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章散文选
标签:
渭河古井芦苇水面南天章 |
南天章散文选
我的故乡
故乡,遥远的梦幻,一抹淡淡的痕。
梦中的故乡蒙着层淡薄纱,旧时的故乡已经远去,新村代替了古宅,柏油马路代替了田间小路,路旁的树木代替了花花草草,小区里的空地代替了农田。
故乡的小路,悠远而漫长,在仅存的小路上行走,宛如进入了时
光隧道,不经意间,思绪就像泉水一样翻涌,想到了儿时,那一幕幕。
于是,我加快了步伐,寻找那儿时玩耍最多的地方——湖。
靠近岸边,我倾斜着身子,那长长的草叶儿,轻轻触碰着我的脸上,凉凉的痒痒的,激起我的笑容,而花儿则如星星点点,扭捏的闪躲在草杆与草叶间。一朵,两朵……我试着寻找它们的身影,那小小的花儿,袅袅娜娜。风儿一阵一阵的吹过,这些花儿,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只不过有些是暗香浮动,有些是扑面而来,拼成了独有的韵味,为故乡增添了几份美感。
俯下身来,伸手触摸那碧绿娇嫩的水中舞动的丝藻,柔柔的。
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一股清凉,直透心肺,顷刻间,有种飘逸的感觉。我略低着头,稍稍撇过,看到了水面上有好几条小鱼,挤在一起,甚是热闹。瞧,那条小鱼晃着脑袋,将脸露出水面,还侧着身子像似要亲吻身旁的恋人。
一片叶子,正好从我的上方飘落。不偏不齐,落入鱼儿身旁,吓得鱼儿四处散开。不经使我联想到春夏秋冬鱼儿的玩耍,有时潇洒的跃出水面,有时害羞的钻入水底。
当轻轻的风儿掠过,大片的野草,在我的眼前摇曳,在我的心里飘飞。长长的叶子如琴弦,拨动了温婉的琴符,触动了我的灵魂,深入到我的思绪。我只好伫立在柔柔的风中,静默无语,痴痴的望着,念着,思着。那些嘈杂与烦恼,变得那么遥远,片刻间,心里一片释然。
此刻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脑中思绪旋律荡漾。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我和邻居阿哥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在冰面上玩耍。啄了一个小洞,将擦鞭点燃,扔入那个小洞里,然后迅速的跑开。紧接着,冰面被炸开了,冰块、水花四溅,那些胆小的女孩躲得远远地,发出了尖叫。而那些调皮捣蛋的男生伸手去捞冰块,将那些亮晶晶的冰块玩弄于手掌之中,完全忘记了寒冷。真不知道那时怎么会有胆子干这种事情,现在是不敢这样做了,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我想,也只有在冬天才能享受这一切。其实在大人们眼中,冬天原本就是一个寒冷的季节。而在我的眼中,也许只有冬才是热闹的,能带给我无穷的快乐。在这个季节里,我的心从未孤单,总是翻腾。可如今的我再次陷入了沉思,我无法原谅我自己,我不能为故乡做些什么,只好跟着思绪飘飞到我无法再回到的童年。
对于乡下孩子来说,夏天,河中亦是欢乐的场所。正是芦花盛开的季节,湖边很热闹。
向远处眺望,一望无际,只见紫色,从天边向我涌来,像千军万马,奔腾不息。柔软的芦花,开得到处都是,倒映在水中,与蓝天相撞,那才叫心旷神怡。这种广博的感觉,有一种看海的感觉。只是海的心头是水连着天,而湖的尽头则仍旧是湖。
我向芦苇丛中走去,举目四望,有一种美的感觉,有一种想融入大自然的感觉,好像自己就是一棵芦苇,也开出这么紫的芦苇花。
站在这芦苇丛中,伸开双臂,我的思绪没法不去飞。
想起去年芦苇花开时的情景。我们男生,一个个都穿着裤衩,跳入湖中驱赶那夏日中的热意,时不时的将水洒在对方的脸上,在水中追打着,一个个脑门上挂着的不知是水珠还是汗珠,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我们的笑声贯穿着整个夏日。想到每日的午后,我们常常下水捕鱼,扑通,扑通,一次次的跳下,那时的水性特别好,抓鱼也特别利索,到了晚饭的时候,每家都会吃到一条小鱼。
想到我和这帮猴孩子们一起到沟渠里捞田螺,想到……茫然间,我环顾四周,芦苇在风儿的吹拂下,左右摇摆。头顶上不时飞过几只小麻雀或是水鸟,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鸟儿或从没有看过的鸟儿。在芦苇丛中捉迷藏呢?更增添了几分原始的生态美。
芦叶与芦叶之间摩擦,发出“沙沙”声响,那是风儿在向我招手。
此时,河水泛起一道道波纹,闪闪发亮,我在芦苇丛中行走,彼此深有体会,陶醉在这片芦苇丛中,遐想万千。
折一片芦叶,用手将也叶儿卷起,放入嘴边,轻轻一吹,发出了动听的曲调,随着动听的曲调,芦苇们在阳光下飞舞,我也被曲调再次带回童年……
秋日的湖边,是最美的。
我一溜烟爬上了湖边的那棵大树。坐在大树的枝叉上,两条腿垂挂,不停地晃来晃去,很开心。摘个一两片树叶,向空中抛去,风儿吹过,树叶在空中翻转着。跳着一支慢五曲,来回的转着圈,然后跟着风儿飘向远方。
放眼四望,田野、湖、芦苇荡尽收在我的眼底,一目了然。我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不由地唱起了花之悦的《故乡的河》,我断断续续,没头没尾,也记不了几个歌词:“啊,故乡的河……我爱故乡的河……蜿蜒……流淌像幅画……岸上是绿油油的树……”我虽然唱得有些字音不全,但调子却没有跑,唱着唱着我对着田野,大喊的呼喊“喂——”
坐在树上向田野望去,到处金黄金黄的。一层层的麦子,排列着。那早春时看到的沟壑被庄稼挡住。微风拂过,一波波的麦浪袭来,让人感到分外的美丽。于是我从树上滑下,走进那田垄,问到了那香喷喷,扑鼻而来的阵阵截然不同的麦香。有几只野鸟从草丛中飞出,从我的头上掠过,像在寻找什么。突然我发现,身边的那个草丛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一动一动的,长长的,绿绿的,原来是一条小青蛇。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猛一抬头,小鸟,线,风筝。远望着,越飞越高,我纷乱的思绪也跟着飞了起来……越飞越远……
春一个美丽而又欢快的季节,这是农村中醉人的日子。
吃过午饭,我常常在外婆的陪伴下,到田野里放风筝。外婆一手拿着风筝,我抓住风筝线,外婆一松手,风筝像懂得外婆的心事,总是飞得好高好高,也带着外婆的梦想飞上了蓝天……
路两边的农田里,绿油油的,绿得发亮。在阳光的照耀下一个个精神抖擞。湖边啃着草儿吃的大水牛,尾巴一直甩来甩去。一艘小船在湖里,慢悠悠地行驶着,芦苇丛绿中带黄一大片,吸引了很多的鸟儿,风摆来摆去,鸟儿在水面上寻找,一头扎进水里,不一会儿功夫,便丰收了。
那湖里的水草和菖蒲(这是一种特殊的水草,在夏天可以用于杀蚊子,取代蚊香,小时我们村都用这种特殊的水草杀蚊子,只要把这种特殊的水草放在太阳光下晒干,放在炉子上一点,拿在手里或插在泥土里,它就会冒烟,只要蚊子一闻到烟味,就会立刻死去),东一簇、西一簇,绿色的水草加上一支支菖蒲,从远处看,星星点点。
湖边竖立着一间茅草屋,点缀着大自然……我的故乡有的是景色。此时此刻,这些景色都笼罩在太阳光下,似乎诉说着什么,给人一种遐想。
猛然间,吹来了一阵风,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才发现天的黑肚皮露了一点点……
我感到有些累了,往回走。蓦然转身回眸,才知晓,心仍留有残恋,婆娑的晚风吹在我的脸上,才发觉,泪水早已覆盖脸颊……
月儿钻出厚厚的黑云层,载着静静的梦。我知道,那是我对故乡浓浓的思念。
千古风流扬州城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先前坐汽车路过几次扬州,都未曾下车,所见的只是车窗外的情形。去年八月因姑妈邀请前往扬州,顺便游玩,去了很多的地方。所以对扬州城的印象还是比较深的,有山有水……
扬州的亭台楼阁最为美丽。一眼看去,水面上波光粼粼,不知是微风吹动了它,还是游弋的鱼儿玩耍惊动了它,在那荡开了一圈圈微微的涟漪,慢慢化开,融为一体。此时此刻,真想唱一首小曲来表达我的心情。
水是极为干净的,可以见底。四周的长廊衔接着岸边的树木,倒映在水里,给湖面增添了几分风度。天也映在湖水里,水变得蓝了起来。水中还有一些白色的,那是云。鱼在水里游,好似在天上。也正是这鱼游弋出来的波纹,才使真的假的区分开来。如果是静止的,谁知道哪是实,哪是虚。
对岸走廊里的游客,带着几个孩子坐在那里,孩子们拿起手中的食物向水中的鱼扔去。在那里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这时,我可以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想想事情,当然也可以不想,看看周围的风景。
长廊的顶是用小瓦铺贴,周围每隔几段便有一根用来支持的柱子。有一排排石椅,石椅后还有朱红色的靠背。经年累月,风雨洗涤,历经沧桑,竟然没有一处裂隙,可现历史遗迹。
瓦也是朱红色的,但有些偏黑,层层叠叠,每当下雨时它们便会凝在一起,将水排下。每到末端,总会系一个红色的灯笼,至于为什么我便不得而知了。
长廊的起点是一个小小的亭子,两层的,但上面是上不去的。有一段长廊是立在水中,底下架了长长白色的柱子支承在水里。听那里的人说每到下起大暴雨的时候,水漫过了底部,有时只能蹚水了,甚至有时可以捕捉藏匿在水中的鱼儿。
岸旁的树,不高。大多是低矮的灌木,只有极少几颗树高高的长出来。那时记得是春天,花已经开了,黄色的,不多,不密。或许是藏在那黄绿色的树叶之间,我看不到罢了。黄花,与那蓝色的湖水,相互照应,显得更美丽。有几棵稍微高一些的树,扭在一起,显得愈发的,美丽,可爱。
我看见湖边上堆积了很多石头,大大小小,密密匝匝,组成了一幅幅图案,或双或单,可爱极了。
循湖漫步,高高低低,偶尔有一两块稍微平坦一些的地方,早已被那些小孩子给瓜分了。我只好蹲下,捡起小石头,抚摸着石头上的纹理。哪些印痕是朔风吹拂过留下的?哪些记忆是湖水冲刷过留下的?给了我无数的遐想,让我和它一起经历夏日炎炎,也经历海枯石烂。
周围的石头,颜色有些偏黄,有些偏黑,但大多是白色的。长在石头上的柳树,枝叶小,枝也少,完全没有那种扑在湖中意境,反而高昂的抬起头。有些石头,被搭成假山,留着小洞,我只有慢慢地猫着腰,强低着头,半小步探着钻进去。站在里面向外看,零零点点阳光射了进来,将里面照得亮堂堂,这里可以攀爬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我站在顶部望去,石块一个个错落有致的叠放着,一眼望去,竟是数不尽的美景。那些石头远近高低各不同,具有自然美,漂亮极了,是无可替代的。
傍晚,没有夕阳,云在远远的天边,黑漆漆的一片云孤零零的立在那里,不高,阳光早已不知道去哪了,但在黑云的对比下,显得非常的亮。
或许是要下雨了吧。我只好收起了游玩的心,漫步回了旅馆,天下起了雨……
我躺在床上,聆听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我默默的数着,想知道有多少雨点落入瘦西湖中,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索性坐了起来,披着上衣,轻轻推开房门,撑着一把纸油伞,慢慢踱着步,独自踏入深巷中,去寻找像丁香一样的姑娘,请她唱一曲温婉曼妙,细腻圆润的《烟花三月》,感受一份静谧。
随着细碎的雨水,顺着伞檐滑下,落在了脚下古老的青石板上,发出一串串圆润的音符,一丝一丝地揉进我的心里,冲走了我疲惫的神经,一下子使我整个人轻松起来。
每踏一步青石板,巷中就会激起悠长悠长的回响。在雨夜中,漫漫而走,没有目的。
凝神屏息,我仔细的辨听着回足之声。追忆起往昔,不知有多少文人在其中踟蹰徘徊,不知有多少墨客从深巷匆匆而过?
扬州城是福地,孕育了一代代天骄——千古年来不知从这走出多少风流人物,汪沆、李白、陈羽、李绅、郑板桥等等,曾踏着深巷中的青石板,饮着瘦西湖的水,滋润出灵感,迸发出美妙诗蕴,留下不朽诗篇与功绩,本已磨得光亮的青石板,印记着多少名人的脚印,深巷中回荡着美妙诗句,经典乐章!
静享时光,这样的夜太美,在扬州,在瘦西湖,在深巷中。
雨依然下着……
回首片段,意犹未尽。
去成都赏美景
成都,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我去过,但不是因为它的现代化,而是因为它的美景。
从高空向下眺望,那样的感觉十分的爽。
站在大厦最高点,俯视向下,可一览成都的全景,水弯弯曲曲向天边流去。
水湛蓝无比,不知道是它本身是湛蓝的,还是天的倒影。四周的房屋、树、天、云,倒影在湖中,增添了如诗如画的奇特美。
站的远必然看不清,但是那一阵阵微风拂过的波动,彩叶纷纷坠落,随着鱼儿顽皮的涟漪,再加上那泛着星星点点的湖。将人间最绚丽的美都送到我的眼前,美得令我窒息,仿佛置身其中,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一眼望去,天边一点点白色的,那是云彩还是羊群?连着,摇晃着,不知是我的眼花了,还是我随着波流晃动。哦,那是一座桥,一座长长的桥,它将水与天分割开来,但水和天还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连着,有些令人惋惜,不过也让我生出了几分赞叹来。
岸边长满了树,我从楼上走了下去,细细的欣赏着这些树木。
树不算太高,大约三四米高,一个个沿着湖排列着。走在斑驳的石子小径上,着实清幽极了,四周充溢着馨香味。树叶,像一只只小爪子摊开在那里。树的影子倒影在湖中,在细细低语,它们想用这镜子来照照看自己的英俊的容貌,但是那可爱的鱼儿和顽皮的风,总是不让它们好好看看,但这又充斥了朦胧的美感。
我席地而坐,轻轻地躺在那蓬松的草地上,打着滚儿,尽情地享受着一种与大地接触感,让身体的每一寸都贴靠着,感觉有一点点凉,不过我的心情,倒是一点点的放松了下来。我眯着眼,静听鸟儿的对话,它们好象在诉说成都的往事。慢慢地我沉醉在这树香鸟语的浪漫之中,真希望能长醉不醒,时间永远定格在这一瞬间,让我享受着这片刻的幸福时光。
树渐渐地在风中摇摆起来,好像在跟着风儿跳舞,我的心也跟着起伏不定,鱼儿在水底投来羡慕地眼光。我就这样飘忽着,行走着。我望着树干,发现已有很多地方皱了起来,甚至裂开了一条条长长的口子。树皮粗粗糙糙的,看似要掉下来,但一直在那里粘着,我伸手试着拽下它,可是难以拽下,我想这便是它的生命力吧。都怪我太鲁莽弄痛了它,我不能原谅我自己,转身即将离去,忽然听到有人在呼唤着我,转眼望去,一根根枝干向外延伸,长得很长,被树叶压得很低。枝干充满了水分,充满了活力与弹性。这也许只有成都的府南河才可以滋润出吧。
夕阳,出来了。
慢慢的,夕阳倒落到了水面上,下降的那么快,刚刚离地面还有十几米的样子,才一小时,便落到了水底。
一幢幢高楼大厦,都被笼盖了一片片的黄色,但又不是那么的黄,有些偏橙色,让人看上去暖洋洋的。太阳看起来,一点也没有一小时前的刺眼,而是发出柔柔的光。我完全被此情此景所吸引,静静观赏着……
阳光洒在了水面上,像太阳流了血,但并不是那么殷红殷红的,而是红里带橙。水面飘飘荡荡,这光也在随着水面跳舞。忽明忽暗,忽快忽缓,忽激情澎湃,忽静静飘荡。
太阳又在慢慢的下落,被卡在了一半。这时,天地之色着实让人惊叹。天由橙色变紫色,又由紫色变成黑色,整个天地都笼罩了奇异的色彩。那颜色不是突然的,而是慢慢慢慢的,变成了那么多种颜色,给天空增添了许多光彩。太阳越来越下去,很快天边只有一抹白,天越来越黑。但当太阳完全下去了,这白好像融入了这天地,使得天不再那么的黑,反而变得亮了起来,很快灯亮了。
一轮圆月上来了,月亮像那白玉盘一样。一只游轮从远处开来,每一条檐上都挂着五彩缤纷的小灯,点缀着成都的前世和今生。在这里,这船就像红尘,而那明月却在这之外。水面上,闪烁着红光,闪闪烁烁,可以与夕阳相媲美……
夜安静,又喧闹,华灯,又安宁……
乘着摇曳的晚风,伴着月光,慢慢的,我往回走了……
沿着渭河行走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沉淀了中国几千年的变迁,几千年的历史。恩泽千里,一水兴八朝,记载中国史前文化,各王朝变迁。
渭河,并不能用清澈来表示它。它没有黄河的泥沙,又不像桂林山水的翠,它有的只是淡淡的黄。
记得它和一条河的交汇处,有奇妙的景观。数里之长,绵延不绝。
渭河旁也有山,但也不是那种绿绿的山。
山是陡峭的,露出了好多黄色的泥土和岩石,但还是有很多绿色。一片片绿交错着,一层层向上推去,将大半个山染成了绿色。还有一大块一大块的石头上铺满了青苔。那石头或许已经有了好几千年的历史,饱经风霜,一道道的划痕,一片片的青苔。
然而在水边上的石头又不一样。
那石头被渭河冲刷了好几千年,早已抹去了它的锐气——角,变得圆滑极了。石头上面长满了绿色水草,在周围山的影响之下湖面变得绿了起来。
渭河的水,是非常干净的,映衬着天,映衬着树,映衬着云,映衬着四周的景色。远远的望去水是连着天的,如果将此景拍下来,根本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云是一样的,树是一样的,天是一样的。就连我,在这美景中看久了,也不知是我存在还是影子……感觉扑朔迷离。
忽然水面荡漾开了一圈圈的波纹,那时游弋的鱼儿在嬉戏。或许只有鱼才知道这渭河的秘密而快乐吧!但谁知道呢?
渭河边有一大片平原,种满了庄稼,有些地方却是草。庄稼一排排的绿涌了过去,密密麻麻的让人看不到边,横无际涯。幻想着躺在这里一定很舒服吧。
沿着渭河走了好久,有些累,就在一条河流的交叉处,我驻足桥头,休息。
一阵清凉的微风,吹拂着我的脸。我感到,从未与风如此的亲近,它是为了欢迎我的到来,而特地为我吹的。它是从渭河的尽头,吹到了这里,就是为了和我相遇。
驻足桥上,我仿佛置身于水中。闻到了水草的那股幽香,联想到了渭河里的鱼,此刻它们或许正在水底欣赏,流动的河水把水草梳的顺滑,柔和。鱼儿会认为那是水中的风?也许,水中并没有风。
迎着桥上的风,向远处眺望。一片片落叶被风追赶,发出“沙沙”的响声,坠入渭河之中彼此什么也没说,只是擦身而过,不知吹向何方。
忽然,我从纯洁透明的风中,看到了一圈圈白烟飘了起来。像是晚饭时分,或许船上的人吃的早。我想着,很快一艘船驶了过来。
果然不出我所料,船上的人家正在烧饭。他们为了赶时间,不停靠在岸边,而是在船上烧起了饭,那香味将我的食欲提了起来。渐渐地,我闭上了眼睛,嗅了嗅,好像有辣椒的味道。我仿佛沉浸在一种美味的情调之中。
船上有几个小孩子正在打闹,嬉戏。爽然的笑声,在渭河上空徘徊。他们的笑声和身影,打开了我多年没开过的心门,一种熟悉的味道钻进了我的脑海,我又回到了童年。那时,我与小伙伴也是这样,在村子口,操场上,小河中,相互追逐,嬉戏。此刻他们的笑声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我的目光落在了,一个与我年纪相仿的男生身上,他像是在写作业,瞧他那股认真的劲儿。船头,还站着几个人,不知道在说什么,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我想:渭河上的船家的孩子,真是无忧无虑啊!
看着这一幕幕,我好像什么都想去想一想,什么都不想去想一想。或许在这渭河上,什么语言都不可以形容出它的美,它的古老。然而,渭河更本不会停息下来给我看,便带着船走了。
忽的一下,我看见那船走过的水面,是黑黑的。像鱼皮那样,翻滚着,摇晃着,渐渐的变得有些光的闪烁,过了一会便变成了波光粼粼的。
夕阳很快就来临了,照耀在大地上,周围的房屋,绿树全部都被披上了一层橙色。整个城市,好像都变得虚幻了,仿佛我在天上似的。
夕阳,在水的尽头,将所有的余晖都洒在了水面上,水面粼粼波光,漂亮极了!
那一缕缕的阳光,反射在我的眼睛里不再是刺眼,而是柔和。那粼粼的黄光一直铺洒在我的面前,让我心动。
慢慢的天暗了,我迫不得已,走回了旅馆。
定安,一个极美的城市
定安,一个极美的城市。
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怡人的好地方。
清晨醒来,推开窗,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放眼望去,依山傍水,绿树掩映,是最惬意的享受。
一片片的,竟是蓝色。蓝色的水,蓝色的湖,蓝色的天空……蓝色所笼罩的那座岛上,白白的房子,若隐若现,微微的蓝色中,显得更加迷人,将其静止,整个世界都成了蓝色,令人心驰神往。一股股淡雅的风,携着湿湿的空气拂面而来,让我的心情更加舒畅,仿佛整个人都沉浸在迷人的蓝色里,久久陶醉。
柔柔的水波,一层层向着我所在的地方缓缓地涌过来,拍打着岸边,水与石相撞,我仿佛听到了呼唤之声,我的心有些不安分,随着波动的水而跳动,我的脸上泛起浅浅的笑容。转瞬,我只有等待,凝视着湖面,寻找那曾经很熟悉的味道。水波柔柔的,是被那微风所吹动,飘了过来,散发一种定安独有的韵味。
偶尔,还可以看见一丝丝的波纹,那是小鱼戏水时弄出的吧。片刻间,波浪哗哗哗的从天边而来,像纸张的褶皱,但又那么的规律。我的心醉了,在这如梦如幻的梦境之中醉了。
岛上的树充满了生机,一丛丛,一簇簇,但长的俊美。从我这个角度望去,树木像列兵一样站着,仿佛守护着这座城市。最远处的一棵棵树木挤在了一起,向天边延展,让我有些搞不清,到底是我在岛上,还是那边是岛,我突然感觉自己很渺小,久久沉思,久久凝望。
树木的后面是大片的云。云,变幻万千。瞧,那片云与这片云相互撞击,随之漫漫飘幻,展露丰姿,忽而融为一体,忽而搅乱了天空,遮住了苍穹,遮住了……
水慢慢的平和了下来,就像一面镜子。天与地,都被这个镜子所笼罩。天倒映在水中,树倒映在湖里,建筑映在了水里,天和地都成了这样。我想如果我是躺着,此时一定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我悠哉游哉的,好像生来就有闲情逸志去观赏美景,一级一级台阶慢慢走了下去,风情万种,一路飘着怡人的花香。
不知不觉我走到了山旁。
山高高低低,一座连着一座。朝水的是一面斜坡,我顺着斜坡向上走去,到了一片被树影遮盖的小路上。树干已经十分的干燥了,但不是因缺少水分,这是它岁月的痕迹。双手情不自禁抚摸了上去,感觉手心有些发热,瞬间我的全身暖暖的,此时,我才明白大树将它的喜怒哀乐交予我,这就是幸福。
片刻的温存,我便坐在了石阶上,轻眯着双眼看去,树长得并不算太高,一片片树叶都充满了水分,生机勃勃,太阳光从叶子的缝隙里穿了进来,洒在了我的身上,我就这样与阳光对视,沐浴着,静静的享受着,这或许就叫惬意吧!
一阵风吹过,一片片落叶盘旋而下,竟让我忍不住凝眸。突然我有了一种想法,从地上捡起一片片落叶,在落叶上写下了一篇篇诗歌。翻看这些文字,我开心的笑了。一片片叶子急急的从树上落下,风变得大了一些,手中的落叶也随风吹舞起来,旋转中,慢慢落下,飘落在离别的路口……我真心地期待有一天,有缘人来垂怜,捡起我散落在风里的它……在最美的时刻与我相遇。
四周万籁俱寂,除了那潺潺悠远的水声,那婉转悠扬的鸟叫声,和风刮过的沙沙声,除此之外一片寂静。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下,我什么都不想,只想沉迷在这自由的午后,嗅着淡淡的花香,影子被阳光拉长,这只有我一人独在的空间,我感觉自然就是我的朋友。但,过了一会我又站了起来——下山。
到了山脚,我放慢脚步,看着这温柔碧绿的水,望着夹岸郁郁葱葱的香樟,听着远处传来的嬉笑声。我轻轻俯下身来,将手伸入清凉的水中,洗去一路上的风尘,然后,掬一捧水,轻轻喝一口,清凉无比,水从我的指缝间溜走,一滴一滴的掉落,湖面被击起阵阵涟漪。
静静的看着水流,才发现那湖边的石头,早已没了锋利棱角,想必这一定是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才将一个个石头上的棱角磨去。我想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只有大自然才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这定安的人也是这样,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将定安,将自己的事业发展的如此美好。
不知过了多久,风掠过我的眉稍,沐浴着阳光,我慢慢地往回走……尽管有些舍不得离开,但心中暖暖的。
定安,一个极美极美的城市。
如今,回想定安那山清水秀,空气怡人的景致,觉得不虚此行。
古井,寻回被遗忘的旧时光
初春,乍暖还寒,我来到了悬桥巷,那个熟悉而又难忘的名字。可不知为什么,心中却有一种酸涩涩的感觉。小巷的古井已经跳出了我的记忆。那古色古香的气息已然消失,昔日井水的清香也淡了许多。更让我心酸的是,曾围着古井打水的村姑,那么清纯,如今已不见踪迹,小伙子矫健的身影,孩童追逐嬉闹的场景、喧嚷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恶臭味和到处丛生的杂草。井,深而阴暗潮湿,黑漆漆的,偶尔见到少许井底之水,可由于常年不用,已铺满了苔藓,铁做的桶子难以放下,黑洞洞的大口。四周无栅栏,也不见高出井口的石塄。
走进小时常去玩的一户邻家,那大门半掩着,铁锁锈迹斑斑。门旁缺口处的蜘蛛网上还挂着一只灰色的小蜘蛛,从门前遗失的脚步可以看出,这里好久没有人来过了。老屋早已破败斑驳。院中已是乱草丛生,屋内一片灰尘。这似乎告诉我们,这家已久无人居……
空旷旷的院子,在初春的风中摇曳着缺少人气的空壳,显得很悲凉。向后院走去,突然看见一位佝偻的老人,坐在井旁。我甚是欢喜,加快步伐,上前好奇地问:“您好啊?”他愣了许久,凝望着,竟将我认出。从老人生硬的话语中,才得知他的家人早已出国,只剩下他一个人,照看着整座院子。听了他的话,我的心中不由得一阵凄凉。难道儿女们把他遗忘了吗?就如他身边的古井一样被人遗忘。
月光下的古井,又是另一种清凉寂静。那时仲夏的夜晚,我坐在古井旁依偎在奶奶的身边,听她絮叨……忽然隐约看见,古井旁的几棵老槐树下,几只低飞的萤火虫,一闪一闪,我跳了下来,快速跑了过去,先把它们扑在草里,不徐不急地用手从小网捞起,再慢慢把它们一个个收入囊中。用小瓶子装好,萤火虫继续发着光,仿佛一个闪着光的灯笼,甚是好看。
一阵凉风掠过,我的思绪随着初春的残叶,又回到了眼前。呆呆地望着古井,望着井口深深的绳索印痕,有一种令人心酸的凋落感。彼时,一片枯叶落在老爷爷的身上,深深的皱纹里,饱含着流逝的光阴,一片片痕迹从他的眼神中飘落,依稀看出斑驳的光影里有着恍如隔世的迷离。
此刻,我回忆着、向往着过去和未来,失去多,得到更多!如今,苏州的古井只能留给我回忆,和其他旧事物一样,消失殆尽。我还能做些什么呢?只是尽量拾起往日被遗弃的点点滴滴。
昔日的古井,慢慢地变了模样,记忆依稀存在,我感到茫然,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我担心从古井边走过,闻到刺鼻的味道,所以也只能在院中瞟一眼。
历史的车轮不停滚动着,古井一天天变化,在岁月的淘洗中,才能愈发显现,预示着消失的命运。我伫立许久,产生无尽的遐想。夕阳的余晖洒在矮矮的斜墙上,古井边孩童嬉闹着,善良的村姑嘴里哼着小调……
作者简介:南天章,笔名:少彰,2001年出生,苏州人。擅长国画创作。曾参加国际、全国及省、市绘画比赛,并多次获大奖。“十佳文学少年” “十佳阳光少年”“十佳绘画之星”“十佳写作能手”等。
200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写三部小说。发表散文,诗歌,400多篇。并获多种奖项700余张,江苏省文联书画协会会员,《中国诗》签约诗人,诗词名家名品诗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