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50e0f45cn94d58b994775&690
北京颐和园一角
北京、天津名校行有感
10月30日至11月4日我参加了由中教服举办的“名校之光北京、天津行”活动,行程安排非常紧张,每天早晨6:30宾馆电话准时响起,提醒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员抓紧起床。除了一天参观颐和园和恭王府外,每半天参观一所学校,看学校宣传片、听校长报告、听课、参观校园等等。
我校从暑期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开始,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和校园特色建设。记得去年招生期间我在快报做视频的时候记者要我谈谈我校的特色,我真的觉得很为难,因为没什么特色呀。平常我也经常思考如何提升我校的文化品位等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就会觉得收获特别大。
和我同行的有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四、五十位校长,他们学得都比较认真,其中的有些人看完每所学校都会感叹人家学校的硬件,觉得自己学校没钱,和那些名校有天壤之别,觉得永远学不来。我在参观的时候把自己心态调整得特别好,觉得人家好的我们做不到的就用欣赏的眼光,觉得人家好的我校也可以做到的就带着学习的态度,关注具体应该如何操作,晚上回宾馆再思考如何结合南京市和我校具体情况去做。
另外我觉得某些学校领导的行为欠妥,例如在北京某学校,来参观的领导在走道内随意抽烟,该校负责接待工作的校长提醒我们团队成员,北京学校是无烟学校,请不要在校园随意抽烟。让我特别不能忍受的是在天津一所学校发生的事,学校开了两节校本课程公开课。第一节脸谱课,当老师建议学生从书上挑选脸谱来制作时,听课的领导借学生的书来认真阅读,本来既然是来学习嘛,看看人家的校本课程是如何编写的,这当然无可厚非,但现在听课的学生需要这本书啊,他又不能和同桌合看一本,因为老师要求每个人按自己的喜好挑选。我看到那位同学看着别人在制作,非常焦急地等待听课领导能迅速把书归还,可是借书者一点也不着急,却在用照相机把每一页的内容拍下来。下一节课是日记指导课,到了写日记的环节,一位同学刚想在学校特制的日记本上动笔写,一只手伸了过来,学生只好把本子给了听课者,接着孩子眼巴巴地看这个本子从这位听课者手里传到那位听课者手里,我实在忍不住了,当一位男校长刚把手伸到本子边时,我连忙请他归回给那位可怜的一字还未写的孩子。如果不懂得尊重孩子,学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呢?http://s3/middle/50e0f45cn94d540e26a02&690
我和 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
http://s5/middle/50e0f45cn94d53c1dbd14&690
我和北京崇文小学校长、倡导“以情移情”教育理念的白淑兰
http://s6/middle/50e0f45cn7548873ca395&690
我在北京颐和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