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做虚荣的父母------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手记9

(2008-05-06 09:06:08)
标签:

教育

家庭教育

育儿

分类: 家庭教育

                     莫做虚荣的父母

   

    现在有一些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味地要求、强迫孩子,不尊重孩子,把子女的学习成绩等作为一种争面子的工具。

    在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就能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成绩好的家长拼命问旁边的家长孩子考了多少名,然后等着人家反问,最后再“自豪”地听着其他家长夸奖自己的孩子,夸奖自己教育有方。这个也还可以理解,人毕竟都有虚荣心,炫耀一下也没什么不行的。有些家长逼着孩子学习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是为了孩子好。但有些家长一定要孩子争班级前三名,就不能不让人怀疑动机不纯了。孩子考试没考好,你觉得是让你没了面子,便拳脚相加;孩子没考上大学,让你丢了面子,于是冷眼相待;孩子有了点儿成绩或考上了大学,给你增添了光彩,于是到处炫耀,把孩子的一切和自己的荣誉连在了一起。把考高分的孩子当成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招牌,把有缺点的孩子看成是自己的耻辱,把有特长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摇钱树。这是为什么?这都是虚荣心在作怪!

    为了让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家长真是操碎了心,什么事情都替孩子想好、办好,甚至把孩子将来的前途都设计好了。即使什么都替孩子打点好了,你能够真正替孩子把人生的路走到底吗?世界上最长的路是人生之路。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使命。活生生的现实向我们发问:你的那些做法,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吗?你对孩子提出过分的要求是否是你的虚荣心在驱使呢?

   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在我国一个偏远的小镇,有一个小学体育老师,一心希望儿子能出国留学光宗耀祖。但儿子分数差了一点儿,失去了出国留学的机会。父亲着急得不得了,到处托人找关系,想让儿子早一点儿出国。最后,通过一个中间人,交了2万美金,终于把儿子“弄”到了美国。父亲逢人便说:“我的儿子出国留学去了!” 儿子出国以后,先后把自己挣的1000美元寄回了家。父亲立刻“牛”了起来,穿戴也讲究了。后来,儿子被打伤了。他给父亲打电话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并提出要回国。父亲勉强同意了。儿子回来以后,父亲很不高兴,说:“你真不给我争气。我现在正在竞选校长呢,你偏偏这个时候回来丢我的脸!你最好找个没人看到你的地方呆着去!”

    这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虚荣心是很可怕的东西,父母的虚荣心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德国汉堡心理学家扎比内·梅尔巴迪建议,父母应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例如,对乖巧型孩子,父母不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生活节奏,不能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否则,孩子成人后会缺乏自信,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总是担心不能满足环境要求的人;对腼腆孩子,父母不要迫使他提前活跃起来,而应让他自己与其他孩子慢慢“混熟”,否则,他就会失去自信,心理不踏实;对活泼孩子,父母应该给他一点小小的教训,使他从中学到一些东西。如果太溺爱,什么都顺着他的性子,他成人后可能会无所顾忌,不知天高地厚;对有问题孩子,父母应有极大的耐心,只有在他感觉到受重视的时候才会慢慢地平静下来。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如果父母有了虚荣心,就会为了“面子”,而害了孩子。为了保证孩子健康发育成长,莫做虚荣的父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