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公关内幕:全行业集体沦陷
(2013-07-29 13:07:22)
标签:
育儿 |
医疗公关内幕:全行业集体沦陷
文:米小妈妈
一盒药从生产成本到消费者手中时,价格已经无限次的翻倍,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只能用“价值”来衡量一盒药合理存在,毕竟任何时候只要能救命的药就是再贵,也是要买的,毕竟这和生命比较起来,钱又能算什么呢?这是大众对于生命和药物之间最基本的认识,而这些仅限于在有能力的患者或者能全额报销的患者身上,当生活在这个城市最基层的消费者面生病时,陪伴他们的只有无情等待,等待生命的终结,等待一个全新的美好的没有黑暗的世界。
前几日,某外资药企被无数多的媒体进行了报道,给普通消费者的印象就是:这进口的药也不一定是好的,你看,这贵都贵在这些公关费上面了。有关部门此举目的我们不能妄加揣测,想想大概有几点可能性。第一:某外资药企没有在央视投放大量的广告,成为了中弹者。第二:国家要对国内的医药企业进行重点的扶植,导致外资药企成为出头鸟。第三:某外资药企和政府之间的公关没有做到位。
而事实真的如普通消费者从媒体看到的那样吗?只有外资的药企才会如此吗?只有进口的药才会在成本价和购买价之间有无数次的公关翻番吗?
如果我要说,你国内的药企到进口的药企,从国内的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到国际的医疗生产机构,再到保健品行业,已经全部沦陷,你能相信这是事实吗?而实际却往往都是这样的。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在医院和医保定点单位能买到的药品,首先要进国家或者某省的医疗药品采购清单,而某些药品要进这样的清单,这中间需要进行沟通的部门有若干。有沟通就有费用支出,这点地球人都知道。医疗器械盒医疗器具同样,比如这纱布全国生产企业有那么多,为什么只有指定的几家企业生产的纱布能进采购清单呢?
再比如保健品,在我们的印象中,所有的保健品好像都是靠会议销售或者旅游销售来欺骗中老年人的钱才得以生存,一瓶成本只有20-30元的保健品,在市面上销售时往往价格高达398或者498元。那么对于保健品而言,他们需要批号,即某部门给出的对于这种保健品的批号。要这个批号,过程很艰难,结果可想而知。
再说药品,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医生都会给你推荐一些药品,而为什么他们推荐这些药品呢?甚至一些新药呢?原因很简单,这些药品的提成高。而医院或者有关单位不知道吗?他们都知道,这是行业的潜规则,大家都在这么干着呢。而这种情况在北京的一些大医院会稍微好一些,大家还带着一些原则或者底限,而大部分的坐诊医生都会如此。也不排除有一些医生的医德高,尊重患者,但是这是极少数的存在。那么医生为什么要开某企业生产的药呢,从院长直到医生的若干环节中,企业都需要支付公关的成本。而公关的成本则可以多样化操作。比如医疗沟通会议,选择在某风景名胜的旅游区,由某企业出钱 邀请某市的所有的医院或者医疗机构的核心成员参与,吃喝玩乐加上往返的机票礼品这都是钱。再比如对重点医生的公关会明确的投其所好。因为我认识新疆的玉器商人,我则曾经帮助过我的某个同学给某个医生的太太购买过新疆和田碧玉的手镯一个,价格为5万元,等价交换的条件基本是一种默契和契约精神,那么再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某医生和他的团队开具的药品则是某品牌的药品。当然价格会比普通的医药门市要贵上很多。
再比如某些医生和一些私立医院之间也存在着某种交易,在北京的某医院,我陪着我的一个怀孕了已经有一个女宝的朋友在进行检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该朋友没法生育第二胎要进行流产,同时该朋友已经有了先兆流产的症状。因此朋友就着急流产,某医院的妇产科主任直接给了某个号码告诉我们,周六日医院不就诊,你去xxx医院,下午就能给你手术,记得告诉他们你是某某医生推荐来的。而xxx医院则是某私立医院,医疗费用无法报销,据打听术前检查和手术的费用高出正规医院40%。而他们打出的广告基本上是198无痛彻底流产,等等。这推荐二字带着些许的神秘,活生生的存在着。
医疗器械呢?就单纯吗?非也,他们也同样集体沦陷了。
纱布、手术刀、消毒酒精等最基础的行业已经没有利润,除非某企业具有很大的关系能进行某医院或者某区县的集中采购。这集中采购的权利也非普通人可操作的。
那么昂贵的进口医疗器械呢?这当然和国内的医疗器械的水平不在同一个档次上,因为具备高昂的价值,所以贵也贵的理所当然。毕竟这国外的某些大型企业的医疗工具类确实能在科研生产和手术过程中产生极高的价值,那么他们要怎么才能走进一个科研单位或者一个企业呢?
靠的全是公关。比如某些科研单位的资金都来自于项目申报或者国家补贴,这部分的钱从来都是逐年增多而不会减少,采购谁的就看上谁的公关本领高。公关的手段若干样,全凭自由发挥。这类科研比如中科院某某某研究所、某某大学研究室、某某医院研究室所有和此类医疗器械产生关系的单位。
……
这是一个行业的生态,而我们似乎看不到彻底根治的希望,也是因为此,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想着走进一个稳定的企业、能生病全票报销的企业或者机构,在环境如此恶化的今天才能有人生的基础保障。
而纵然我们知道整个行业都有病灶,已经形成了毒瘤,但是我们却又不知道如何下刀,或者有关单位也没有下刀的勇气和能力。这涉及医疗卫生行业的从业人员怎么办?地方的税收怎么办?等等的涉及的关联问题又怎么去解决?
我们看到的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在看病的问题上我们被体制坑害(姑且说这不是医生的责任),那么医生在生产生活的其他方面,则又更严重的坑害等着他们,比如买房的时候高价房坑害他们、买菜时农民生产的有毒蔬菜水果大米来坑害他们、孩子教育高昂的赞助费坑害他们等等,你坑害着我,我坑害着你,大家都不容易,大家都需要生存和生活,大家都需要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于是在各行各业我们看到的是相互之间恶性的坑害且欣欣向荣。
而普通的百姓,只能忍受着这恶性循环带来的负面影响,苟且偷生。
备注:本人非医疗行业从业人员,所有的知道的信息来自于行业中的朋友,比如我大学同学、我的初中高中同学、我的在某些医院任职的朋友,文中所述也许不准确,也许只是个别现象,请勿对号入座。也欢迎行业资深从业人员给大家更准确的信息,当然有勇气爆料的也希望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