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号限购,我给京城车市把把脉

标签:
汽车生活观察米小妈妈京城限购汽车女性驾驶 |
摇号限购,我给京城车市把把脉
文:米小妈妈
北京的车牌值多少钱?
这是一则来自某网站的新闻,上海二手车牌在最近一次的拍卖中最低中标价格为46200元,而很多可操作的黄牛手中的车牌一般均报价在50000元,甚至部分带着吉祥数字的车牌价格更是高达数十万元。这是来自上海的数据。
再过几日便是北京第三期摇号的日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本期参与摇号的个人再次被推高至41万,从第一个月中签的比率10.6:1到第二期的16.6:1到第三期的23.6:1,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中签更是难上加难,如果可以用钱来换算甚至用钱可以买得着车牌的话,京城的一个车牌价值绝对不止5万元。
可是实际情况是沪上的车牌还可以买,北京的车牌你想买也买不着。于是,摇号成了n多个家庭关注的重点话题,周围不少朋友计划购置第二辆车的大部分都参与了摇号,本没有购车需求的朋友也积极的参与了摇号,这车牌越来越难摇,可不是就越来越值钱了吗,这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消费观,没错,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换购和周边市场的开拓或成为潮流
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本计划购置10万元的汽车的预算被提高,直接奔着15万20万去了。20万的购车预算直接奔着30万去了,大家都想着一步到位。
换购成了潮流,可是保有量之内的车主却换车更谨慎了,当然既然是换车没有人会越换越差。
于是这京城的市场成了部分低端车型的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以预见保有量之内的换购,B级车还有机会苦苦支撑,A0级别A级车市该何去何从?生意总是要做下去的,怎么办?路在何方?从媒体到厂家到经销商到配件供应商,大家都在问。
最近和几个做汽车生意的朋友聊天,不管是哪个品牌,都已经开始将北京周边城市作为发力的重点,比如某国产品牌的越野车一周内销量都是靠来自沈阳的某车友会的集体团购订单。这可能是个案,也可能是京城车市后续发力的一个风向标。精明的商人应该看到这个市场,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机会。在各大厂家的全年宣传策略上,二三线城市、京城周边市场成了关键词。于是整个汽车产业的传播上,置换、二三线城市、促销、活动、互动都成了关键词。
这必然成为潮流和趋势,谁能在固守本土战场的同时最先开拓出周边市场,谁就能在这场变革中生存下去。
价格厮杀或更激烈
除了个别品牌个别口碑较好的车型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大部分的4s店都推出了各种的促销活动信息,不管是直接降价还是所谓的超值赠送,大家都明白不过的是这羊毛来自羊身上,于是手里捏着车牌的准车主和经销商之间开始了漫长的巷道战,你出一枪,我挡着,再回你一枪,就看谁耗得过谁了。
你可以不降,我也可以不买,你实在不降,我就换其他车型,反正选择权和话语权在我的手里,于是,逼不住的商家最后也许只能选择的是妥协。
消费者笑了,经销商哭笑不得,厂家苦苦支撑。
客户关系管理成为各厂家的重头戏
当你只有一个车牌的时候,当你再次升级换代时候,你的选择对于商家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京城500万的保有量之内的各品牌车主,或成为各大商家的必争之地。
经销商不理解,难道让我从爷变成了妾?让我来求着消费者,跟他们搞好关系?
对,就得这样,不这样没有出路,只有这样深入人心的细腻的客户关系管理,你才有机会将他们的品牌忠诚度提升,在他们再次换车的时候,依旧还能是你忠实的粉丝。
这不是经销商愿意做的,厂家又要怎么去理解这样的改变呢?
在变革面前,谁抢占先机,谁就能生存下去。
在机会面前,谁第一步迈出去了,谁就树立了老大的位置。
在行动层面,谁的细节做的更好,谁就真正的成了王者。
何去何从,这也许才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