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用这招回击日本高官访台阴谋

(2017-03-29 19:13:10)
标签:

军事

时评

日本高官访台

中国出招

反击日本阴谋

分类: 国防军事
中国用这招回击日本高官访台阴谋

中国用这招回击日本高官访台阴谋

/串河平夫


背景事件:

    325日,日本总务副大臣赤间二郎访问台北,期间出席了“日本台湾交流协会”主办的日本文化宣介活动。据称,赤间二郎此次访台主要行程是出席宣传日本观光活动,没有与台湾高官会谈。

    《日本新闻网》称,公开派副部长级高官访台,这是台日“断交”后首次,打破中日45年来的约定,显示安倍下了决心,想要试探中国;安倍很清楚,只要有一个突破,就意味日本政府与台湾当局之间的“官方关系”出现了公开的提升。

    坊间分析,此次赤间二郎访问台北还有另一层目的,就是为了促使日本福岛核事故污染地区的农产品向台湾出口,而向台湾方面施加压力。


中国用这招回击日本高官访台阴谋

正文:

   近一些年来,以安倍晋三为首的日本右翼政府私底下和公开的小动作不断,以温水煮青蛙、切香肠式的拙劣手法一次次挑战中国的国家利益,不断试探中国的战略底线和外交忍耐力。对此,中国政府也一次次地在各种国际公开场合严正表达坚决捍卫我国土完整、民族权益及国家统一意志等坚定立场。然而,以安倍晋三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似乎并没有丝毫收手的迹象,这使本已处于极寒状态的中日两国关系日益雪上加霜。


   此次日本总务副大臣访台性质极为恶劣,其公然违背了日本政府曾经向我囯及国际社会公开承诺的信守一个中国的原则。如果中国方面仍然采用过往使用的外交手段来应对,恐怕不会让日本右翼势力感受到切肤之痛,他们定会更加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地向中国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挑衅。


   现在日本在台湾问题上不再耍嘴皮子了,而是派有政府高级头衔的总务副大臣访台,用的是实实在在的毒招。对此,中国也不能客气,必须见招拆招,以实际动作予以反击。


   那么,中国该用什么实招应对呢?

   平夫认为:我们必须坚决遏止日本核污染地区的食品进入台湾,要让其醒悟到那只不过是一相情愿的黄粱大梦!


   从何下手呢?

   就从日本当前最极力想要拉拢的台湾蔡英文当局开刀。


   日本高官能来台,必有蔡英文当局认可。日本敢派高官来台推销核污染地区食品,苍蝇绝不会叮无缝的蛋。因此,大陆必须向台湾方面公开表达我们的严重关切态度:如果台湾方面敢放行日本核污染地区食品及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商品入台,大陆必将采取严格限制台湾食品及其他各种具有潜在危险的食材、商品向大陆销售,以防日本核污染商品间接危害大陆民众的健康安全。


   我们的担忧是有可靠的事实根据的。这些年,日本核污染地区的食品事实上已经以各种非法渠道流入台湾地区,这让很多台湾民众人人自危。中国大陆也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同样的危险。因此,我们有理由公开表达我们的严重担忧。


   我们这样做也是有充分的法理依据的。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已经纳入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关法律也已建立在先。我们向台湾和日本发出可能的限制食品进口警告,只是中国政府出于对国民健康安全的考虑,在履行正常的国家法律通告义务,并不特定针对某国或某地区。


   我们的反击是正当的国家权利,也必须有力。国与国之间必须讲诚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代表。这是中日建交时日方对中国和世界的公开承诺。什么是唯一代表?就是日本官方不得以任何形式与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外的其他所谓的“中国政府”打交道。在维护一个中国及国家领土完整方面,中国政府有权利警告日方,如果日本背信弃义,必将承担一切严重后果。对不守信的人不能总和他讲道理,对像日本这样不守信誉的岛国,经济绞杀是最好的应对之策。


附加新闻:

 

中国用这招回击日本高官访台阴谋

    1、央广网北京327日消息(记者沈静文 杜希萌)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日本福岛让全球“谈核色变”的记忆已停留在4年前,其副作用却到今天仍不断浮现。台湾地区卫生福利部门调查发现,部分被禁止进口到台湾地区的日本受核辐射污染的福岛、枥木、茨城、千叶及群马等五地生产的泡面、酱油、饮料等食品,涉嫌“鱼目混珠”更换产地标签后输入台湾。台湾民众日常使用的日清杯面、午后红茶都赫然上榜,一时之间,人人自危。

 

    2、台湾食药部门负责人姜郁美今天上午在发布会上说,截至2710点,台湾地区已经查获总计299件产品制造地疑似为日本核灾区五个县的产品。其中来自日本群马县的产品多达112件。

 

中国用这招回击日本高官访台阴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