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如何做父母:学做懒妈妈

(2009-11-19 09:30:19)
标签:

我们怎样做父母

征文

育儿

家庭

女儿

懒妈妈

分类: 家庭教育
我们如何做父母:学做懒妈妈            
 
                                 学做懒妈妈

 经常遇到妈妈们在我面前抱怨。“累死了,累死了,早晨喊孩子起床,做饭给孩子吃,放学接孩子,晚上陪孩子做作业。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孩子身上,结果他还不领情,不仅不感激我,还抱怨我烦人。唉,现在的孩子!”

 针对家长的抱怨,我专门策划了一次“父母沙龙”,主题是“学做懒妈妈”。一位妈妈的发言引起在场不少妈妈的兴趣。我把她的发言摘录如下。

 自从有了孩子,从女儿的吃喝拉撒睡到衣食住行,每一件事我和他爸爸都无微不至的疼着爱着。在这种快乐和疲惫交织的过程中,看着女儿慢慢的长大,越发的顽皮,我也越发的累。
    有一次我干家务累了就懒懒的躺在沙发上,看着女儿在捣弄她的玩具,就对她说:“妈妈累了,给妈妈倒杯水好吗?”女儿好像接到一个很光荣的任务一样:“好!我给妈妈倒去。”很快就端来一杯水。第二天,我做完家务坐在沙发上,女儿看见了,就对我说:“妈妈你累了吗?我倒杯水给你喝。”说完真的给我倒来一杯水。我真的好感动。我忽然悟出一个道理,女儿其实很懂事,只是我没有给她学习的机会。
    从此以后,我总是找一些她力所能及的事给她做。女儿虽然还是那样的贪玩,可是我已经不再那么累了。我觉得一个很勤快的妈妈未必能养出一个勤快的孩子。有时还是要当一个懒妈妈,放手让孩子去学。

  我相信看了这位妈妈的发言记录,你是否应该反思一下,你是如此地累,你自己还是有责任的。我国绝大多数母亲秉承着中国传统的育儿观念:吃,宁多勿少;穿,越厚越好;家务活,自己再累也决不让孩子帮忙。结果往往是巧妈拙闺女,拙妈勤快儿。一个巧手的妈妈,往往会教出一个笨拙的女儿,因为她习惯越俎代庖,放不开女儿的手脚;一个笨拙的妈妈,往往会教出一个勤快的孩子,因为孩子没有依赖的靠山,只有自己勤奋努力。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帮助孩子最好只用一只手。”不管我们是巧妈妈还是拙妈妈,不妨学做个懒妈妈吧。

  我本人算得上是个懒妈妈了,其实我曾经的懒不排除享轻闲、图自在的目的。这一点我的好友婷和我类似。我俩从小一起长大,孩子也同一年出生。在孩子三岁时曾发生过这样可笑的事。我俩带孩子到一排挡吃饭。我们谈得很投入,菜点好后边吃边谈。这时两个孩子都对我们大叫:“妈妈,我们没筷子。”原来由于服务员疏忽,桌上只摆放了两双筷子,我们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这时我对孩子说:“没筷子,去找服务员要啊。”从此,每逢两家外出吃饭,桌上少醋或餐具等都由孩子向服务员提出,我们只管放心聊天。后来看了一些育儿书籍,我就有意识懒一点,培养女儿的独立能力。

  女儿从三年级开始都是自己坐车上学、回家,中间还要转车。早晨孩子听到闹铃自己起床,有时我们还没起床,她会过来很骄傲地敲我们卧室的门:“懒虫,起床啦!”平时,她的书、鞋子以及吃完零食后堆在桌子上的垃圾,我都视而不见。即使作业本忘了收在书包里,我也不会大声训斥她或帮她收起来。为此,她曾付出过铭刻在心的代价——那次她忘了带家庭作业本,被老师罚抄了5遍课文。受了惩罚的女儿,自那以后就改掉了丢三落四的毛病。不单单如此,她还会经常反过来“教训”我:“你刚才看过的书,怎么到处乱放呢?”我便装着很听话的样子,把书摆好。女儿这时候会很得意,我便趁机表扬她。得到表扬的女儿,便越发能干了

 有的朋友对我说:“跟我相比,你算个懒妈妈。你的运气好,生了个能干的女儿。”其实做懒妈妈也是一门学问。做个懒妈妈,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懒的只是具体的事情不代办、对一些问题的主意不代孩子拿、对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不横加干涉,给孩子一个轻松、开明的生活环境,使孩子不要象个蜗牛一样背负着沉重的包袱长大,给他们幼小的心灵插上一对翱翔的翅膀。

 懒妈妈比“勤”妈妈有时更加费心劳神。让孩子自己做事,在刚开始时,不但不能省力,反而更加麻烦,因为孩子往往“帮倒忙”。孩子与大人分床,夜里就要多次起来给她盖被;孩子自己吃饭,撒得到处都是,就得洗衣、擦桌、拖地板;孩子自己洗的袜子手绢不干净,就得全面返工,重洗一遍;孩子自己洗澡,搞得“水漫金山”,就得“大禹治水”、抢险救灾。处置这些事情,当然没有自己直接包办更为快捷方便,省心省力。尽管如此,我依然坚持做个懒妈妈,因为我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怎样才能做一个称职的懒妈妈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到“身懒心不懒”。

 首先,要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自觉性。通过谈话、讲故事等方式,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让孩子懂得劳动是光荣的,依赖大人是没有出息的。
  其次,要善于创造和把握机会。创造让孩子独立做事的环境,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帮大人扫地,到邻居家借东西,下楼买日用品等。抓住儿童节、生日等契机,鼓励孩子闯过难关,使独立性上一个台阶。

第三,要有信心和耐心。不要担心孩子做不好,或怕孩子添麻烦帮倒忙;对孩子多表扬,“懒”妈妈的手可以懒,但嘴巴不能懒、多鼓励,少埋怨、少指责,循循善诱,促其进步。
  第四,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自理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切忌操之过急。家长对孩子应有坚定不移的引导和始终如一的要求,长期坚持。

 让我们牢记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的教诲:“依赖本身滋生懒惰、精神松懈,不屑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为了孩子也为了你自己,学做懒妈妈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