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点,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简介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莫言大事记
1955年2月 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
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之外的莫言,思维睿智、谈吐文雅。文章在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和陌生化的处理中阐述作家莫言的思想情感。本次收录丛书完整展现了小说之外的莫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结束:210位作家入围
自从有了互联网,尤其是年轻外向的彼得·恩隆德接任瑞典学院常任秘书以来,世界上最神秘的文学机构开始有了几道细如蛛丝的缝隙。
上周,恩常秘在其blog上透露,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工作已经结束,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10位作家入围,其中多达46人为首次获得提名。
恩常秘说,今年是颇不寻常的一年,因为往届的诺贝尔奖得主们行使其提名权的热情空前高涨。
除了往届得主,瑞典学院院士、世界范围内的部分语言和文学教授,以及国家级的作家协会也有提名权。
提名结束之后,诺贝尔委员会将进入密室磋商,到今年4月,这210人中的190人将被否决,剩下20人接受复评,再毙掉其中15人,仅余五位,供委员们最后秘密投票,而后于10月初择定最终的大奖得主。
根据评奖规程,前期和中期的切磋过程要等到50年后才会对外公布,而最后的投票详情将永远保密。
莫言兄长:农家孩子走到这一步不容易
当地时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图为2010年10月16日,中国作家莫言第二届中美文化论坛上在发言。中新社发陈钢摄
中新社记者 卢彦蓉
听闻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时,二哥管谟欣认为,无论莫言最终是否得奖,他的付出和努力大家都看得见,“农家孩子走到这一步不容易”。
“莫言好动贪玩,也嗜书如命”
管谟欣比莫言大5岁,今年62岁,高中毕业后,就在村里做农活,之后做过农业机械,如今已退休在家中,照看已有93岁高龄的老父亲。
在管谟欣的印象中,小时候的莫言是个“调皮蛋子”,“他好动,也贪玩,什么都喜欢摸摸看看。”回忆起莫言小时候的样子,管谟业的脸上也露出孩童般的笑容。
但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与莫言“抢书看”的经历。管谟欣说,当时因为村里人读书的不多,家里的条件也不富裕,能读的书就只有家里留下的古书和小人书。所以每次只要家里一有新书,莫言就和二哥管谟欣开抢。“因为,每次他看完书就喜欢把书藏起来,当成自己的东西,这样别人都看不到了。”
“那时候,晚上看书没有电灯,就点着油灯看书,母亲常常提醒莫言,没油了,别看了。但往往被莫言当做耳旁风。”管谟欣说:“莫言那个时候就已经到了嗜书如命的程度。为了换取别人的书看,莫言就去给别人家推磨,有时候整整推一天的磨才能换来一本书。一天下来,莫言脸色煞青,但只要能捧着书回来,他都是满脸春风。”
在管谟欣的记忆中,莫言上学的时候语文成绩很好,而且还有一个特殊嗜好,就是背《新华字典》。正着背完,倒着背,有时候,问起哪个字在第几页,莫言都能答出来。管谟欣也常常因为弟弟的这些聪慧而觉得自豪。
“我看莫言作品,看到的是他的不易”
“莫言今天能够得到认可,也是他自己一步步努力的结果,他吃过的苦在我们几个兄弟里是最多的,农家的孩子一步步走出来不容易。”回忆起莫言当兵前在县城打工的日子,站在莫言旧居院子里的管谟欣突然语调低了下来。
莫言18岁的时候,父亲让他到县城的胶莱河去干活。当时他不想在最好的年纪丢掉书本成为一个靠劳力吃饭的人,但是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兄弟姐妹多,已没有钱来供他念书。
“由于莫言身子还没有长壮实,刚到工地时,只能拉锁链,两双手的掌心常常是被勒出一道道血痕,破了长好,长好了又被勒破。”管谟欣说。因此,直到现在,无论谁提起莫言有多大的成就,说起莫言的作品多么富有感染力,管谟欣都笑而不和,他心里清楚这些为人瞩目的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孤独和心酸,“大家看莫言的作品,看到的是大悲大喜的情节和故事,而我看到的是他的童年、他的成长和不易”。
“希望莫言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虽自莫言当兵后,兄弟俩基本分居两地,但管谟欣对莫言的关心却从未因距离的拉远而减少过。莫言每次有了新作他都会关注,但“莫言的各类小说和散文出得太快了,有时我们也来不及看”。
近几年来,莫言因创作繁忙,回家的时间也少了,时常是年节里回家看望年迈的父亲和渐老的兄长。
“父亲和我都希望莫言能在外健健康康的,至于得不得奖、排不排名都无需放在心上,安心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就好。莫言这次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希望他能够不骄傲,继续以此为新的起点,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路。”管谟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