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有两种声音针对介子推

(2019-09-02 07:54:17)
标签:

介子推

重耳

晋国

晋文公

寒食节

 

     民间有两种声音针对介子推

 

       大家都知道,寒食节是用来祭奠介子推的。公元前655年,晋国公子重耳由于遭到其父王宠妃骊姬的陷害,被迫带着一群家臣仓惶出逃,踏上了流亡之路,这其中就有介子推。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重耳饥病交加,气息奄奄。介子推见状毅然拔刀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熬成汤给重耳充饥,从而保全了重耳的性命。这就是历史上“割骨奉君”的故事。公元前636年,重耳登上了晋国王位,史称晋文公。此时,他受到一帮大臣的曲意奉迎,一时间志得意满,大肆分封。介子推苦心规劝却无济于事,便作出了隐居绵山、独善其身的选择。晋文公知道后,急忙带着大臣们赶到绵山寻找,却始终不见介子推的影子。晋文公便命人放火烧山,只留下一条道路。一时间,风起火烈,大火绵延数百里。三天后,晋文公上山寻找,却发现介子推与母亲已葬身火海。悲痛之余,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蒙难的那个月,全国上下家家禁烟火、吃冷食。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寒食节。

       介子推死后的几年,民间议论纷纷,猜测他为什么不肯站出来当官,为国家献力献策。他是不是嫌晋国公开出的薪水低呢?还是觉得有人比他的官大不服气。下面汇总一下人们对介子推的认识和看法。

赞扬派是这样说的:介子推先生乃春秋贤人三晋名士。介子推先生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的那颗心苍天可鉴。介子推先生秉守中国古代社会的高贵情操,他具真、善、美于一身,得到了历朝历代君王和百姓的赞誉。民间修建了许多祠堂庙宇,以慰籍介子推的在天之灵。宋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灵石介庙还留有唐碑。数千年来,不少文人墨客也为介子推的事迹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如:
     “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 黄庭坚《清明》); 
     “民间禁火寒食节,绵上遗封莽未耘”(明 愈汝为《过绵山吊介之推》); 
     “但使亡人能返国,耻将股肉易封侯”(明 林魁《寒食题介子祠》) 
     “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明 吕解元《绵山吊介子》)
       介子推先生“舍身赴义”的洁芳善行,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的割股食君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淳厚尚俭、信实礼让的传统美德的体现;从更深层次上看,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晋献公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许,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挚爱,才让历代人民怀念他纪念他和赞美他。
       反对派是这样说的:介子推这个人,除了给中国留下一个寒食节外,于国家,于历史都没有任何贡献。这种人,还歌颂?为孝而不当官,该杀!我要是重耳,杀他全家。
       我们评价历史上的某一个,不能从个人道德伦理出发,而是看他于国家,于历史有何贡献,介子推除了跟随重耳当了几年叫花子,在重耳没肉吃的时候割了自己大腿,溜须拍马自己的领导之外,还有什么功绩?重耳为什么会忘记封赏介子推,因为重耳流亡后经过磨难,最后秦穆公帮他恢复了公位,当了晋国的国君后,为什么能忘,因为到了打仗,复国这些重耳真正谋国大事的时候,介子推没有贡献,没有出谋划策,也没有建设性意见,知道他复得公位,也没有见过介子推。所以介子推除了一顿肉的恩惠,没有其他功绩,那当然就忘了。
       后来,重耳想起这个割自己肉给自己溜须的人了,想请他当官,为国家出力。这个介子推小心眼,心想:好啊,现在想起我来了,没老子的肉,你早饿死了。另外又一想:我除了会割自己肉之外,什么也不会啊?当官还不被人笑话死!所以索性不出山,说要事奉老母。
       要我说,介子推沽名钓誉,这种人还几千年拿出来教导人“孝”,开天大的玩笑!这种人该于国家是祸害,该车裂,以儆效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