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聂鑫的小小说:查找相片里的人

标签:
聂鑫情感伤痕小小说 |
分类: 小说 |
查找相片里的人
小王是郝市长的秘书,人不大,但机灵得很,大事小情郝市长都和他商量,非常信任他。
这天,小王上班照例把市长办公室清扫了一遍,郝市长出国考察去了,郝市长不愿意闲杂人员进他的办公室,里里外外的事情全托付给小王。打扫完房间,小王开始收拾凌乱的办公桌,郝市长平常喜欢看书,桌子上放满了各类书籍。
小王把书籍整理好,准备放到书柜上,却从一本书里掉下一张照片。是一个女人的照片,长得很妩媚,明眸皓齿,正值青春妙龄。在照片里郝市长紧紧把女人拥在怀里,样子很亲。看到这样的照片不足为奇,郝市长经常下乡扶贫,前段时间去看望一个女孩,女孩激动之下也曾忘情地扑到了郝市长的怀里。那个女孩的父母一夜之间全死了,中了煤气,女孩在学校里留宿才免遭一难。
小王觉得这张照片挺珍贵,慎重地把它夹在书籍里。收拾完房间,小王刚要退出来,忽然电话响了,是新闻办李主任打来的,李主任说:“市报准备把前段时间郝市长下乡慰问的活动总结一下,在头版头条刊登,最好能附上一张照片。”李主任让小王负责照片的事。
小王想到了夹在书籍里的照片,就拿着照片找到了李主任,李主任看了照片,却面露难色地说:“好倒是好,就是不知道照片里的女孩是不是扶贫对象,要是搞错了不好交代。”
“这个好办,郝市长参加扶贫活动,大多我都在场,我下乡重新核实一下,应该没有问题。”
小王拿着照片,并没有真下乡,而是随便打了几个询问电话,结合自己大脑里的信息,然后去找李主任,说搞清了女孩的情况。女孩今年24岁,这张照片是她十六岁那年市长慰问她时照的,她父母遭遇车祸后身亡,留下她孑然一身无人照看,郝市长就和她结对帮扶。直到现在,郝市长还在惦念着她,经常一人去她家里嘘寒问暖。小王还说,这张照片如果配在新闻里肯定会使报道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李主任听了,也感觉照片不错,就上报到市报社,不久就通过了,小王和李主任都颇感欣慰。
几天后,郝市长下乡扶贫的报道在市报发表,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省新闻办和省日报社也派人下来,要对照片里的女孩做跟踪报道。这是好事,更会增加郝市长的影响,小王二话不说,决定配合省里的工作,带路去找照片里的女孩。
女孩住的村庄,是一个穷山沟,距市里120公里。路面坑坑洼洼,还没有修水泥路。天刚下过雨,车轮陷在泥水沟里好几次,一行人有时还要推着车走,每个人被搞得跟个泥人似的。好不容易捱到了村里,得到的消息却是:照片里的女孩早搬到市里住了。有知情的人给了他们确切的地址,一行人又急急忙忙地从村子里返回到市里。
找到女孩,大家都觉得奇怪。女孩的情况根本不像新闻里说的那样。不用说住的别墅价值不菲,单是楼下停着的那辆宝马车,也超过50多万,脖子上悬挂着镶着绿宝石的金项链,手指上戴着闪光的玛瑙戒指。短短数年,女孩的生活水平居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点连小王也颇费解。
女孩对采访工作很不配合,答非所问,总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省新闻办的人只好从侧面入手:“这么大的别墅是你一个人在住吗?”
“这不是我的房子。”
“能告诉我这是谁的房子吗?”
“房子是郝市长的,我是他雇佣的保姆。”
“村子里的人都说房子是你的。”
“郝市长让我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我说房子是我的也不过分吧?”
接下来,女孩就缄默不语了,任凭随便怎么问,女孩就是只字不说。省新闻办的负责人严肃而无奈地说:“看样子不用我们采访宣传了,接下来应该是纪检委的事了。”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是小王始料不及的。本意是为了让市长风光风光,谁想反而害了市长,小王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即将回国的郝市长。在这节骨眼上,郝市长偏从国外回来了,小王只好如实跟他作了汇报。
郝市长惊骇的目瞪口呆,看着那张他和女孩紧紧拥在一起的照片,皱着眉头抱怨说:“这张照片是我和女孩初次在一起的时候,被别人偷拍的。为此,我还被敲诈了五万块钱……本想留着它警醒自己,谁知你却把它当成了检举我的证据……”小王真是有苦难言。
纪检部门介入后,很快查明了事实真相。原来,郝市长利用职务之便,大肆贪污,和女孩成为情人关系后,为讨她的欢心,为她购置豪宅名车,金银首饰。想不到一张照片,牵出了一桩腐败案……
省里认为,让贪官落马,这都是小王的功劳。小王检举有功,理应晋升。不久,一纸红头文件下来,小王成为了这个市的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