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上贼船不能再落陷阱
(2009-12-20 15:42:09)
标签:
财经经济金本位金价贼船杂谈 |
分类: 市场 |
应该承认,面对2万亿美元过高的外汇储备,适当的购买一部分黄金,来分散风险,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从长期看,美元风光不再是注定的,多储备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民币自由兑换作了铺垫(但这不是必要条件)。只要承认黄金是商品,那么它就和其他商品一样,必定有阳光普照的夏天,也会有阴霾笼罩的冬天。增持黄金决不能操之过急,走得太远,谨防痛遭美元贬值之后再被黄金在高位套牢。
首先,我们不可能再回到金本位时代,因为现代经济不相信黄金,只相信“理性”。故凯恩斯称金本位是“野蛮时代的遗迹”。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是如何通过人的“理性行为”控制货币供应量。长期看,由于黄金的稀缺性,黄金产量一直跟不上财富增长的速度,若实行金本位,过少的货币供给就会约束经济的增长。高于GDP一定比例的货币供应量(温和通胀),是经济快速、良性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法币制度普遍实行,其结果必然是在人的“理性”作用下,纸币发行量逐渐大幅超过黄金储备量,从而导致金本位必然解体。而由现代法币制度引发的、无可避免的恶性通胀,最终又导致黄金价格大起大落。因此,黄金并不是必然的保值手段。
其次,要谨防当前黄金投机泡沫的破灭。持有黄金是有成本的,过多持有黄金是一种累赘或风险,它和任何金融资产一样受价格波动的影响。如果你在1980年以每盎司850美元的价格买入黄金,持有到2000年底(250美元/盎司),你持有的黄金价值下跌了四分之三还多。若持有至今,以1100美元/盎司计算,30年里,你的投资回报率几乎是零。如果算上年均3.5通胀率、付出的利息、昂贵的储藏成本,那么,30年的投资回报是一负数。
有人说,现在的金价只是1980年的一半,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价格现在应该是2169美元/盎司。因此,在长期内,金价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这完全是在为炒作而造势。
从1980年~2001年前的20年里,金价一路走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美国通过严厉的紧缩政策,很好地控制了通胀,同时,美元走强。这两大因素压低了商品价格,使全球通货膨胀率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在2%左右。但是,投机因素在使黄金价格过低的过程中显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以投行为首的投机大户向银行“租借”黄金,利息为1%,再兑成美元,买入国债,赚得4%的利差。抛售黄金又进一步打压了金价,使投机者又赚到价差。这就是所谓的黄金套利交易。与此同时,持续走低的金价刺激了国债的需求,压低了长期利率。所以,过去10年,全球的主要央行一直在不断地抛售黄金——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种情况才得以扭转。
过去10年中,黄金企业也成了投机者。采金业普遍流行所谓的“对冲革命”——以开采黄金为借口而实质进行的是金融投机。投行和投机大户向黄金企业购买未来的产量(黄金远期),作为偿还向中央银行“租借”黄金的抵押。由于央行与投行的“租借合约”几乎可以无限延期,这就给投机者上了双重保险。黄金的投机交易因此越演越烈,投机成风不可避免。
现在的情况恰好相反。躲在债市里的资金开始逐步流向股市和黄金市场,而美元还将下跌,也许有更多的“理由”支持当前市场的过度乐观的情绪,而这恰恰是泡沫形成的原因——市场反应过度。我不知道那个 “长期”有多长,我只能说,凭经验,如果明年1月份全球股市正式步入周期性上升阶段,黄金就会被人逐步冷落或渐渐淡忘。若我们的央行现在再追高,并在更高的价位上增持黄金,那极有可能成为全球黄金市场中被套的庄家,其情形与股市中的庄家被套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