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唯一一个信奉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标签:
文化宪宗万贵妃纪氏皇帝 |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皇帝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老婆多,“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三千”等等,就是最形象的真实写照,其中要数唐玄宗和晋武帝两人为佼佼者,据说他二人的后宫佳丽人数之众,足可以组建一个整编师。即使到了清末,最差的光绪皇帝,也还有一后二妃共三人,自古就有的一夫一妻制,似乎永远跟历史上的这些封建皇帝们无关。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封建皇帝当中却也有例外,那就是明孝宗——朱祐樘,一个唯一只有一个妻子的中国古代封建皇帝。
朱祐樘(1470-15O5),是明朝的第九代皇帝,是宪宗的第三子。据说,宪宗在位整整23年,生前一直宠幸贵妃万氏。这万贵妃比宪宗大了10多岁,而且天生并不丽质,模样也很平常,“腰如水桶,面貌粗俗”,活脱脱地象一个老妈子。万妃因自小侍候宪宗,可在宪宗面前却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
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曾奇怪的问宪宗为甚么宠爱万氏,宪宗答曰,有万氏在,睡的才安稳。后人有说宪宗患有疝气病,而万贵妃擅长按摩术,宪宗所以离不开她。万贵妃年轻时曾经怀孕过一次,可惜流产掉了,以后因为年龄的问题再也未能生育。万贵妃因此伤心欲绝,把一腔愤怒都发泄到了其它妃子身上,凡怀孕的都被她暗中下毒或找罪名杀死,连太子也未能逃出毒手。
史载,明成化三年,没有子嗣的宪宗曾宠幸过一个身分低微的宫人纪氏。纪氏怀孕后被万氏得知,派人加害,因纪氏的人缘很好,派去的宫人不忍下手,回报万妃时就谎称是肚内长了瘤子而不是怀孕,这样纪氏偷偷生下了皇子朱祐樘。在众宫女的秘密呵护下,小皇子长到了6岁,这件事在后宫广为流传,可万贵妃始终不知。
宪宗九年的一日,年已三十的宪宗召太监张敏替自己梳理头发,宪宗望着镜中自己憔瘁的面庞,忧虑的对张敏说年纪大了,可还没有太子。张敏马上拜服于地,讲出了纪氏生子的事。一旁的司礼监太监怀恩也为张敏作证。宪宗听罢大喜,即召人迎取小皇子。
小皇子朱祐樘十分懂事,见到宪宗即叩首称父亲。宪宗随即传喻内阁,告知皇子出生之事并大赦天下。万贵妃闻讯哭得死去活来,恨的牙跟紧咬,发誓报负并很快下毒手害死了纪氏,太监张敏知道自己最终定然不免,也吞金自尽了。
年轻的朱祐樘却命大福大,很快被立为太子,并被周太后抱回后宫抚养,万贵妃几次欲加害均未得逞。朱祐樘在周太后的呵护下健康成长,读书写字,讲经研武,终于为以后成为一代名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史书记载,一次万妃请太子去其宫内玩,进上点心若干,朱祐樘不食,担心有毒。万妃大恐,思忖宪宗百年后自己定然难逃一死,便大肆在宪宗面前抵毁朱祐樘。而此时,宪宗已有好几个皇子了,在废立太子问题上还是游刃有余的。
在万妃和太监梁芳的一再劝说下,宪宗皇帝终于决定易换皇储,召来司礼太监怀恩拟旨,不料怀恩以头碰地,死拒不从,宪宗无奈,罢了怀恩的司礼监掌印,欲继续易换皇储。风雨飘摇之际,东岳泰山地震,钦天监奏报地震与太子有关,宪宗迷信,怕惹得天怒人怨,总算搁下了易储的念头。
万妃谋夺储位不成,于宪宗23年春一病不起,不久就郁郁而死了。宪宗得信,颓然叹道,万妃去了,我也活不长了,是年四月,宪宗果然患病,七月召太子辅政,八月宪宗驾崩,宪宗皇帝真的追随他心爱的万妃而去了。于是,明孝宗朱祐樘继位,年号弘治。
孝宗皇帝因其自幼经历坎坷,九死一生,所以在即位后廉洁而贤明,尤其是在私生活方面,终其一世身边只有张皇后一个人,再无一个嫔妃。据说,孝宗皇帝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照夕与共。这不经意间的最具平民化的平常举动,却创造了古往今来一个极其特殊的皇帝纪录,也算是朱祐樘作为一代明君的佐证之一。
孝宗皇帝这样的事例,在今天也是非常鲜见、非常难得、非常可贵的,因为权力、地位往往与女人、美色之类自古就是紧密相联系的,古往今来的绝大多数男人,尤其是那些权力欲、统治欲强烈的男人似乎更无法逾越这一“自然法则”,所以,自古以来的男性统治社会不仅不对此推崇备至,而且还有意无意地加以贬低和排斥。
正是由于孝宗皇帝的这一举动太鲜见了、太难得了、太可贵了,才会被那些朝野上下的史官文人们模糊和淡化,以至于到了今天竟也会鲜为人知,这是极不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