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做踢屁股或擦屁股的事
文/ 串河平夫

曾经看到一位大孩子在欺负一位小孩子:
那大孩子对小孩子说:“老子喊123你就要开始跑,跑得越远越好,不要在老子面前晃悠,不然,老子就踢你的屁股。听清楚了吗!?”
那小孩子很恭敬地点着头,然后弓起了腰,撅起屁股做准备跑步状。
这时就见那大孩子大喊一声:“1~2~3!”话音还未落,他就飞起一脚踢在了小孩子的屁股上。
那小孩子虽然疼的直哭,但为了不再挨揍,只能忍着疼不停地向前跑,他心中的委屈可想而知。
想想这与我们现在制定一些法规时的情形是不是很相像呢?
为了促进一件事,我们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政策;当事物的发展出现后遗症时,我们又出台了相关的限制政策。结果,让大家不去做吧屁股上要挨一脚,做吧屁股上也要挨一脚,不知如何适从?
大家是否还记得曾经有过一段时期,因国内的家用电器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引起市场上家用电器紧俏,有关部门为了控制疯抢消费,抑制物价狂涨,就出台了大宗电器商品消费税,结果引起电器市场一片萧条,进而出现国内大宗电器生产厂家纷纷低价抛售,厂家死的死伤的伤,正好让外资企业乘虚进来,合资收购了很多国内大型电器生产厂家。
再看看我们现在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购房政策、限制汽车上牌政策,等等,哪一项限制政策的出台,不是在为以前制定的鼓励政策搽屁股?
可能有很多人会说: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特色。我认为,这是曲解或滥用“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摸着石头过河”的前提是你要去摸,摸准了,然后才能向前走。现在有很多政策就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异想天开,有关部门根本就没经过仔细地实际调研和尝试,就仓促出台一些政策。
如像禁闯黄灯这件事,有关部门经过认真仔细地实际调查和尝试过了吗?让你们自己开着车子以正常速度开到路口,碰上绿灯突然变黄灯,你能停住吗?即使停住了,不怕后车追尾吗?过去车到十字路口,开车人注意的是路两边和斑马线上的行人,现在大家老远就把两眼死死盯着红绿灯,对行人的关注度反而减少了。这究竟是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危险性,还是增加了呢?结果现在为了保险起见,马路上的车辆离十字路口很远的地方就开始慢慢晃悠,交通堵塞现象突然加剧。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合肥发现了一种现象,就是以前在十字路口已经被红绿灯取代了的交警们,现在又都天天坚持上岗了。他们从早到晚就忙着做一个动作——一刻不停地向车辆挥着手,催促车辆在通过路口绿灯时要开快一点。你说此时如果绿灯突然变成黄灯,车辆如何能停下来呢?可能有人会说,听警察的没错!可这与禁闯黄灯的初衷不是相矛盾吗?
凡此上述种种,不是踢人屁股就是擦己屁股的事情,我们难道见得还不够多吗?
因此,做为社会一员,我真希望从今以后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法规时,要端正态度,一切要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没有经过充分调查和自身尝试的东西,还是不要急着出台。即使自己很有把握的东西,拿出来让社会大众充分论证一下,又有何妨?大家的事大家出谋划策,事做好了,夸你的人也多。即使出差错了,也更能得到社会的谅解,如此岂不更好?那种踢人屁股或者擦己屁股的事,还是要尽量避免才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