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猫猫”——早已成名的本世纪最火游戏
(2009-02-21 20:10:42)
标签:
情感 |
分类: 杂文 |
相关新闻:24岁的玉溪北城镇男子李乔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在看守所度过11天后却因重伤入院,因“重度颅脑损伤”于昨日凌晨6时57分不治身亡。晋宁县公安机关给出的答案是,当天李乔明受伤,是由于其与同监室的狱友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不小心撞到墙壁而导致。
--------------------------------------你猜我是不是分割线--------------------------------------
文、黯歆
面对晋宁县公安机关给出的这个结果,真可谓是一时激起千层浪。此消息传到网络上后,网民们沸腾了,愤青们张牙舞爪了,“躲猫猫”随之也火了。对于这件事情本人没兴趣去猜想某些公务人员们是怎样把这款游戏带进监狱的,更没兴趣去琢磨伟大的党中央如何处理此事。我感兴趣的只是“躲猫猫”这个词为什么直到今天才火起来,而这个游戏早就已经被全世界人玩的无比熟练了啊。
从躲猫猫游戏根本的意思来看,躲猫猫无非就是一群人玩一个人,把这个人玩蒙玩迷糊了再让他玩一群人,玩的好呢就可以换下一个人被玩,玩的不好呢还是自己被人玩……当然这是我自己理解的其中一个含义。
我猜测啊,只是猜测。李某某大概是和警察叔叔们一起玩躲猫猫,不过他手艺不精没有玩过一群警察叔叔,然后就被叔叔们一直玩啊玩的,最后玩死了。说句不好听的,你死了能赖着别人吗?谁让你玩的不好呢?警察叔叔们和小偷经常玩的你偏得和他们PK啥?没脑子赖着谁了?就算你抓着警察叔叔了他要是嘴硬你有招吗?保不齐打你一顿继续让你抓呢?
我当然没有不尊重死者的意思,只是保不齐啊,保不齐躲猫猫的时候警察叔叔被抓到啊,保不齐躲猫猫的时候警察叔叔被抓到了后恼羞成怒啊……嘘,隔墙有耳盗铃之势。
要说这个世界上玩“躲猫猫”玩的最好最出名的,我觉得非拉登莫属了。从“911”开始,拉登小朋友和布什小朋友就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躲猫猫”游戏了。
这场游戏可以这样来形容:一个神秘的黑人小朋友,在一个阳关明媚的日子里拿着弹弓射穿了一个可爱的白人小朋友家的玻璃。于是,白人小朋友鸡眼了,拿着转头便砸向了黑人小朋友家的大门,黑人小朋友一看大事不妙便逃之夭夭。白人小朋友又纠集了一批杂种人小朋友,将黑人小朋友家翻了个底朝天也未曾找到黑人小朋友。而调皮的黑人小朋友会时不时的通过其他渠道告诉白人小朋友他在哪里,白人小朋友便又重新去寻找黑人小朋友,只可惜黑人小朋友已将“躲猫猫”玩的出神入化,白人小朋友一切皆为徒劳。白人小朋友玩了几年后发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便不再理会黑人小朋友独自逍遥快乐去鸟。于是黑人小朋友便放下心来,继续琢磨起如何再拿弹弓射穿白人小朋友家玻璃的大事去了……
可怜的布什,为了和拉登玩好“躲猫猫”下尽了血本,无奈拉登小朋友是智商发达类选手,数次耍的布什小朋友团团转的直迷糊却还是抓不到他,直到把布什小朋友玩“下课”了还不肯出来,足见拉登小朋友是深深的被这款游戏吸引住了。
但是咱也不能说布什小朋友就玩的不好。布什小朋友可是同时和好几个小朋友一起在玩的,后来和萨达姆小朋友玩的时候取得胜利也可以说明布什小朋友是有一定功底的。
要说最近发生的几大事件,我们都可以用“躲猫猫”来形容,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他们就是在“躲猫猫”。
先有“英法核潜艇相撞”再到“俄罗斯炮轰中国渔船”这些不都是在“躲猫猫”里发生的故事不是吗?
比如“英法核潜艇相撞事件”,我们可以这样形容:英国小朋友和法国小朋友本来是两个要好的伙伴,他们均离家出走后并在大西洋底不期而遇,于是商量商量开始了“躲猫猫”,由法国小朋友先蒙上脸,然后英国小朋友趁机躲到一边。无奈法国小朋友身躯庞大,虽然没抓到英国小朋友但是却把他撞了个跟头,英国小朋友哭着跑回了家,而法国小朋友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就发现英国小朋友没影子了,于是也快快乐乐的回了家。
当然英国小朋友回家后只告诉了家人自己被撞倒了,却没说一兜子糖豆也掉了几颗。然后英国小朋友的家庭就开始对左右邻居说自己孩子被人欺负了,法国小朋友一看闯了大祸也告诉了父母,并将其拣了几颗糖豆也说了出来。两家谈判后并保证不将糖豆丢失的事情昭告天下,此事不了了之……
对于这个“躲猫猫”版本心里还是有点抵触的,万一这“糖豆”要是变质在大西洋里了可就不太好玩了。
其实从本世纪初开始,很多“躲猫猫”的新闻就已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了。李洪X躲猫猫去了,赖昌星躲猫猫去了。“艳照门”幕后黑手在躲着猫猫,“零下30度求爱”的女主角也在躲着猫猫。
在我们今天看这件晋宁县公安机关“躲猫猫”事件的时候。还以为“躲猫猫”是个新兴名词。
其实我们真该琢磨琢磨,“躲猫猫”是刚火呢?还是早就已经成为最火的“游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