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盘洗手”绝对能令领导清廉的秘笈
(2013-08-10 04:50:37)
标签:
神通清正廉洁其量警示教育问题文化 |
分类: 我强打起手鼓 |
“金盘洗手”绝对能令领导清廉的秘笈
老海
十八大至今不过八个多月,落马的副部级以上官员便有了八人,其中有地方省委常委的也有国务院部委“一把手”的,年龄跨度也不分“老幼”,“40后”、“50后”和“60后”三个年代的都有。这些数字既让民众到了国家反腐新力度而欣慰人心,也让民众认知了公职队伍其腐其败的深与广而使民忧其忧——建设一支让民众放心的公职队伍已是党建工作和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
人类是足可堪当无所不能的,任何科学领域的“高深难”都最终难不倒人类的智慧,古人只敢当神话痴梦的“上天揽月、下洋捉鳖”都被后人假以时日而成为今人的现实。可以说,人类社会自古至今最大的难题只有一个,就是人类群居政治化里的廉政建设。几千年下来,愣是没有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或一个政体能解决得了城邦与国家管理里的腐败问题。
回到十八大后的贵州普定县。廉政教育原本是无可厚非的,既响应了中央反腐、防腐的精神与方针,又吃透了廉政建设需要全人类所有民族所有群体“各显神通”的要义,本应当是深得民心的。问题是,廉政的动机美好了,防腐的动作却丑陋着。
先说文化意境之误用。
“金盘洗手”其实不是个纯粹褒义的行为,它的褒义是有前提的,就是“手太黑了”或“手染江湖太深”,现在起重新做人或是远离早前那个“江湖”。为什么要以“金盘洗手”来宣告全新而美好的开始?就是因为此前的“黑”或“深”不够高尚美好,连自己都不满意,所以要洗,还要拿金盘来洗。为什么要用金盘?就是要向外证明隆重其事,证明自己的决心,证明此后的金贵,证明自己要将此前的行事或生存方式彻底洗掉、忘掉、拿掉,给大家拿出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
这一”洗“,既是对自我的全盘否定,也是不堪回首之恨;既是痛心疾首之悔,也是痛改前非之决。换言之,只要是”金盘洗手“,伸到金盘里的“手”就一定是一双不堪回首的“手”。若将它引用到廉政教育里,什么手才不堪回首?那当然是“不该伸手却伸了手的手”。这一来,新任领导干部就都成了“带病提拔”,成了有污点要“洗手”的干部。
文化需要象征。廉政也是一种文化,一定象征韵味的文化仪式固然无所不妥,可象征若不得其神,文化意境误用了,那就会适得其反,贻笑后人。
再说廉政建设之误读。
既然是千古之难,廉政教育就得动真格,来真功夫,像“金盘洗手”里的念背廉政格言的花架子大可一免百免,让它见鬼去。
从仪式现场的刻意营造里可以看出,“金盘洗手”仪式更像是一场心不在于警示教育的走过场。那些与众不同的“金盘”与铜鼓显然是经过一番特意的文化策划来的,是为廉政教育特地披上一件“独具”地方特色与文化特色的多彩华丽外衣。仪式里看不到有道具是给廉政建设来添内涵、加灵魂的,也看不到有具体环节是为追求警示教育的质效的。这样的仪式,或许可给主办者与参与者带来一定的自豪与满足,但那一定不是廉政教育的自豪与满足,充其量,它只是一种与廉政建设无关的文化炫耀自豪,只是满足了借廉政教育作秀政治的虚荣与虚伪。
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廉政建设都是一个人人愁眉紧蹙的“老大难”,因此,各地党委政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说句心里话,百姓对此是一百个喜闻乐见。不过,神通不神通百姓未必懂,但作秀不作秀却一定懂。
201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