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后心理问题及对策
(2010-06-22 11:03:38)
标签:
教育育儿心理问题家长对策 |
分类: 家庭教育 |
应《南京晨报》记者邀请,写了这篇文章,期望考生家长看后有所启发。
各位家长一定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做出正确的引导。那么孩子考后主要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家长又该如何帮助孩子调适心理呢?
1、放纵型。
不少孩子考试结束后,在压力忽然没有的状况下,疯狂聚会,通宵上网,想把以前失去的玩乐给狠狠的补回来,整个生活秩序前后颠倒,最后出现身心状态的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家长策略:家长在孩子考后要继续关注孩子,如果孩子感觉你只对他的成绩关心,而并不关心他这个人,他会更加放纵。孩子卸下了一个十几年的包袱,疯玩几天家长要给予理解。疯玩几天后孩子会出现身心俱疲现象,这时家长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掌握好度,建议孩子给自己做一些计划,看几场电影、看几本书,学学做家务活,写写中学生活回顾等;提醒孩子做一些以前想做而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可以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辅导班学习,或找份工作体验一下打工的滋味。
2、焦虑型。
孩子有时很自信,认为这次考试自己发挥得不错;有时又很担心,认为自己没考好。这部分孩子,情绪会整天处在左右摇摆中,每天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要不停的来回走动才能让自己舒服一些。
家长策略:淡化。有些家长太过看重考试成绩,他们的过度施压会让考后极度敏感的孩子将紧张和焦虑无限放大。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合理判断分数,同时做好两手准备:考得好有什么打算,考得不好又怎么应对,让孩子打消顾虑,疏导孩子不要过分焦虑。家长要少谈考试和将来的事,既不要强调,更不要过度安慰,多谈些快乐、放松的事,淡化焦虑源。多组织家庭式活动,如郊游和适量的体育活动都是是很不错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慢慢淡化家庭成员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降低其防御水平,另一方面放松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干预机制。
3、抑郁型。
不是每位考生都会完全放松去狂欢,还有一部分考生因为考砸了而沮丧、失落、痛苦,有些孩子,平时自己基础差,知道这一次肯定没有考好,一直对考试的担忧又一次因为这次重点考试而变得更加严重。还有一些原来成绩较好的同学,这次考砸了失落会特别严重。他们会对未来失去信心,好像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每天憋在家里,什么都不想做,感觉自己很没有用,对家长的批评或是安慰都反映不大。
家长策略: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加强和孩子沟通,帮孩子舒缓压力。家长一定要注意做到考前考后态度如一。有的家长考前对孩子和颜悦色,让孩子如沐春风,一听见孩子说考砸了就责怪、埋怨,态度转变太大,这对孩子是一种压力和伤害。希望家长能多做孩子的心理工作,告诉孩子中考或高考只是人一生中短暂的一个阶段,不要太过在意。哪怕因为考砸了没能考上一所好学校,人生的路还很长,今后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弥补。建议孩子不要封闭自己,该轻松还是轻松,该和同学聚会就去聚会,把这个过程当做一次挫折教育。当遇到孩子性格突变时家长能给予最大的理解,不可发生冲突,针对孩子出现的躯体症状,要多给他们吃绿色蔬菜,多组织他们做户外活动。如个别孩子情况严重,家长要联系心理咨询师为孩子做心理辅导。
在经历了几个月紧张迎考后,各种心理需求会在考试后出现“井喷”现象,这些状况的出现,与孩子的成长环境和他本身的性格高度相关,属于一般性的心理问题或应激障碍,及早处理相对容易些,如不能及时处理,帮助孩子自我成长,就会演变成更大更严重的心理疾病,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