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土地,希望着希望
(2011-10-24 23:04:29)
标签:
岁月已婚妇女感慨米小妈妈育儿 |
分类: 婚姻家庭情感 |
脚下的土地,希望着希望
文:米小妈妈
这是今天看到的2句很哲理的话,一句是来自某法师的微博:“人生,永不回首,希望着希望,永不回头”。另外一句来自中央某电视台的一档节目的宣传片:“我的脚下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有多少激情”。
这是两句毫无关联的话,却因为某个小的细节瞬间它们在我的脑海里将童年走成了故事。
小时候,特别讨厌下雨天,每个雨天晚自习结束了都要和弟弟走好久的泥巴路才能到家,于是特别憎恨父母,为什么没有在大城市生活。这样的感慨一直到大学毕业之后。
如今,我特别庆幸自己来自农村,对土地的一往情深,和对生命的理解开始让我无限的回归。
我又怀念起自己小时候,那些带着梦想前行的日子,那些无数个和泥土相伴的日子。
而如今,我似乎已经没有了理想,可是我还是在前行,这是多么纠结的人生啊!
女儿今天三岁,本来编好了很多个故事要讲给她听,可是因为加班到家已经很晚了。
我基本没给女儿过什么生日,包括百日、周岁,生命中我们要做的是努力的绽放,而不是回味过去,从这点意义上来说,我和某法师似乎又有着某种精神上的交流。
我从小区的花园里挖回来一些泥土,养了几盆兰花,每盆都养的出奇的好,而从老家带来的女儿葱被忽视了很久,刚刚种下,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的了。
先生新买的车提回来了。家庭进入双车时代,是值得庆祝的事情,毕竟生活更自由了。
在他30岁的时候,从物质上有了对这些年在京城打拼的某种形而上学的认可。
我不在乎身外物,车、房、金子、衣服、化妆品都不在乎。也许这种不在乎是因为自己拥有了平静的生活,才会如此坦然的不在乎,如果没有,也就不能谓不在乎了。
我经常和先生说:人就是泥巴做成的。
故而,在我的骨子里,我和泥巴又是怎么样的一往情深。
女儿问:妈妈,为什么你的故事里总是有大地妈妈呢?
我:因为大地就是我们的妈妈,它是所有人的妈妈。
女儿说:那大地妈妈长什么样子呢?
我:大地妈妈就在你的脚下,所以在任何地方走路都得轻轻的。
女儿说:可是,我喜欢跑,喜欢跳舞,怎么办呢?
我:喜欢跑的时候,就跑。喜欢跳的时候就跳。喜欢学习的时候就学。
女儿:那我喜欢当个不听话的孩子也可以吗?
我:那当然是不可以的。
女儿肯定不能理解这样一个妈妈如此纠结的教育理论,可是3岁的她又要她理解什么才好呢?这个年龄就该是疯狂的无拘无束的年龄。
女儿在学校表现很好,3个好朋友终于发展成好多个了,所以每天她都能收获很多好吃的,当然她的好吃东西也会分出去很多,虽然她收回来的还有很多的垃圾食品,可是,少吃点垃圾食品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又能比过几个3-5岁的孩子的友谊要重要呢?
当了妈的人,基本就是邪教徒,比如看到别人结婚了没生孩子,就拼命的劝别人生孩子,看到别人没结婚,就拼命的劝别人结婚,看到别人没谈女朋友,就拼命的劝别人谈女朋友。
于是,在这些已婚未孕、未婚、单身的男女看来,我这样的女人就是邪教徒,典型的邪教徒。
而我,总是在一次次的被别人白眼之后,再一次次的坚强的崛起。这就是一个已婚妇女的战斗力。
先生依旧还是很忙,忙忙叨叨的,可是我总是能看到新的希望。
北京天气转凉了,即使是霜降,也没有看见霜是什么样子,要是在老家,每个初冬的早晨,地面白白的一片,很多个早上,我5点起床,骑着自行车赶到学校参加住校生的早自习,跟银盘似的月亮高挂在空中,四周寂静、偶尔几声犬吠,自行车咕噜在地面婆娑的声音以及我那团被自行车轮压过的自己的影子。
那些孤独的青春、那些有着理想的青春、那些最接近土地的青春岁月、那些最懵懂的青春,就这样走远。
工作后,没有时间想理想,也没有时间想希望,更没有时间感慨过去,那就更没有时间憧憬未来。
在这个女儿3岁生日的深夜,一个身怀负罪感的女性,却用这样一种方式无病呻吟。
而所有的一切,只为让自己更真诚、只为让自己更安心、也只为给女儿更好的祝福。
因为,心安,就是全世界。
而米小,她是我的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