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何心态让兰陵笑笑生塑造了潘金莲这个人物(图)

(2014-01-16 08:22:52)
标签:

巨作

外壳

泼妇

天然

这是

杂谈

是何心态让兰陵笑笑生塑造了潘金莲这个人物(图)

    是何心态让兰陵笑笑生塑造了潘金莲这个人物
                         文/聂鑫
 

    明代兰陵笑笑生所写的《金瓶梅》,算得上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经典小说。书名《金瓶梅》,系取书中人物潘金莲、李瓶儿、春梅的名字而成。潘金莲,在全书女人群中最具典型性,小说对此人物的刻画也颇有代表性。但作者是在什么心态下塑造刻画了潘金莲这个人物呢?
    一、利用美与丑的反差突显人物特点
    《金瓶梅》在刻画潘金莲这一人物时,没有极力把她写成心理极其晦涩阴暗的荡妇,而是摹写了其外貌俊美和心灵手巧的外表,但这样一来人物所有的阴暗都躲在美丽的身后去了,丑陋的地方一点也表现不出来了,潘金莲这个人物就成不了反面人物了,不仅得不到被唾骂的效果,还会引来更多的人来同情她。所以,兰陵笑笑生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是费尽了心神的,用其外表的美丽来刻画她内心的丑陋。美与丑在此人物身上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从而,让人们认识到美丽的时候,更忘不了其淫荡下贱的内心。这让人联想到罂粟花的美,最美的花何尝不是一种剧毒?
    潘金莲,原是裁缝的女儿,“排行六姐”,因自幼生得姿色出众,小脸蛋人见人爱不说,还“缠得一双好小脚儿,因此小名金莲”。其父早亡,她9岁时被卖给王招宣府作婢女;王招宣死后,她15岁时又被卖给张大户家;刚满18岁就被张大户凌辱,之后送给武大当老婆。(第一回)后来,她与恶霸西门庆通奸,毒死丈夫,改嫁西门庆,作第四妾(第二回至第九回),与西门庆其他的妻妾争风吃醋,明争暗斗,以至沦为统治者的帮凶;最终命丧武大亲弟武松之手,亡年32岁(第八十七回)。
    兰陵笑笑生刻画潘金莲这一人物,首先是大肆渲染,一方面,尽力描绘其外貌美:“但见他黑鬒鬒赛鸦翎的鬓儿,翠湾湾的新月的眉儿,清冷冷杏子眼儿,香喷喷樱桃口儿,直隆隆琼瑶鼻儿,粉浓浓红艳腮儿,娇滴滴银盆脸儿,轻袅袅花朵身儿,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捻杨柳腰儿,轻浓浓白面脐肚儿,窄多多尖趫脚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第二回);另一方面,叙写她伶俐手巧:“本性机变伶俐,不到十五,就会描鸾刺绣,品竹弹丝,又会一手琵琶”(第一回)。这些描述其实都是兰陵笑笑生为表现其心灵丑陋作衬托的。越是美丽的女人越容易被记住,何况是一只蝎子般会咬人的美丽女人呢?不咬你一口,怎会记住松开裤腰带的刹那,被毒蝎咬后留下的那个疤呢?
    兰陵笑笑生从不同角度刻意塑造潘金莲的心灵丑陋,让人过目后就鲜明地存活在心里,扎了根一样再也无法移动。刻画的她卖弄风情,淫荡成性:嫁给武大后,与西门庆通奸(在此之前数次勾引武松未遂);改嫁西门庆后,又与西门庆的小厮琴童偷情(第十二回),跟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通奸(第八十回、八十三回、八十五回),最后和王婆的儿子王潮儿鬼混(第八十六回)。她为人狡诈,嫉妒心强:见李瓶儿生了儿子而受宠,便嫉妒李;西门庆与家奴来旺儿的老婆宋惠莲通奸,由于宋的“金莲小脚”比她还小,她便唆使西门庆将来旺儿递解徐州,宋惠莲最终含羞自缢(第二十五回、二十六回)。她心狠手辣:为嫁给西门庆亲手毒死丈夫武大(第五回);为与西门庆的第五妾李瓶儿争宠,蓄意以名为“雪狮子”的猫吓死李的儿子官哥儿(第五十九回)。她刻薄无情:对使女秋菊动辄打骂,即便是对她的母亲潘姥姥也无母女之情可言。而她对西门庆则摇尾乞怜,一付奴才相。就好比现在从农村走出来的明星,钱再多身上也祛除不了那种“老百姓味”。
    在这里,潘金莲成了心灵丑的女性之集大成者,其心灵丑与美貌、伶俐手巧反差极大,兰陵笑笑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不和谐中突显了这一人物的特点。
    二、通过语言描写揭示人物性格
语言是人们思想性格的物质外壳。在这本小说里,生动逼真的语言描写,揭示了潘金莲这一人物的思想性格,塑造了极其鲜明的典型形象。看来,兰陵笑笑生也是个风月场中的“大腕”,要不怎会深得其中三昧?兰陵笑笑生在刻画潘金莲这一人物时,摹写其语言,往往三言两语,便使她神采毕现,“人立纸面”。好比画中的桃花,虽不摇风,但美扑面。
    当第二十六回写潘金莲与孟玉楼联手斗情敌宋惠莲,在孟玉楼怯阵时,潘对孟说:“今日与你说的话,我若教贼奴才淫妇与西门庆做了第七个老婆,我不是喇嘴说,就把潘字吊过来哩!”“你也忒不长俊,要这命做甚么?活一百岁杀肉吃!他若不依,我拼着这命,摈兑在他手里,也不差甚么。”这些语言描写,惟妙惟肖地揭示了潘金莲泼辣狠毒、善于挑拨的性格。第六十回写在李瓶儿之子官哥儿死后,李悲痛之际,潘金莲每日指桑骂槐:“贼淫妇!我只说你日头常晌午,却怎的今日也有错了的时节?你斑鸠跌了弹也,嘴答谷了!春凳折了靠背了,没的倚了!王婆子卖了磨,推不的了!老鸨子死了粉头,没指望了!却怎的也和我一般?”这段语言描写,采用排比、博喻等修辞方式,便将潘金莲幸灾乐祸、刻薄无情、竭尽骂街之能事这一泼妇的性格形象、生动、逼真地揭示了出来。在刻画潘金莲的性格时,与此语言描写类似的,在《金瓶梅》里不胜枚举。
    三、运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形态
    所谓白描手法,是历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其主要特点就是不加任何色彩的渲染,不铺张词藻,看似轻描淡写,实却颇能传神达意。就好像喝水喝的是凉白开一样,除品不见味道,却能着实解渴一样。
    兰陵笑笑生很会运用白描的手法,从刻画潘金莲的情态这一点上是相当成功的。如:小说中写西门庆的第五妾李瓶儿待生孩子,“合家欢喜”,潘金莲却“心中不免有几分气”,“用手扶着庭柱儿,一只脚跐着门槛儿,口里磕着瓜子儿”,并谩骂孙雪娥(第三十回)。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未作任何色彩的渲染,纯属白描,“天然去雕饰”,而潘金莲肆无忌惮,嫉妒李瓶儿的情态却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再者,兰陵笑笑生采用白描手法写潘金莲殴打如意儿时的情态也是颇为出色的。“这金莲不听便罢,听了心头火起,粉面通红,走向前一把手把老婆头发扯住,只用手抠他腹。”(第七十二回)这段白描,通过“走”、“扯”、“抠”等动词,便将潘金莲殴打如意儿时泼辣、狠毒的情态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四、借助他人议论侧写人物个性
    在《金瓶梅》这本书里,兰陵笑笑生不仅以潘金莲本人的言行再现其思想性格,还常借助于小说中其他人物对潘的议论来侧写潘金莲的个性。如:“娘,你不知淫妇,说起来比养汉老婆还浪,一夜没汉子也成不的。背地干的那茧儿,人干不出,他干出来。当初在家把亲汉子用毒药摆死了,跟了来,如今把俺们也吃他活埋了。弄的汉子乌眼鸡一般,见了俺们便不待见。”(第十一回)这是小说中另一人物、西门庆的第三妾孙雪娥在西门庆之妻吴月娘面前对潘金莲的议论,话虽无多,却将淫妇潘金莲水性杨花、狡诈狠毒的个性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出来。又如:潘金莲的母亲潘姥姥在与如意儿、迎春饮酒之间继议论李瓶儿之后对潘金莲这样议论:“正经我那冤家,半个折针儿也迸不出来与我。我老身不打诳语,阿弥陀佛,水米不打牙,他若肯与我一个钱儿,我滴了眼睛在地”,“老身若死了,他到明日不听人说,还不知怎么收成结果哩!”(第七十八回)小说借助潘姥姥的这番议论,便将其女潘金莲为人悭吝、冷漠寡情、六亲不认的个性揭露无遗。
    总而言之,《金瓶梅》这部小说兰陵笑笑生巧妙自然地运用了美和丑的反差、白描、语言描写、他人议论等多种技法,生动逼真地揭示了潘金莲的淫荡、嫉妒、泼辣、狠毒、尖酸、寡情等性格特征,完成了对潘金莲这个由下层妇女沦为统治者帮凶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而,巧妙地再现了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现实,真正达到了颂扬美丽鞭打丑恶的目的,使这部作品具有了生命力,变成了代代相传的不朽巨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