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哦:网购化妆品,“坑多水深”需谨慎
(2016-08-13 18:48:32)
标签:
网购化妆品法律责任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网购化妆品注意事项 |
分类: 法谈天下 |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靠衣装,美靠化妆”。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网购化妆品,也越来越普遍。然而,化妆品电商市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乱象很多,“坑多水深”,让人防不胜防。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网购化妆品的风险,希望以后网购的朋友们能够提高警惕。
【电商化妆品乱象】
所谓化妆品售假,主要有这几种形式:
纯粹假货、真假混卖、高仿正装、假冒小样、逃税水货、临近过期产品、稀释后的正品或假货。
高仿 ——“白菜价”买“名牌货”
很多声称是国际一线品牌的化妆品,如CHANEL、HR、MAC等外包装上有明显的LOGO、防伪标签,还有中文标签等,甚至连“化妆备进字”的标签也有,消费者无法从其外包装上分辨出这些化妆品到底是正品还是假货。这类货品价格也非常低,标价通常不到百元一件。
商家通常将这类货品冠以“高仿”之名,从外包装也很难分辨出是真是假,只有厂家的打假人员才能分辨得出。对于该类产品,需要取样送至国内代理商处让商家检验、鉴定之后,才能知道这类产品是否是假冒产品。
山寨——“没有最像,只有更像”
很多山寨化妆品只是在商标上改一个字,消费者有时就把它当做名牌产品。山寨产品与高仿品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高仿品就是假冒产品,而山寨产品一般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侵犯别人的商标权,产品的质量可能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山寨产品是否误导了消费者,则是需要工商部门去判定的。
水货——“价格悬殊,真假难辨”
水货指在某国家或地区没有经过原生产厂家所指定的销售代理而进行销售的产品。水货不是假货。“水货”一词的由来,是因为早期走私者为逃避关税等原因,将国外船运过来的商品用塑料袋等密封好后投入约定浅海中,再从陆上坐小船到该地点将货物取走。所以一般作为走私品及非正常渠道销售产品的统称。
【化妆品制假、售假的法律责任】
一、售假致人伤害,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去年,在化妆品诱发病害的患者中,激素过敏性皮炎占到三分之一。过敏性皮炎,已经成为化妆品伤害的头号杀手。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缺陷产品致伤,有权向生产者、销售者请求惩罚性赔偿。
二、电商纵容售假,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化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的,应当履行承诺。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
三、电商售假,涉嫌不正当竞争并涉嫌犯罪。
化妆品卖的更多的是品牌溢价,这是化妆品行业的特殊性。国际大品牌如雅诗兰黛、兰蔻等都有自己的连锁平台。电商平台无法取得品牌正当渠道,退而求其次,容忍掺杂掺假的化妆品流通,让低价倾销冲击品牌市场,有可能涉嫌不正当竞争并涉嫌犯罪。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查资质,保正规
消费者在网购化妆品时,要仔细查看产品的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相关信息。不要购买没有批准文号或者与批准信息不符的特殊用途化妆品,不要购买没有备案文号或者与备案信息不符的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2、慎选择,不贪利
消费者要避免“占小便宜”的心理,不要盲目轻信互联网广告和宣传,与市场价格相比明显过低的产品,要谨慎购买。
3、购商品,留凭据
消费者在网购化妆品时,要注意索要发票和购物凭证,核对内容并妥善保存。以防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进行维权时,没有证据。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向各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
4、看信息,知情况
购买化妆品时,化妆产品本身应当有如下重要信息:
(1) 化妆品包装上有无标明生产企业名称、联系方式、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如果是进口化妆品有无标明进口商名称、联系方式。
(2) 化妆品包装或说明书上有无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合格标记。
(3) 在购买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时,检查产品包装上有无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批准文号。
(4) 在购买进口化妆品时,检查产品包装上有无进口化妆品备案号:卫妆备进字(年份)第×号。
(5) 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化妆品。化妆品的广告宣传不能有虚假夸大、宣传疗效。
因此,各位喜欢网购化妆品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检查商品信息是否齐全,如遇遭权益受损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方言 北京秦希燕联合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