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东北情结
文/串河平夫
东北大姐说:“你可以不爱这项工作,但干一天,就要尽一天力,这就是负责任的人!”
一、儿时的记忆
尽管我从小就生活在和东北相距千里的南方,但每当提到东北,我心中总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
最早对东北产生兴趣是在刚刚懂事不久的童年时期。那时,爸爸妈妈常跟我们兄妹说起在东北的两个姑姑。我的老家在山东省招远县金岭,这个地方产黄金,据说是中国最大金矿所在地。我们家就处于产金的中心地带。当年日本人占据着金矿,逼着乡亲们在矿上采石、推金。那活根本不是人干的。很多人受不了这个气和苦,就纷纷外逃,很多人都去了东北。所以,在我们家老一辈人中有很多人都闯过东北,有些人最后就在东北扎下根,留了下来。
我的姥爷有一手制作金银首饰的技术,当年挑着担子去闯东北,其职业就是人们说的小炉匠。他在东北闯荡了很多年,以后又闯过香港,最后回到了老家山东。我的爷爷当年的职业是个拉工干活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包工头。他从家乡招集了很多人,把他们带到东北盖房子。
据爸妈说,爷爷最远到过俄罗斯,在那里给老毛子盖过房子。爷爷虽然挣过大钱,但也学会了一身像吃喝嫖赌抽大烟之类的坏毛病。最后,他不仅没给家中积下钱,连祖上留下的许多良田好地,也被讨工钱的人抢分了去。爷爷躲在外面不敢回家,又气又急,一病不起就过去了。从那时起,我们家最怕孩子成为二流子——就是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人。
我不知道爷爷长什么样,虽然心里也觉得爷爷做得的确不好,但对爷爷并没什么坏的感觉。有时,我还庆幸爷爷当年恰如其时地把家给败了。不然,怎么地也要被划个地主成份,就像爷爷的弟弟,二爷爷家那样,后来可遭罪了!
应该说这个时期的我,对东北还是没有什么形象认识的,就知道老一辈闯过东北,现在东北还有我的亲人。真正对东北产生形象认识时,是在看了《智取威虎山》这部戏后。诸如林海、雪原、翻毛皮袄、皮帽、老虎等,就是我心中对东北的全部知识。至于东北人性格如何,于我仍是一概不知。直到我大学毕业分到天津工作后,才真正走进东北人当中,因而才真真实实地体会到东北人的热情、东北人的真诚、东北人的坦荡。当然,也体会到了个别东北人敢于吹牛讲大话的勇气。
二、走近东北人
我刚参加工作的单位是一个驻津大企业,它是整体从东北搬过来的。不知是哪个名人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说:一个人对社会、对工作的态度,他的行事风格等,基本上是由其最初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的那个单位的人文环境决定的。我认为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当时我对自己被分到厂矿企业很痛苦绝望,感觉就是世界的末日。然而,正是一帮东北来的老大哥、老大姐,他们用热情和真诚温暖了我,并教会了我很多立世做人的道理。在这里,让我难以忘却的感动太多,而今根本无法用短短的一篇文章叙尽。
那时,每逢节假日,大家都轮着抢着让我去他们家吃饭、唠嗑;当过春节时,如果我不回家探亲的话,校领导们一定把我安排在他们家过年。没有排上的人还会冒雪跑来给我送上热腾腾的东北饺子。
东北饺子真好吃!包法也比我们家讲究,边上都捏出漂亮的褶。记得有一年的年初一早上,天还不太亮,我在睡梦中听到敲门声,原来是老书记来拉我去他家吃饺子。老书记比我大二十多岁,却总以老大哥的口气与我说话。那天早上,他带着东北人特有的爽快对我说:“我怕来晚了让别人抢先了,只好打搅你睡觉了。觉什么时候都可以睡,赶紧穿好衣服,整利索了,跟我回家吃饺子。你嫂子还在家等着下饺子呢!”
他说话时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好像根本不考虑我的感受。
那天真的很冷,路上的雪很厚,寒风阵阵地刮着。在去老书记家的路上,我的面颊冰凉冰凉的,用手摸一下感觉都湿了。在北方寒冷的冬季里,人们都有迎风流泪的体会,可那天早上,我流出的迎风泪似乎特别多……
三、谢谢东北大哥大姐
真正让我深切体会东北人为人热忱爽快的,还是在我第一次接教高中毕业班时发生的感人经历。
那时我才25岁,是一个毛头小子。由于教师队伍的严重青黄不接,学校经过慎重研究,决定让我独挑高中课程。这对一所重点中学来说,是一件极其大胆且要冒极大风险的决定。当时学生家长们纷纷来到学校,仔细打探我这个外来“小和尚”的底细。家长们鉴定结果是:开什么国际玩笑,老师太年轻了,从来没有高考代教经验,坚决要求学校换教师!为此,学校还专门开了校领导会议、年级教学组会议以及家长座谈会。
为了不挫伤我的信心,当时学校还把我蒙在鼓里,对发生的一切一概不许其他知情老师向我透露。直到多年后我才知道,当时学校做出了几项决定:1、要求所有班主任老师在学生和家长们面前多宣传美言我的学历和教学能力;2、要求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帮助我,随时准备给我施以援手;3、动员所有同年级各科老师热情向我传授代教经验。
我的教研组长是一位东北老大姐,她工作起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那两年,她的四个哥哥都因患同一种癌症先后去世了。学我们这行的最怕遗传病了,可以想象她当时心理承受的伤痛和压力有多大。可她从不在工作中表现出丝毫的悲伤和消沉,平时对我的关怀帮助热情周到,从备教案、准备教具、教学实施直至课后复习题的挑选,还有经常带我去外地观摩学习,等等,可以说无微不至。整个教研室的东北大姐们也都积极主动地帮助我,真的没有人会怕我和她们竞争(为表示我对她们的敬意,我在《初为人师》一文中加了一张和大姐们的合影)。
最终,在东北大哥大姐们的真诚帮助下,我所代的课程在高考时,学生们考出了平均分数名列天津市第4的好成绩。在这个集体意识极强的团队中,我自豪地看到上千位孩子走进了祖国大江南北各个高等院校中。我为我所处的团队自豪!我为孩子们自豪!我也为自己自豪!
以上就是东北人带给我的感动,那是我进入社会后最初的骄傲和辉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