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困惑:再穷也不能苦北京
(2010-05-10 00:16:46)
标签:
房产胶囊公寓草案黄日新北京文化 |
分类: 以国事为重就别哭 |
穷人的困惑:再穷也不能苦北京
老海
智慧有两种,一种是大智慧,一种是小智慧。大智慧,顾名思义是为大众服务。小智慧,自然只是为一小圈子服务。因而,为政府服务的智慧不能一概而论都是大智慧,要视智慧里的政府到底代表了谁,到底为谁服务。通俗去说,为大众服务的才是大智慧,为“大人”服务的只能是小智慧。所以,当政府只是出于维护自己的形象或利益而去谋略去深思远虑时,大政府的智慧就同样只能是小智慧。
78岁老人黄日新就很有大智慧,他在北京海淀区六郎庄建造了8间窄小到可怜兮兮的“胶囊公寓”,每间面积不到两平方米,但可躺、可坐、可看电视可上网,功能也算齐全。面世后因为一时不被接受而一度无人问津,但很快名声渐起,在国内外二三十家媒体相关报道后,4月17日后,8间“胶囊公寓”全部租完。让老人满意的租赁状况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胶囊公寓”尽管简陋到足以让富人喷饭中产鄙夷,但它还是很受穷人欢迎的。
与此同时,面对“胶囊公寓”的横空出世,北京市府困惑了,并在近日发布《关于修改〈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若干规定〉的决定(草案)》,规定群租房的人均建筑面积不得少于10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7.5平方米。如果草案通过,北京的群租房从此就要面临面积限制的困惑,北京的穷人同时就要面临他们不太乐意接受的“大面积”租屋的租费。
一般而言,政府的草案再草草了之,最终都是能一举成功通过的。所以,黄日新老人的“胶囊公寓”很快就要面临“违规出租”的问题,他的“胶囊公寓”面积不到2平方米,属于严重违反面积限制规定,将来要么停业整顿,要么就是停业重建。黄日新老人只有将三间以上的“胶囊公寓”合并重建成一间,才能够上群租房面积起点线了,才能将他的群租房生意继续下去。
应当说,北京市的这个草案不是没有酝酿已久的可能,然而,基于“胶囊公寓”面世在前草案出台在后的事实,我们基本可以肯定,这个草案很可能就是冲着“胶囊公寓”而来的。
那么,面对生意红火的“胶囊公寓”,北京市为什么会“诚惶诚恐”到要紧急应对?为什么要特地出台这个草案来针对“胶囊公寓”及此后可能会出现的类似“胶囊公寓”的小面积租屋?
关于“胶囊公寓”,大部分媒体报道还不够详尽。“胶囊公寓”的发明其实已经获得了国家登记和保护,黄日新老人已经成功将其申请专利,其发明名称是“装配式小公寓”。因而,我们完全可以否定了北京市的草案是针对“胶囊公寓”可能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而出台的。相反,从媒体的相关报道可以看出,顾虑“胶囊公寓”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是多余的。“胶囊公寓”设计有足够安全的防火墙设备,防盗、防火、放热等功能俱全。为此,黄日新老人反复做过多次的实验、筛选和定位。也因此,他的发明申请也才能成功通过国家审核。
有一种推测不是没有道理的。“胶囊公寓”面世后,如果没人敢去租住,没有人去光顾,黄日新老人的租赁生意就会熬不下去,用不了多久,“胶囊公寓”自会从北京市容里蒸发消失。相信北京市府也就不会把“胶囊公寓”当一回事。然而,当媒体相随报道了,公寓生意爆棚了,“胶囊公寓”自然就不可避免地被摆上了北京市府的办公议程里。因为,在北京看来,“胶囊公寓”的存在已经开始影响到了北京的市容。
北京的市容是什么?这里头大有文章。首先,是肉眼可观上的市容,如央视“短裤衩”大楼的景点式建筑,如十里长安街,如天安门。其二,是上层建筑意识范畴的,也就是精神感受上的“市容”。北京是首都,是整个国家向全世界展示吾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只该出演歌舞升平式的大和谐,不和谐的声音和不和谐的容貌是不应该出现的。“胶囊公寓”的红火生意,尽管强有力地证明了市场供需的和谐,但与此同时也证明了在北京这个国家展示平台上出现了不和谐的东西。这很可能就是北京市府要赶紧出台草案来限制诸如“胶囊公寓”的小面积群租房扩大经营规模的本意。
所以,这个管理群租房的草案名为规范,实为限制,以市容的名义来限制小面积公寓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在某些官员的意识里,小面积公寓与北京的大首都身份是格格不入的,有悖于国家和谐的塑造。因而,这个草案是属于典型的政府小智慧。
因了这个小智慧,北京的穷人从此就要面临这么一个困惑:再穷,也不能苦北京。因此,穷人再穷,也只能慷己之慨去租住使用面积7.5方以上的房子。北京的穷人,或者说北漂的穷人,再也不能指望花二三百元去租上诸如“胶囊公寓”式的小面积房,为了北京的面子,为了首都的和谐,不管多穷,也只能强作欢颜,慷贫困之慨,挥上更大的费用,去“潇洒并奢侈”地租住吻合草案面积限制条件的“大面积房子”,让自己住得体面些,让首都尽见尊严,让国家尽唱和谐。
在我们的东邻日本,“胶囊旅馆”比北京的“胶囊公寓”更微型,但却被当地政府视为民生建设的一个补充而保留下来,任其健康而自由发展。在中国,“胶囊公寓”却被作为北京形象的一个负面符号而被限制了发展,首都的面子被无穷放大。
住的问题,其实就是民生的问题。任何时候,民生建设都比政府的面子更重要,更重大。这是黄日新老人和六朝为都的北京智慧大PK给予我们的启示。我想,北京是应该能听到这个道理的。
20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