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洗去浮华诗更浓

(2015-01-03 15:56:40)
标签:

诗人

诗歌

诗意

桐城

乌桕树

洗去浮华诗更浓

   洗去浮华诗更浓
                ——评诗人零一的诗歌特点
                  胡堡冬

 

保持一颗诗心不变,热爱生活,激情洋溢,具有浪漫情怀,这是零一留给我的印象。前不久,零一发来他的一组《零一2013诗作集》,感觉他洗去浮华的诗作诗意更加醇厚浓郁了。下面笔者就其诗歌特点试做以下简析:

一、平淡质朴,含蓄自然

零一似乎永远都那么忙碌,他的诗歌都是在工作之余写就的。那些来自生活的感受,虽是点点滴滴,显得很零碎,却在诗人的心里化为诗的元素,成为灵感和创作的冲动。
生活不都是诗,也不只是重复,那些晨露夕阳,人来人往,总是在重复中蕴藏着某些变化,只有用心感受的人才会捕捉和思考,在琐碎中提炼出诗意。但要把那些寻常可见的人和事运用诗的语言进行表达,可能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语言和技巧,是经过长期训练才得来的,这既需要才气,还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诗人往往风格各异,有人雄奇,有人婉转,有人纤丽,有人质朴,可谓千人千面,零一是属于含蓄质朴的。他的诗歌常常信手拈来,一时一事,平淡自然,但不是生活状态的复制,而是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谋划,读过之后,你会有不事雕琢,不留痕迹,拥有原汁原味之感。如:“人来了,泡一杯茶/委屈了那一身清翠、舞姿翩翩的好茶”(《等人的空闲,看一本诗刊《抵达》》)。诗人的情感通过“人来了”顺势写来,好像在和你聊天,随意而平淡,若细细品味,就像一杯绿茶,在浸泡中慢慢地弥散。诗人可能在某个上午或下午,遇到客人的突然造访;而来者,并不是他想接待的人,却又不好推却。人来了,就棒上一杯清茶,或许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纯粹是面子上的应付,所以,就连那杯绿茶都感到“委屈了”。而那杯茶,在客人“无意无趣的吮吸/委琐的客气,空荡着消费时光。”这样的事,这样的场景,我们在现实中都会时常遇到,零一正是抓住这种生活感受,抒写了一个场景,竟是别有一番诗意。
零一的诗是自然的抒写,但表达的方式很委婉,是通过氤氲在诗句中的情绪感染你,所以很多人读过他的诗歌之后,都能感受到他的气质和他为人处事的风格,是相一致的。他的脸上似乎总是浮现着温婉的微笑,平淡、平静,而又埋藏着你可以感觉到的激情。其实,平淡并不是无味,或是四平八稳,而是平静的文字里有着波澜不惊的内心,让质朴和淳厚来感染你,让你咀嚼出诗意。《等人的空闲,看一本诗刊《抵达》》,正是如此。零一的诗歌很少有华丽的词藻,质朴中折射的正是率其自然。

二、灵性感悟,善于捕捉

读零一的诗,他常常会在诗中道出一番哲理,这种提炼和感悟的能力,是他心灵敏悟,善于思考的结果。司空见惯的事物或是某些现象,我们怎样去洞悉,提取诗的内核,让诗歌在深度上开掘,以新境界和新视野展示诗人的思想?这是很多诗人需要琢磨的。如,《夜晚,走过西环路边的工地》,零一从他经常走过的地方,看到一座山包,在本无诗意的大市场旁边和城市的边缘,他捕捉到了城市扩张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当一个小山包靠近一个旺盛的大市场/它的靠近注定凶险无比/生命易逝,山也不例外”,这样的诗句,直透本质,道出了这些年来城市盲目扩张,资源过度开发所带来的后果。诗人善于捕捉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进尔发出令人深省的 “生命易逝”的感叹。当然,那个靠近旺盛市场旁的小山包,只是诗意萌发的一个支点,在无节制的开发中小山包被夷为平地难以幸免,引伸出的是“不例外”,而弦外之音是那么耐人寻味。这种直视和蓄藏的折理与思考,让零一的诗歌摆脱了自我陶醉,注入了新的思想,如《靠近中秋的日子》、《听西环路的车声》、《无题》等。这些诗都是来自诗人零一灵性的感悟,抓住对某个事物的瞬间触发而写出的诗歌,细细品读,诗意愈发浓重。
零一的爱好十分广泛,诗歌、散文、摄影、旅行,甚至策划本地的网络和电视媒体活动,每项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他将摄影采风与诗歌写作融为一体,在摄影中捕捉诗意,在诗歌中写出摄影的画面感。他常年与摄影家们奔走于大江南北,或江南如塔川或北国如太行山,山川绝险、壮阔无比的自然美景,绝壁丹崖上的日出奇观,江南如画的秋色,都抓摄于他的镜头、流淌在他的笔端,如《郭亮日出》“一群人涌到高处,他们在绝壁丹崖之上/等待一天的开始/等待神奇的光亮/他们在光亮中惊呼、拍照/生命中有了一道光亮的风景”。如《与老年摄影家们一道拍塔川秋色有感》一诗。在诗中,诗人感叹,“风吹乌桕树,乌桕树红了/风吹着黄昏、山川、人和事/……风吹着我们,有些忘情,有些眷恋和不舍。”这些纯朴的语言闪耀着诗人灵性的体察和感悟,山区景物,撞击胸怀,绝险之处才显壮伟,那些扑面而来的感觉,激荡着诗人,让诗人难抑诗情。他不仅捕捉到山川之美,也捕捉到诗意之美。

三、洗去浮华,情浓诗浓

“酒的翅膀在飞出酒瓶之后/在你胃里飞翔/在我的血液里飞翔/天空的胃让山脉陶醉/今晚的胃让你我陶醉。”诗人似乎已经醉了,但在醉态酩酊时,诗的语言反倒返璞归真。零一的诗风一扫青年时代的华丽与浮躁,以一种近乎口语化的语言将那些激情举杯,文友相聚的快乐表露出来。诗到穷尽时,情到喷发处,而在酒后离开小酒馆,走在桐城的小巷小街,历史的韵在夜风中勾沉,让诗人回味久久。桐城历史上不仅有文派,还有诗派和画派,而且桐城诗派在明清之际更加引人注目。从明代诗人钱澄之、方文、方以智、潘江,到清代的刘大櫆、姚鼐,乃至民间诗人姚落花、理发诗人吴鳌、打渔诗人徐翥等,诗风文统,滋润了代代桐城儿女,而这些深厚的历史文化,对零一的影响当然也是深刻的。零一的这类随性走笔,率性自然,你能看到这种文化的传承脉落,时刻在他血脉里涌动,也最能折射诗人的真性情,而又少有矫揉造作。
      零一的诗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诗情浓郁。在《清晨,写给自己》这首诗中,他写道“我拉开半扇窗户,让大风进来/大风扑扑”,你读之就会被诗人那般激情所吸引,诗人是怎样一个人,情感因何这样的浓烈?其实,拥有真性情,待人诚恳,坦坦荡荡,才会如此率真。“大风迅急,像是谁的手里/舞着的一把岁月的大刀/刀锋闪着冷光/我和我的影子/被某种力量撕扯着,切割着”这些诗句,充满了力度和语言的张力,也贯穿了零一激情澎湃的情感。这种浓烈的情感,又会传导读者。
      诗言志,言情,更是诗人内在精神和品质的展示。“文字不胜酒力,很快醉倒/秋风豪兴/饮一河水的流逝,它却伸手扶摸着/月光有些苍老的青丝”。月光,酒,秋风,这种交融在诗中的景物和情愫,是其情浓诗浓的载体,那些文字都沾有诗情画意,不论悲喜,不论绵柔,都已在诗人的成长过程中,经风历雨,洗去了浮华而更加有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