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散文杂谈 |
分类: 头头不是道 |
没拜读过季广茂教授的《嬗变》,不敢妄论优劣;也没拜读过钟华教授评《嬗变》,更难加言其文。老毛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还是随他老人家的好。这些天,最想看一看的就是季教授的《嬗变》一书和钟教授评《嬗变》一文。叫了京城里的朋友搜购这一书一文物流过来,今夜或许就在途上。但是,现在,我却不敢读了!
——因为我没有资质读!
不能读书!尤其是不能读就在物流途上的一书一文。这让我矛盾。有矛盾就有痛苦,谁都难逃。苦则思逃,也就闷头逃进海来了。博,早已是我的那片海,自由的海,关起门来可以裸而畅泳的海。如果今夜之泳,能让我抖擞精神,重浮读书之勇气,那真要好好谢谢新浪了。
这十年来,我一直在弃书,每搬趟家都扔掉一些书。家搬了三次,家具没少一件,原本就不多的藏书却只剩下三套了。妻为此没少厌言。人到中年苦于谋生,也就顾不了书了。哪来闲工夫看那么多的书?偶尔翻翻,那还是要的。毕竟曾是读书人,总不能忘本吧。再说,妻最爱听我看书后的“胡侃”,那时的我,多半是眉飞色舞。当年,我就是仗仰这“胡侃”将每每都被我“侃”得胡里胡涂的她给“胡”进家里来。但是,自从“屁眼门”冒出来后,我就再也没有“胡侃”过,再也没有眉飞色舞过。为什么?因为我怕!怕季教授!怕季广茂教授也骂我!怕季教授也骂我屁眼小商贩!甚至别的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暴粗”之语!毕竟我不具备他所说的看书所需的侃书资质。虽然他刚刚道了歉。
我这人看书甚少,但每看书必不少“胡侃”,这辈子侃过不少文豪名人。如孔子老子李白杜甫鲁迅钱钟书海子北岛谢有顺等人,“不幸”都被我“大侃乱侃”过。我就曾就《钱钟书论学文选》那套书如是侃过钱老:“这书也算书!充其量只算一本工具书!”。当然,我只是在我朋友圈子的沙龙里侃。我的能耐也就这么大,我不是教授,不是名人。我只是个曾读过几年书的小商贩。但是,我相信我所侃过的文豪名人是不会因为我的“胡侃”就去“当回畜生”,就将我揪到全世界的面前来,也象我们的季教授那样如法炮制地“屁眼”一顿。如果季教授仅仅止于“屁眼”之骂,我也不会矛盾到痛苦到要到这里侃一下,到自己的那片海来裸泳。我所有所有的痛苦和矛盾,只因了季教授的另一句话:进行学术质疑,就要具备相应的学术资质。
这句话才真真要了我的命!
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利,都有质疑权威的权利。我也有。而且,凡是读书人都应培养质疑权威的习惯和勇气。没有了学术质疑,何来学术的发展?唯有如此了,我们的文化才有可能再次蹦出诸子百家的盛风来,才有可能复制一回欧洲版的文艺复兴。但是,我们的季教授却因为学术遭到非“水平面”的质疑,就要人家拿出够格的学术资质来。这就是说,连我们的钟教授都没有这个资质了,那季教授的学生就更没有了。也许,在学生们眼里,季教授就是学术权威,就是他们要超越的高山。如果他们中有打算以季教授的学术做为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的,那么,他们现在就只有去找高初中生和小学生的“学术”来做课题了。因为他们没有学术资质!
季教授,我真为你的学生感到悲哀。
我也为自己感到悲哀。我的悲哀就更是无可就药了。我已经养成了质疑权威的习惯,就像每次进酒货都要质疑酒的真假一样,而且越是名酒越要质疑。我不能坑了我的顾客!你的学生读你的书却不能质疑你的书!不许超越你!这书读来何用?读来何益?你还指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莫忘了,他们才是你的顾客!你的上帝!同时也是国家的未来!倘若他们永远只能屈就在你的权威之下,只会高喊:“教授太厉害了!我们实在不行。”倘若学风果真如此,倘若此风盛及高校,恐怕实在不行的最终是我们的文化,吾国的文化。
季教授,我要是你的学生,我就择校而去,不然择系再读,最少最少也要择课而上。可惜,像我这样一个小酒商,唯一可做的,就是花点小钱,将你那本“倾注了无数心血的著作”再物流回京,退回书店,帮朋友省点钱,也算是向朋友“释放相应的善意”吧。至于那篇堆满了“如此之多的贬义性词语”的“泼粪之文”,就暂且留下,权当一本贬义词工具书。正好家中藏书也已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