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之恋》及杜拉斯
第一次听歌曲《广岛之恋》,我就被莫文蔚和张洪量的深情演唱所吸引,伤感的歌词和动人的旋律更让我欲罢不能。听朋友说这首歌在卡拉ok厅点击率曾居第一。
“你早就该拒绝我/不该放任我的追求/给我渴望的故事/留下丢不掉的名字/时间难倒回空间易破碎/二十四小时的爱情/是我一生难忘的美丽回忆/越过道德的边境/我们走过爱的禁区/享受幸福的错觉/误解了快乐的意义/是谁太勇敢说喜欢离别/只要今天不要明天眼睁睁看著/爱从指缝中溜走还说再见/不够时间好好来爱你/早该停止风流的游戏/愿被你抛弃就算了解而分离/不愿爱的没有答案结局/不够时间好好来恨你/终於明白恨人不容易/爱恨消失前用手温暖我的脸/为我证明我曾真心爱过你/爱过你爱过你爱过你爱过你……”看歌词我猜想这首歌应该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到底是怎样的故事,我曾问过喜欢唱这首歌的朋友,他们也不太清楚。一日到网上查找一番,令我大吃一惊,《广岛之恋》的作者原来是杜拉斯。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羞愧。一直以来我只知道杜拉斯的代表作《情人》。
在大学时因为宿舍晚11点熄灯,我曾躲在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阅读杜拉斯的《情人》。杜拉斯从十几岁开始写作,但直到她70岁的时候,《情人》拍成电影后,她才广为人知。《情人》出版于一九八四年,当年就荣获龚古尔文学奖,这使得杜拉斯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法语作家。一九九一年,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成功地把这部名噪一时的自传体小说搬上银幕后,又使得杜拉斯成为当今世界几乎家喻户晓的女作家之一。《情人》可以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至少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小说以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绝望的爱情悲剧。
《广岛之恋》讲述在日本拍戏的法国女演员与日本建筑师的异国恋情,穿插遭遇原子弹的广岛和二战时期女演员少女时代在法国小城纳韦尔与德国士兵的爱情悲剧。人们说《广岛之恋》是电影的转折点,影片中首次出现大胆而新颖的叙事技巧,电影将早已为文学把持的地盘夺了过来,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介入,影片同传统的、以设置一个无所不知的讲述者为基础的现实主义表演实行了决裂。一个或多个人物的独白取代了讲述者。世界不再是被描绘的了,而是反映在人的脑海中,观众也不得不以新的方式去感受这些影片。
一九五九年的五月,电影《广岛之恋》在法国戛纳举办的第十二届电影节上如一枚重磅炸弹,轰动了整个西方影坛。有人认为这是一部“空前伟大的作品”、是“古典主义的末日”、“超前了十年,使所有的评论家都失去了勇气。”
写出《广岛之恋》、《情人》这样作品的传奇式人物杜拉斯是怎样的人?她丑,她矮,她贫困,她疯狂,她的生活总是充满了事故、断裂、突然的狂热和过眼的狂怒,但她对自己的天赋始终坚信不移。她坚信自己是个作家,是个天才,坚信不接受她的书稿的人只是不识货。她孤傲地写,不停地写,以她自己的方式,直至让所有原先不接受她的人接受了她,让原来不知道她的人们知道并仰慕她。后来,她的自信变成了自恋,甚至在她临终之前,在她几乎耗尽了毕生的精力的时候依然坚持:“我是个天才。现在我已经习惯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