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和运用惩罚教育
如今赏识教育已得到社会、学校的认可。赏识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展示学生的个性,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等等。在强调赏识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应意识到惩罚教育同样必不可少,缺少惩罚教育,不利于学生正常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中的惩罚,是对学生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使学生受到警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不惩罚的办法只是对破坏分子有利,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凡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
但是不问青红皂白,大声呵斥,讽刺挖苦,甚至拳打脚踢,这也要不得。当学生犯了错误,要实行惩罚的时候,应该想一想好的策略。有一些人觉得惩罚太轻会有失教师的威严,教育效果不佳,所以遇到学生做错事的时候,常常要大做文章,拿出看家的本领来,严惩重罚,其结果又会怎样?虽然我们总算在学生身上宣泄了自己的怒火,维护了自己的面子,而那些可怜的孩子呢?他们的自尊心该会受到多大的伤害啊!极少数遭受重创的学生能在逆境中奋起,大多数只会变本加厉,破罐子破摔,结果成为学校的害群之马,甚至成为社会上的渣子。因此惩罚要有一个度。“度”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现在的和以后的教育行为的实施效果,关系到师生关系能否健康全面的发展。
要让惩罚适度有效,却是一门高难度艺术。最佳惩罚,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恰当方法唤起其内心的荣誉、羞耻、同情等感受,让其心悦诚服。这里有两个例子值得我们借鉴。澳大利亚几个少年在森林纵火烧死烧伤多人,政府让其挨家挨户道歉,安慰受伤者及家人,他们道歉时看到被大火烧伤的人,触目惊心,自责不已。这种惩罚方式,既不伤及孩子尊严,又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还有一个例子,英国著名科学家约翰·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便偷偷地把校长的宠物——一只狗杀了。校长气得七窍生烟,决定“惩罚”这个无法无天的学生。怎么罚?他既没开除这个学生,又没使用暴力,而是罚他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张人体血液循环图。事后,约翰·麦克劳德被校长的宽容所打动,发愤研究解剖学,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巨匠。假如当时校长采用的是粗暴的惩罚手段,这位未来的科学家很可能便从此“夭折”。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惩罚得当,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在平常的教学管理中,本人也在不停地摸索如何正确适度运用惩罚教育。我越来越体会到惩罚不能等同于简单粗暴地处罚学生,惩罚确实也要讲究艺术。以前惩罚学生时有的同学会不服气,觉得惩罚太重了,结果拒不执行,搞得我很尴尬。这两年我从未因惩罚和学生产生冲突。总结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采用提前预告的办法。例如开学初制定班级公约,违反约定,应接受怎样的惩罚,让所有学生都能知晓。如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惩罚项目,也要在班会课和学生共同商讨后告知全体学生。这样当学生犯错惩罚他的时候,教师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是我要惩罚你,是你自己犯了错,违反了我们的约定。”学生不会感觉突兀,会心甘情愿接受。这就不容易和教师产生冲突。
2采用语言惩罚的办法。如没有提前预告,学生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我会用语言对其进行惩罚。例如某男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突然把鞋子脱掉,顿时臭脚丫味道充满了整个教室。看着他那嬉皮笑脸的样子我很生气。班级公约也没定好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罚呀。我走到他身边严厉地说:“我真想把你鞋子扔垃圾桶去!”他听完我的话,乖乖地把鞋子穿起来了。如果当时我真的把他鞋子扔进垃圾桶,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肯定要发生的。
3惩罚一定要做到公平。在惩罚面前也要人人平等,不能是你心目中的好学生犯了错就不惩罚,你看得不顺眼的学生犯错就严加惩罚。你如果这样做只能导致受了惩罚的愤愤不平,没遭到惩罚的也不会感激你。
4惩罚要做到持之以恒。凡事要有始有终,有的老师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刚订立惩罚条例时,严格执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也忘记有这回事或者懒得执行了。对犯错的学生而言,开始犯错的学生受了惩罚,也是心悦诚服的。当后来犯错的学生得不到惩罚时,开始犯错的学生心理就不平衡了,回过头来责骂老师。等他再犯错你要惩罚他时,该学生能不反抗吗?这是谁的错呢,显然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老师觉得犯这种错误不需要惩罚时,一定要在班级宣布取消,否则就要执行下去。
5惩罚方法多样话。如一次不打扫卫生的,罚该同学打扫两次。无故不到操场做操的,惩罚该生爬楼梯。上课回答问题声音过小的罚她到讲台上唱歌给大家听。偷懒少做作业的,不仅要求他把作业补上,还可以叫他找一些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让他在班会课读给大家听。上课爱讲废话的让他写篇文章,题目叫《讲废话的坏处》等等。惩罚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如果同学不接受处罚,教师要调查清楚真实原因,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些适当调整。例如我第一次处罚学生爬楼梯,当时没做操的有五位同学,按照班级公约,这几位同学没说二话,就赶紧下楼了。第二次,只一位同学没做操,按规定他也应去爬楼梯,可当时他拒不服从。我把他悄悄拉到一边,他说:“老师我不是想破坏班级公约,我一个人在楼梯上下跑,多难为情啊!”我当即决定和他一起跑。他非常感动,和他跑了三层,他就对我说:“老师,你回班吧,我一个人能行!”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一种苍白的教育,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完整的教育除了应有表扬和鼓励外,还应有惩罚。只要我们是真心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浓浓的爱意。不是为了惩罚而去惩罚学生,慎用惩罚,讲究惩罚的艺术,一定能发挥惩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