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芳家庭教育工作室教师志愿者心得体会

标签:
育儿家庭教育孩子刘燕芳 |
分类: 家庭教育 |
很幸运今年年初加入了刘燕芳家庭教育工作室,这半年收获颇丰。首先这个集体很温暖,大家在一起能畅所欲言,活动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其次,以前的我尽管很关注家庭教育,但一直靠的是本能的东西在处理问题,缺乏理论支持和科学的方法。加入工作室以后,每天都能接触到一些案例,引导自己反思自身的行为,志愿者的建议、方法、理论每天都冲击着自己的思想。还有每两周一次的学习让自己感觉自己越来越充实。同时因为自己要参与每周一次的话题主持,逼着自己关心热点教育问题,并要深入地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前我不怎么爱看书,现在因为工作室,我对教育方面的书有着强烈的渴求,这几个月我看了《正面管教》、《孩子是如何学习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论语心得》,更新了不少认识,也学会了一点技巧。
加入刘燕芳家庭教育工作室一年以来,我在不断进步,从最初对家庭教育的肤浅认识到不断理性地分析,从最初参与别人的探讨到主持栏目的探讨,我经历了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逐渐从生疏到渐次熟悉,从语无伦次到逐渐有了条理。我在家庭教育方面认识的不断提高,离不开刘燕芳校长的指导和工作室同仁们的帮助。一年来,通过阅读一些理论书籍,如《正面管教》、《孩子,把你的手给我》《青春期教育》等,我学到了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理论;通过参观陶老师工作站,我了解了工作室的工作流程和方法;通过参加线下的活动,密切了和工作室其他成员之间的联系;通过在线上每周五主持《青春期教育》栏目的探讨,我不仅学到了如何教育自己正进入青春期女儿的教育方法,而且也学习到了如何帮助别人处理一些青春期孩子教育困惑的方法;比如,在最初主持栏目探讨的时候,我总是想尽办法提供自己所能想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后来在工作室同事的帮助下,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引导别人处理问题……总之,一年来我在工作室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当然还有很多不足,我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一学期的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感叹时光的匆匆,平日工作忙碌的同时,也为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小收获深感高兴。自从加入工作室这个团队,在燕子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逐渐提升了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现就本学期的情况,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
第二,
本学期,我通过网络平台《家有考生》栏目的主持,积极解决了家长的问题,与他们交流观点,碰撞思想,开拓思路,寻找方法。在主持的同时,家长们的认可成为了我前进的动力,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接下来的志愿者工作,我将尽心尽力,在燕子老师的带领下,和其它教师志愿者积极合作,共同把工作开展得更好,帮助更多的家庭。
时间过得真快,加入工作室志愿者队伍已经一学期了。在这接近半年的时间里,我的变化可大了。
1.知识丰富了
工作室提供了很多读书、线上线下交流机会,在家庭教育方面、亲子沟通方面、心理学方面我都有了新的认识。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一项技术,需要家长有足够的智慧。这智慧不仅仅是学习、读书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思考、需要共情、移情、需要运用心理学技巧,要正真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孩子沟通先要尊重孩子,与孩子做朋友。作为老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的时候也要学会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2.心态平和了
工作室的口号就是做幸福的家长。怎样的家长才是幸福的家长呢?这半年的工作室经历告诉我,心态平和的家长才是幸福的家长。当初,因为隔代溺爱的问题,孩子叛逆的问题,孩子胆小的问题,父子关系不融洽的问题等等,我是个急躁的、粗暴的、指责型的妈妈,总是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总夸大孩子的不足,总是好心办坏事。而现在,我心态平和多了,在工作室的线上QQ平台,我还经常会劝心情急躁的家长多夸孩子,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要真的爱孩子,尊重孩子,孩子是在体验中成长的,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失败的机会。
3.咨询能力提升了
这半年来,线上有很多案例分享,也经常接待一些家长,工作室通过隔周例会的形式对志愿者进行培训,还外出参观学习,这使我在面对家教问题上更能够得心应手,基本建立了一套流畅的咨询流程,针对具体的家教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使得前来求助的家长大多都能收获和谐的亲子沟通技巧,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在工作室的QQ平台上分享家教心得和困惑。
4.幸福感增强了
参加工作室工作以后,平时的生活和教学都会运用一些学来的技巧,也会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形式。无论是在处理家庭矛盾上还是在处理师生矛盾上,比以往更游刃有余了。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指数顿时上升不少。
在工作室收获着、喜悦着、幸福着,真好!
这学期工作室的QQ群活动采取“专栏探讨”和“自由探讨”相结合。我和焦志玲老师担任周一的“热点探讨”专栏。刚开始真感觉到不小的压力,担心在主持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自己处理不了。后来在刘校长的指导下,提前做好功课,慢慢找到了感觉。正因为事先要做好功课,给了我深入学习的机会;也正因为主持过程中要及时引导网友围绕话题讨论,最后要归纳出恰当的方法处理家庭教育中的相关问题,给了我思辨的机会,使我看问题更加多角度。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也多了份思考,多了份耐心,能更游刃有余的处理女儿的“问题”。此外,在面对网友的提问时,能尝试着引导网友说出更多的实际情况,发觉问题背后的问题再共同分析对策。但因为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在明知有的网友做法不恰当的情况下,不知该如何反驳为好。这也是我后面要继续努力的方向,尽可能的多看一些家庭教育类的书籍,提高理论水平。
作为工作室助理,我协助刘校长做好群的一些管理工作,如精心保存群聊天原始记录,整理群聊天记录形成聊天精华选,评选出群活跃之星,撰写工作室新闻报道等等。
进入工作室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在工作室里成长着,开心着,并学习着。每天我们两两搭档,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进行着各类专题的讨论,网络是虚拟的,但每一位志愿者的主持却又是真实的,我们回答着家长们提出来的各类问题,同时也学习到了其他志愿者的思想和见解。互补长短,相互促进。当然这也得益于刘燕芳专家的引领和指导。
在这一年里,我们组织了地面活动,带领群里的家长和孩子走到户外,在玄武湖畔认识彼此,让小朋友玩着各类亲子活动。使我们的虚拟世界变成了真实世界。其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南通夏夏,她专门带她的孩子从南通赶到南京,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的工作室来自学校同时也服务于学校,今年四月到六月,我们的志愿者走进了高三和初三班级,做了问卷调查,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其中高三确实有几个孩子到我这里进行了面询,有明显的考前焦虑症。有的还不止一次进行了面询,我都耐心地听她们讲解,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树立她的信心。在考试前一天,我从网上下载了《考试三字经》,打印出来送到了班主任写里,同时也送给了某个同学,并在字条上写了八个字:天道酬勤,相信自己!考试结束后几天,这位拿到纸条的学生来到我办公室,向我道谢,她说这次考得还不错,估分还可以,她真诚地向我道谢,并向我鞠躬,我又送给她一句话,不管前方怎样,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一天我是开心的,这是我从事这个工作以来感觉到的最大成就,学生需要你,你的真诚和努力付出学生能感觉得到。
现在的家庭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有很多的长辈来关心一个孩子,家庭成员之间在教育方面就会存在分歧,所以我感觉家庭教育会越来越重要,我们学校成立了工作室,树立了这样的榜样,我更希望有更多的家庭教育的志愿者加入到我们中来,我们从点滴做起,防微杜渐,还原每个家庭最真实最朴实地幸福!
转眼加入工作室已经快到一年,这段时间,大家在忙碌的学校本职工作之余,为同一个理想走到一起,开拓另一方“工作天地”。我体会到了工作室成员们合作的愉悦、成长的欣喜,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在学习、合作、反思、示范等方面正逐步在提升。我说一下自身的不足和需要强化的地方:(1)强化学习意识,提升理论水平。工作室要求我们学员坚持每周自主阅读,我们的确是有话可以说了,但是理论水平还有不足。(2)强化合作意识,提升专业水平。成员们双周开展交流活动,大家各抒已见,融洽的氛围让大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会,在倾心的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智慧的碰撞中领悟到成功的交流沟通方法,大家在群里的沟通效果明显的提升。(3)强化展示意识,提升示范水平。
时至今日,我加入工作室成为一名业余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已有半年多。回首在工作室参与家庭教育的各类活动,我感慨颇深。当初参与怀有提升自己的家长素质的私心,而今看来,我对于家庭教育不是仅仅停留在感兴趣的层面上了。通过阅读这方面书籍,组织群友们参与话题讨论,参观“陶老师工作室”的触动,以及参与到毕业生的心理辅导活动,等等,我看到镜子中的俨然一个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形象。以下是本学期对我工作的小结和感悟。
我的工作大部分是在群里的值日(每周三),能提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共鸣,引导大家围绕家教的相关内容讨论。由于我的搭档繁忙,常常是我一个人来主持专栏讨论,这对我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能想到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又如何保持群友们积极参与,时常困扰着我。平日生活中所见所闻,有时也会记录下来,作为讨论素材。如果说带高三比较忙,有时抽不出时间来搜集材料并精心设计讨论过程,这样说来又是借口。如果我能够再用心一点,多投入些时间,其中一些讨论的质量必然可以再提升一些。
在讨论中,对于群友提出的困惑,有时自己也能给出一些中肯的建议,偶尔分析的切中要害,这也让我感到欣慰,信心倍增。备课间隙抽空多看书,汲取养料,充实自己。我希望在家庭教育研究的道路上,紧跟着刘校,与同志们携手,走的更好更稳!
当周围越来越多的同事、朋友愿意和我谈论孩子的家庭教育时,我真切的体会到,大家已经不只是把我看成一个老师,而俨然把我当成家庭教育的“内行”了呢。我当然知道自己的浅薄,但在“刘燕芳家庭教育工作室”的团队中,大家引领着我去学习、去思考、去提高,让我真的受益匪浅,煞是幸福。
家庭教育工作室本身就是个懂教育、有文化的大家庭,身为家庭一员,我很有归属感和幸福感。工作室群里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大家因家庭教育而真诚交流,献计献策。我非常喜欢现在工作群“专题讨论辅以其他”的方式,主题明确而又灵动有趣,能在短时间内同时聆听不同人的观点态度、方法策略,博采众长、相得益彰,真真好也!坦率地说,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能有这么一帮“着眼教育、心系未来”的真挚群友,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我很惭愧,在这个家里,我更多的是个学习者,为大家做的事并不多,今后,我会更主动更努力更上层楼!这样看来,我觉得我们应该更珍惜用“爱和奉献”浇筑的我们的家园!
对于家庭教育,我深感不足的方面很多,但最突出的就是专业知识的匮乏,平常更多的还是凭感觉、凭经验、凭理想做家庭教育工作。哎,专业书籍读得太少啊!本学期,在工作室例会讨论交流中,我们的“头儿”燕子老师特意为我们充电,其实这也是委婉的规劝大家要多学习、多阅读啊。
正像头儿说的,我们要由兴趣团队向专业团队转变!好,多说无益,我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