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是谁害了臧天朔
(2008-11-07 13:15:18)
标签:
圈中人激将法主谋活雷锋臧天朔中国文化 |
分类: 我强打起精神 |
揭秘:是谁害了臧天朔
老海
有困难找警察。这话在臧天朔的朋友圈里只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是——有困难找他臧天朔去。因为他是臧天朔。唱《朋友》的臧天朔。歌词本是很诚挚的,臧天朔也是很真挚的,可惜……
有事找我——很多人都喜欢被朋友以这种方式惦记起。臧天朔就是这么一个。东北人的“活雷锋”精神往往会被祸用,因为一时的冲动。臧天朔偏偏就是一个易冲动的人。
因为他的《朋友》,臧天朔已经成了“朋友”的代名词。生活中常遇到有人这样使用“臧天朔”这三个字。在他的圈子里,其实已经是代言“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朋友了,因为他的人。
“你是臧天朔吗?”如果有朋友找臧天朔帮忙,这句话是最好的激将法。找你的朋友时也是。今日起,找朋友就再不能这样激将了。那是要朋友去犯罪。因为臧天朔已经涉嫌犯罪。
这次他不“为朋友两肋插刀”,这次更进了一步——他“为朋友插了两刀”。为廊坊开酒吧的朋友。“两肋插刀”是法律上的受害人,社会会同情,法律会伸张。“插了两刀”就变成法所不容的施害者,社会固然尚存同情,但是,这同情更多是源于对《朋友》一歌的可惜——再也听不到了原汁原味的原唱了。更严重的是,社会上都传言“插刀的人”是“臧天朔的”。这在法律上就更是要命。“插刀的人”不是最高层面的主犯,“插刀人的老板”才是幕后主使,是社会说的“老板”、法律上的“主谋”。检察院已经批捕臧天朔,就是说,已经严重的“涉嫌犯罪”了。在中国,如果仅是被刑事拘留,涉嫌犯罪就是字面上的“涉嫌”;如果是被批捕了,那就是字面里的“犯罪”了。中国的“逮捕”不比港台和欧美的“逮捕”,西方的“逮捕”侧重于强调司法行为的施予,中国的“逮捕”更倾向于强调涉嫌行为的性质。
这次,臧天朔在法律上的“涉嫌”已经是无力回天了。他被逮捕了!
可惜。
那首《朋友》可谓词曲共协,也唱得腔怀直抒,成了经典的流行歌曲。很少听通俗,就是这首《朋友》老听不厌。歌词真纯虔挚,曲调沁人心怀。比谭咏麟、张学友的《朋友》强胜得多。
可惜。
河北的事他都要插上一手,都要叫上朋友去插刀子。这,只能怪他自己了。做朋友做到这个份上,他臧天朔唯有自取其咎。他把《朋友》唱得那么激情,却帮朋友帮到超越激情,陷入了法律的潭渊,显然是个性使然,自己害了自己,一如圈中人说的那样——早有征兆了。
可惜。
法律是无情的,生命却是有限的。
20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