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乡间,经常可以遇到一些小教堂。这些教堂与城里那些高耸入云的宏伟哥特式教堂不同,它们面积和体积更加小巧,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与本镇本村的居民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我就曾遇见过带马厩的教堂,这大概是为了方便那些骑马来的教民吧!

法国人信仰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从传教历史上看,天主教在法国的发展与法国各地盛产葡萄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正式公开承认了基督教,在弥撒典礼中需要用到葡萄酒,助长了葡萄树的栽种。当罗马帝国于公元五世纪灭亡以后,分裂出的西罗马帝国(法国、意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国地区)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详细记载了关于葡萄的收成和酿酒的过程。这些巨细靡遗的记录有助于培植出在特定农作区最适合栽种的葡萄品种。


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说 “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工作。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遍世界。


公元768年至814年统治西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曼(Charlemagne),其权势也影响了此后的葡萄酒发展。这位伟大的皇帝预见了法国南部到德国北边葡萄园遍布的远景,著名勃艮第产区的“可登-查理曼”顶级葡萄园也曾经一度是他的产业。法国勃艮第地区的葡萄酒,可以说是法国传统葡萄酒的典范。但很少人知道,它的源头竟然是教会——西多会(Cistercians)。


西多会的修道士们可以说是中世纪的葡萄酒酿制专家,这故事源于1112年。当时,一个名叫伯纳·杜方丹的信奉禁欲主义的修道士带领304个信徒从克吕尼修道院叛逃到勃艮第的葡萄产区的科尔多省,位于博恩北部,西托境内一个新建的小寺院,建立起西多会。西多会的戒律十分残酷,平均每个修道士的寿命为28岁,其戒律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修道士们在废弃的葡萄园里砸石头,用舌头尝土壤的滋味。在伯纳德死后,西多会的势力扩大到科尔多省的公区酿制葡萄酒,进而遍布欧洲各地的400多个修道院。


如今,《费加洛报》根据梵蒂冈针对九个天主教、基督教及东正教国家一份有关阅读圣经的调查指出,法国和西班牙这两个天主教大国,对天主教信仰已不如以往。

经统计,自认为天主教大国、有“教宗女儿”之称的法国,如今出现宗教信仰在公私领域逐渐边缘化的现象。
法国人中一年读一次《圣经》的人仅21%,49%从不祈祷。

被问及一年以来至少读过一段《圣经》的法国人仅有!,和占20%的西班牙人,在调查之中敬陪末座,远远落后75%的美国人及38%的波兰人、36%的英国人。

至於家里拥有《圣经》的比例,一半以上法国人没有,相反地,美国人仅7%家里没有《圣经》,波兰人则是15%。


其他调查如耶稣是《圣经》的作者吗?摩西是《旧约》人物吗?谁写福音书?波兰人的正确表现名列前茅,甚至有20%以上的波兰人回答无误,17%的美国人居次,法国、西班牙及俄国各居最后三名。 


巴黎天主教学院教授韦尔芒解释,不阅读《圣经》并不表示它在法国人生活中不再扮演重要角色,而是换成其他方式如讲道、做礼拜、望弥撒等,阅读的缺乏不代表没有祈祷或是上教堂。 


不过,有49%的法国人承认从未祈祷,其次是42%的荷兰人,38%的德国人。87%的美国人都有过祈祷行为,63%更是每日必祷告,波兰人和义大利人的祷告行为也高达85%、77%。
这个调查结论指出,法国的宗教在公领域几乎消失殆尽,在私领域则间接的消逝。不同於许多国家,宗教现象在法国并不是一个文化现象,宗教已经被边缘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