适度的满足了。

……

鼓励孩子争强好胜,也许并没有错,但是在鼓励他们的过程中,家长不能讲目标锁定在结果上,而是通过身体力行的参与学习或者任何一件事物,让孩子对某项事物产生本质的兴趣,从争强好胜超过某人或者某物开始,转为对新鲜事物的持续学习的态度,也许这才是争强好胜的最高境界。

我辈,需要持续努力的战斗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