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丛林探险自然教育成长记录学做父母亲近自然育儿 |
分类: 米小的丛林探险日记 |
丛林探险日记:会飞的种子
图文/米小妈妈
这次深入丛林,米小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的欢呼雀跃,女儿似乎对此次和妈妈一起的单独探险感到了紧张和不安,丛林中有毒蜘蛛、有大个的蚂蚁,有很多未知的存在,在她的眼里我看到了些许对我的不信任,经过鼓励和对松鼠的存储过冬食物过程的兴趣以及对喜鹊的追寻,女儿还是跟我再一次深入了丛林。

观察蒲公英!

借助风吹走蒲公英!

借助弹力传播的种子!

借助弹力传播的种子!
我们是带着找到那只松鼠的目的去的,很遗憾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发现松鼠,喜鹊也是看到的,但是因为喜鹊都是在树梢飞过,所以很难近距离的观察,遂转变此次丛林探险的目的,和女儿干脆边走边玩边观察,并在过程中和女儿一起分享和总结关于丛林的秋天。
在此次丛林探险的过程中,似乎没有太令人惊奇的发现,丛林还是那样安静的存在,日渐凋萎的树叶和鲜花、彩色的蝴蝶、红色的蜻蜓、蜘蛛和蚂蚁以及对于树叶颜色的变化和种子的传播方式女儿有了更为直接的从理论到现实的感知。
丛林中有很多肥美的蒲公英,女儿在很多地方观察过蒲公英的存在,此次她发现蒲公英之后还是跟往常一样,高兴的帮助蒲公英的种子去流浪,其实这个过程对很多孩子来说,他们都会喜欢,在他们看来这和吹泡泡的过程一样有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告诉孩子种子的传播方式,并通过引导让孩子知道种子的传播方式。蒲公英是其中的一种,借助风的力量传播种子。
问女儿:蒲公英的种子如果没被我们发现,他们怎么才能跑的更远呢?
女儿说:当大风吹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会逃跑啦。
我继续问:蒲公英的种子为什么要逃离妈妈呢?
女儿说:因为长大,长大后的宝宝都是要离开妈妈的。
从这点上,不仅仅可以教会孩子对自然的观察,还能在过程中让孩子认识到不仅仅是人的长大过程和长大后的独立是一种自然规律,就连种子也一样,长大了都是要离开妈妈的怀抱,人也是一样的,在这样的沟通过程中对于孩子的成长和独立的认识也很有帮助。
此次丛林探险的过程,除了蒲公英还发现了借助弹力来传播种子的植物,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女儿还亲眼看到了种子弹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儿还总结道:弹开的种子肯定没有被风吹跑的种子跑的远,只有瘦瘦的种子才能跑的更远,所以我们要注意减肥,不能太胖才能跑的更远,虽然这样的沟通过程并没有像专业的自然科学教学的过程一样有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通过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语言对自然现象进行描述,在大方向没有错的前提下,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
会飞的种子、会跳的种子、会挠挠别人的种子都是自然界第一种存在方式,此次的观察对种子的传播过程并没有结束,借助动物来传播的种子还没有直观的感受到,这为下一次的丛林探险找到新的课题:找到苍耳并用苍耳粘住女儿的头发,过程应该是足够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